钢筋桁架生产线用底脚折弯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099291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钢筋桁架生产线用底脚折弯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钢筋桁架生产线用底脚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底座(1),安装底座(1)通过调整机构(2)连接有底脚折弯装置(3),所述底脚折弯装置(3)包括对称设置于调整机构(2)上的水平工作台(31),水平工作台(31)上设置气缸(32)、卡头(33)以及卡头安装座(34),气缸(32)通过活塞杆(35)与卡头(33)连接,卡头(33)与卡头安装座(34)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钢筋桁架在生产过程中,两侧弦筋需要通过手动的方式折弯拉平,不但工作效率低,劳动量大的问题,而且底脚不在一个水平面上,从而影响质量的问题。
【专利说明】钢筋桁架生产线用底脚折弯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钢结构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钢筋桁架生产线用底脚折弯
>J-U ρ?α装直。
【背景技术】
[0002]钢筋桁架承板是将楼板中主要受力钢筋,在工厂内采用专用设备加工成钢筋桁架,再将钢筋桁架与镀锌钢板焊接成一体形成的组合结构体系。在结构楼板施工阶段,该体系通过镀锌钢板代替施工模板,与结构中钢筋焊接形成的桁架结构共同承担楼板混凝土自重及施工荷载;浇注混凝土后,形成钢筋桁架混凝土楼板,在使用阶段承受使用荷载,钢筋桁架楼承板无需考虑防火及防腐的问题,从而减少了防腐、防火措施的费用,采用钢筋桁架楼承板比其他压型钢板在综合造价上也是具有较大优势。
[0003]目前,传统的钢筋桁架生产过程中,两侧弦筋需要通过手动的方式折弯拉平,不同的作业人员在折弯拉平时,由于力量的悬殊,很难将整个钢筋桁架所有的底脚都折弯拉平在一个水平面上。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钢筋桁架生产线用底脚折弯装置,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钢筋桁架在生产过程中,两侧弦筋需要通过手动的方式折弯拉平,不但工作效率低,劳动量大的问题,而且底脚不在一个水平面上,从而影响质量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钢筋桁架生产线用底脚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底座(1),安装底座(1)通过调整机构(2)连接有底脚折弯装置(3),所述底脚折弯装置(3)包括对称设置于调整机构(2)上的水平工作台(31),水平工作台(31)上设置气缸(32)、卡头(33)以及卡头安装座
(34),气缸(32)通过活塞杆(35)与卡头(33)连接,卡头(33)与卡头安装座(34)滑动连接。
[000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是:
[0008]所述水平工作台(31) —端通过轴承座与安装底座(1)转动连接,相对端通过轴承座与调整机构(2)转动连接。
[000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是:
[0010]所述卡头(33)呈“L”型。
[00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钢筋桁架底脚折弯的自动化生产,不但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的自动化程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安装底座I,安装底座I通过调整机构2连接有底脚折弯装置3,所述底脚折弯装置3包括对称设置于调整机构2上的水平工作台31,水平工作台31上设置气缸32、卡头33以及卡头安装座34,气缸32通过活塞杆35与卡头33连接,卡头33与卡头安装座34滑动连接;所述水平工作台31 —端通过轴承座与安装底座I转动连接,相对端通过轴承座与调整机构2转动连接;卡头33呈“L”型;通过调整机构2的方向或者角度,实现了不同尺寸的钢筋桁架底脚的折弯拉平,每个气缸32同步通过活塞杆35拉动卡头33。
[0014]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权利要求】
1.钢筋桁架生产线用底脚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底座(I),安装底座(I)通过调整机构(2)连接有底脚折弯装置(3),所述底脚折弯装置(3)包括对称设置于调整机构(2)上的水平工作台(31),水平工作台(31)上设置气缸(32)、卡头(33)以及卡头安装座(34),气缸(32)通过活塞杆(35)与卡头(33)连接,卡头(33)与卡头安装座(34)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桁架生产线用底脚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工作台(31) —端通过轴承座与安装底座(I)转动连接,相对端通过轴承座与调整机构(2)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筋桁架生产线用底脚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头(33)呈“L”型。
【文档编号】B21F1/00GK203508865SQ201320607786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30日
【发明者】袁雷, 李泽恒, 叶家骅, 王宝玉, 孙德国, 嵇玲玲 申请人:淮安市同德建筑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