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臂翻边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8481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控制臂翻边冲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控制臂翻边冲压模具,其包括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所述上模部分具有竖直向下凸出的冲压部,所述下模部分具有内凹的固定基座,所述固定基座的中间部分设有冲压座,所述冲压座与所述冲压部上下对齐,所述固定基座的两个相对内侧面的顶部分别设有一斜面。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地冲压成型控制臂。该冲压模具的结构新颖、简单且模具制造成本低,而且由该冲压模具冲压成形的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专利说明】控制臂翻边冲压模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压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控制臂翻边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0002]悬架系统是现代汽车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汽车控制臂作为汽车悬架系统的导向和传力元件,将作用在车轮上的各种力传递给车身,同时保证车轮按一定轨迹运动。
[0003]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车型的控制臂1,其周围侧边设计为水平翻边11和90°侧边12组合的结构,产品强度虽好但冲压成形困难。这种结构的控制臂若采用目前常规冲压工艺、内外斜楔模具结构(见图3)。具体地说,如图3所示,常规的冲压工艺、内外斜楔模具结构主要包括外斜楔组件21和内斜楔组件22。当所述模具进行冲压上述图1所示控制臂时,对于图1所示控制臂的右侧边水平翻边,首先内斜楔组件22向右移动到工作位置,随后外斜楔组件21向左运动完成水平翻边。变形结束后,首先外斜楔组件21向右退回,随后内斜楔组件22向左退回到初始位置,从而退让出阻碍产品脱模的空间。
[0004]这种模具结构的设计需要产品有足够的尺寸空间以保证模具的强度和布置。但是,基于该控制臂的尺寸大小、形状特性,模具结构设计在空间、强度两方面的设计均会受限无法完成。因此,该产品的结构设计将在制造过程中遇到冲压成形时无法实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控制臂翻边在冲压构成中较难实现的缺陷,提供一种控制臂翻边冲压模具。
[0006]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控制臂翻边冲压模具,其特点在于,其包括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所述上模部分具有竖直向下凸出的冲压部,所述下模部分具有内凹的固定基座,所述固定基座的中间部分设有冲压座,所述冲压座与所述冲压部上下对齐,所述固定基座的两个相对内侧面的顶部分别设有一斜面。
[0007]较佳地,所述冲压部分包括两根间隔设置的冲压柱,所述固定基座内固定有一中心轴,所述冲压座可移动式地套设在所述中心轴上,所述中心轴与所述两根冲压柱之间的间隔相匹配,所述冲压柱与所述冲压座上下对齐。
[0008]较佳地,所述斜面与所述固定基座的水平上端面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30°,且小于 90°。
[0009]较佳地,所述斜面与所述固定基座的水平上端面之间的夹角为60°。
[0010]较佳地,所述固定基座为“凹”字形。
[0011]较佳地,所述冲压部的形状与所述冲压座匹配,且所述冲压部的宽度小于所述固定基座的内表面宽度。
[0012]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针对控制臂翻边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冲压模具结构,可以有效地冲压成型控制臂。该冲压模具的结构新颖、简单且模具制造成本低,而且由该冲压模具冲压成形的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现有一种车型的控制臂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中沿A-A线剖开的剖视图。
[0015]图3为现有技术中内外斜楔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制作图1所示控制臂采用的第一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制作图3所示控制臂采用的第二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本实用新型控制臂翻边冲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7为本实用新型控制臂翻边冲压模具的使用状态图一。
[0020]图8为本实用新型控制臂翻边冲压模具的使用状态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本实用新型专利针对上述控制臂的结构,提出一种新型的控制臂翻边冲压模具结构,由此实现该产品结构在制造过程中的冲压成形问题。该模具结构设计构思新颖、结构简单(不采用内、外斜楔)、模具制造成本低、冲压成形出的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0022]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23]图1所示控制臂翻边的冲压“成形过程”需要由三副模具完成。如图4和图5所示,依次由第一模具3将控制臂I成形出水平翻边11,第二模具4将控制臂I成形出沿周侧边12,但此时的侧边12从水平方向预变形至60°左右,还未成形到位。
[0024]如图6所示,控制臂I在如图5所示的预成型情况下,再采用本实用新型控制臂翻边冲压模具进行冲压成型。具体地说,控制臂翻边冲压模具5包括一上模部分51和一下模部分52,上模部分51具有一竖直向下凸出的冲压部,下模部分52具有一内凹的固定基座521,即固定基座521优选为“凹”字形。在固定基座521的中间部分设有一冲压座522,并且使得冲压座522与所述冲压部上下对齐。优选地,所述冲压部分设置为两根间隔设置的冲压柱511,在固定基座521的中间设置一中心轴523,使得冲压座522可移动式地套设在中心轴523上。中心轴523与两根冲压柱511之间的间隔相匹配,且冲压柱511与冲压座522上下对齐。
[0025]为了对控制臂I的预成型侧边12进行进一步冲压,固定基座521的两个相对内侧面5211的顶部分别设有一斜面5212,从而形成一个斜坡,以便控制臂I的水平翻边11和侧边12顺利滑入固定基座521的内侧面5211内。优选地,斜面5212与固定基座521的水平上端面之间的夹角Θ大于等于30°,且小于90°。特别是斜面5212与固定基座521的水平上端面之间的夹角Θ为60。时,最为便于对预成型侧边12进行冲压加工。此外,为了保证所述冲压部对控制臂I冲压到位,应当使得所述冲压部的形状与冲压座522匹配,且所述冲压部的宽度小于固定基座521的内表面宽度。
[0026]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控制臂翻边冲压模具将上述控制臂I的预成型侧边12冲压到位的过程及原理为:将控制臂I夹紧在两个冲压柱511和冲压座522之间,随着上模部分51的下压,控制臂I沿周侧边12开始与下模部分52中固定基座521的斜面5212(与固定基座521的水平上端面之间的夹角Θ为60° )接触。利用继续上模部分51继续下压时斜面5212对控制臂I的接触点所产生的水平推力,将控制臂I的侧面12逐步冲压成形到位,最后做成整形。
[002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针对控制臂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冲压模具结构,从而实现了该控制臂结构在制造过程中的冲压成形。所述控制臂翻边冲压模具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且冲压成形出的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有效克服了上述控制臂在尺寸大小、形状特性、以及模具结构设计在空间、强度上的严格要求,使得该产品的设计在制造过程冲压成形时更加地容易实现。
[0028]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作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控制臂翻边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所述上模部分具有竖直向下凸出的冲压部,所述下模部分具有内凹的固定基座,所述固定基座的中间部分设有冲压座,所述冲压座与所述冲压部上下对齐,所述固定基座的两个相对内侧面的顶部分别设有一斜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臂翻边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部分包括两根间隔设置的冲压柱,所述固定基座内固定有一中心轴,所述冲压座可移动式地套设在所述中心轴上,所述中心轴与所述两根冲压柱之间的间隔相匹配,所述冲压柱与所述冲压座上下对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臂翻边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与所述固定基座的水平上端面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30°,且小于9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臂翻边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与所述固定基座的水平上端面之间的夹角为60°。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臂翻边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基座为“凹”字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臂翻边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部的形状与所述冲压座匹配,且所述冲压部的宽度小于所述固定基座的内表面宽度。
【文档编号】B21D53/88GK203972640SQ201420413569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5日
【发明者】李文杰 申请人: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