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深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6044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拉深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深模,包括上模板、下模板,所述上模板的下端设有下垫板,与所述下垫板下端连接的是凹模;所述下模板的上端对称设有底座,在两底座上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安装有凸模,在凸模的周围设有挡圈,在两底座之间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固定板之间通过连接柱连接,所述上模板、下垫板和凹模通过螺柱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通过在凸模上设有挡圈,能够有效防止其在工作过程中发生径向移动,制作周期短,成本也低,能够提高产品的良率。
【专利说明】一种拉深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拉深模。

【背景技术】
[0002]拉深(又称拉延)是利用拉深模在压力机的压力作用下,将平板坯料或空心工序件制成开口空心零件的加工方法。它是冲压基本工序之一,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日用品、仪表、航空和航天等各种工业部门的产品生产中,不仅可以加工旋转体零件,还可加工盒形零件及其它形状复杂的薄壁零件。拉深可分为不变薄拉深和变薄拉深。前者拉深成形后的零件,其各部分的壁厚与拉深前的坯料相比基本不变;后者拉深成形后的零件,其壁厚与拉深前的坯料相比有明显的变薄,这种变薄是产品要求的,零件呈现是底厚、壁薄的特点。在实际生产中,应用较多的是不变薄拉深。本章重点介绍不变薄拉深工艺与模具设计。现有技术中的拉伸模结构复杂,操作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拉深模。
[000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拉深模,包括上模板、下模板,所述上模板的下端设有下垫板,与所述下垫板下端连接的是凹模;所述下模板的上端对称设有底座,在两底座上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安装有凸模,在凸模的周围设有挡圈,在两底座之间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固定板之间通过连接柱连接。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凸模的轴线与凹模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模板、下垫板和凹模通过螺柱连接。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柱的数量为两根,对称分布在中心线的两侧。
[0009]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通过在凸模上设有挡圈,能够有效防止其在工作过程中发生径向移动,制作周期短,成本也低,能够提闻广品的良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图1中的俯视图。
[0012]图中:1_上模板;2_下垫板;3_凹模;4_凸模;5_挡圈;6_固定板;7_底座;8_下模板;9_螺柱;10_连接柱;11_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4]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俯视图。
[0015]所述一种拉深模,包括上模板1、下模板8,所述上模板I的下端设有下垫板2,与所述下垫板2下端连接的是凹模3 ;所述下模板8的上端对称设有底座7,在两底座7上安装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的上端安装有凸模4,在凸模4的周围设有挡圈5,在两底座7之间连接有连接板11,所述连接板11与固定板6之间通过连接柱10连接。
[0016]所述凸模4的轴线与凹模3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上模板1、下垫板2和凹模3通过螺柱9连接,所述连接柱10的数量为两根,对称分布在中心线的两侧。通过在凸模上设有挡圈,能够有效防止其在工作过程中发生径向移动,制作周期短,成本也低,能够提闻广品的良率。
[001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拉深模,包括上模板(I)、下模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I)的下端设有下垫板(2),与所述下垫板(2)下端连接的是凹模(3);所述下模板(8)的上端对称设有底座(7),在两底座(7)上安装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的上端安装有凸模(4),在凸模(4)的周围设有挡圈(5 ),在两底座(7 )之间连接有连接板(11),所述连接板(11)与固定板(6 )之间通过连接柱(1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深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4)的轴线与凹模(3)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深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I)、下垫板(2)和凹模(3)通过螺柱(9)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拉深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10)的数量为两根,对称分布在中心线的两侧。
【文档编号】B21D37/10GK204093960SQ201420569584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30日
【发明者】田 健, 汪汝俊, 曾苑媚, 赖松淡, 梁雄爽, 钟春发 申请人:广东梅县梅雁矿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