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铣加工的自动上下料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158437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钻铣加工的自动上下料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铣加工的自动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安装于工件加工台上的储料装置,用于连接刀库用的刀座,连接于刀座下方的空气源连接装置,以及设于空气源连接装置下方的夹爪气缸;所述夹爪气缸下方设有用于夹料用的夹爪和用于夹料定位用的弹簧压片;所述空气源连接装置和夹爪气缸通过一气源通道连接主轴,该主轴上设有气源分布块。此结构不但简化了结构提高了生产加工的效率,而且节省了产品成本及社会资源,减少了工厂用电量,适应了共创绿色、环保的地球环境的需求。
【专利说明】一种钻铣加工的自动上下料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铣加工的自动上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钻铣自动加工的自动加工领域,现有加工坯料的换料方式分为两种:一是使用人海战术,加工坯料透过人力进行替换,耗用大量人力工时;二是利用现有市场上流通的自动换料装置,成本昂贵且换料时间过长。
[0003]对于第一点的效率低下自然不用说,而对于第二点现有市面上的自动化机械换料装置,均为伺服电机驱动导轨运行X轴和Y轴达到指定位置,再利用机械手手臂旋转分度抓取产品达到自动换料目的,因机械手与机床本体分开运作,换料动作运行行程很长,导轨浪费时间过多的加工时间,难以满足追求加工效率的客户群体。
[0004]另外,现有产品包含主机伺服控制系统和机械手臂两个部分,产品成本较高,且维修操作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打破传统机械手的使用概念,提供一个使用户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功能强大而又效率高的钻铣自动加工和自动上下料的装置。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钻铣加工的自动上下料装置,主要包括安装于工件加工台上的储料装置,用于连接刀库用的刀座,连接于刀座下方的空气源连接装置,以及设于空气源连接装置下方的夹爪气缸;所述储料装置位于刀座的下方;所述夹爪气缸下方设有用于夹料用的夹爪和用于夹料定位用的弹簧压片;所述空气源连接装置和夹爪气缸通过一气源通道连接主轴,该主轴上设有气源分布块。
[0007]优选地,所述储料装置由成品料仓和坯料料仓构成。该储存装置可为单料仓形式的储存装置,也可以为双料仓形式的储存装置。
[0008]优选地,所述储料装置上设有防尘板。
[0009]应用的时候,把储料装置安装于工件加工台上,然后把刀座安装在现有钻铣自动加工中心的刀库的下方,以把由刀座、空气源连接装置、夹爪气缸、夹爪、弹簧压片、气源通道、主轴和气源分布块组成的机械手安装于刀库上。然后再把事先设计好的钻铣上料、加工和下料的工作制程程序植入到机床的控制中心上便可运转。
[0010]本实用新型采用钻铣加工中心现有的机械结构进行改造,在铣削刀具加工完毕后进行自动换装为机械手,并在加工区域内设计储料装置,然后通过设计好的工作制程来执行机械手三维的动作运行,以达到自动抓取坯料、加工和放置成品三维坐标运行的连贯动作,从而以最经济的改造方案,来达到自动化的运行要求。
[0011]此结构不但简化了结构提高了生产加工的效率,而且节省了产品成本及社会资源,减少了工厂用电量,适应了共创绿色、环保的地球环境的需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配置结构图;
[0013]图2为机械手的机械手结构图;
[0014]图3为单料仓形式的储存装置结构图。
[0015]其中,I为气缸基座,2为Y轴平台,3为X轴平台,4为工件加工台,5为储料装置,51为成品料仓,52为坯料料仓,6为Z轴臂,7为刀库,8为防尘板,9为机械手,91为夹爪,92为弹簧压块,93为夹爪气缸,94为气源分布块,95为气压通道,96为空气源连接装置,97为刀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17]参照图1?3,从图1?3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钻铣加工的自动上下料装置,主要包括:安装于工件加工台4上的储料装置,用于连接刀库7用的刀座97,连接于刀座97下方的空气源连接装置96,以及设于空气源连接装置96下方的夹爪气缸93 ;所述夹爪气缸93下方设有用于夹料用的夹爪91和用于夹料定位用的弹簧压片92 ;所述空气源连接装置96和夹爪气缸93通过一气源通道95连接主轴,该主轴上设有气源分布块94。
[0018]所述储料装置5由成品料仓51和坯料料仓52构成,该储存装置5可为单料仓形式的储存装置(见图3),也可以为双料仓形式(指的是两个成品料仓和两个坯料料仓)的储存装置;所述储料装置上设有防尘板8。
[0019]应用的时候,把储料装置安装于工件加工台4上,然后把刀座97安装在现有钻铣自动加工中心的刀库7的下方,以把由刀座97、空气源连接装置96、夹爪气缸93、夹爪91、弹簧压片92、气源通道95、主轴和气源分布块94组成的机械手安装于刀库7上。然后再把事先设计好的钻铣上料、加工和下料的工作制程程序植入到机床的控制中心上便可运转。
[0020]参照图1?3,从图1?3中可以看出,整个设备包括:
[0021]一气缸基座I,所述气缸基座I上安装有Y轴平台2和X轴平台3 ;
[0022]工件加工台4,所述工件加工台4安装于X轴平台3的上方;
[0023]储料装置5,所述储料装置5安装于X轴平台3的上方;
[0024]Z轴,所述Z轴安装于气缸基座I上,该Z轴由连接于气缸基座I的Z轴臂6以及设于Z轴臂6上方的刀库7、机械手9构成。
[0025]所述储料装置5的上设有防尘板8,以达到防止液体切肩的侵入;而工件加工台4上设有用于工件加工的治具。所述机械手9由夹爪91,弹簧压块92,夹爪气缸93,主轴,提供空气用的气压通道95和空气源连接装置96,以及连接刀库7的刀座97构成。
[0026]以主轴为核心的控制机械手9的动作原理在于:机械手9抓取物料时运用高压空气通过安装在主轴上的气源分布块94将气源传输到气压通道95内,以连通到机械手9本体内部的空气源连接装置96和夹爪气缸93内,再通过机床控制中心植入的工作制程指令进行控制气缸夹爪91的夹紧松开动作,从而达到机械手9的夹料动作,在此过程中,弹簧压块92主要起到定位的作用。
[0027]机械手9具体的连贯动作如下。该装置在运转的时候,当钻铣加工中心在正常铣削模式加工完成之后,机床控制中心自动控制执行换刀指令,主轴停止并且锁定,刀座97上的加工刀具退离主轴,而后刀库97转动选取至机械手刀库位。主轴自动转入夹取模式,机床控制中心自动控制主轴进入到限制旋转的状态,并运算取得加工的治具坐标,坯料料仓52坐标及成品料仓51的堆放坐标。取得坐标之后,X轴平台3、Y轴平台2按坐标自动运行,将成品移动至机械手9夹取位置,机械手9运行,将机械手9移至夹取成品的高度。之后通过空气源连接装置96,将高压空气送入机械手9,进行夹持抓取。之后机械手运行,机械手9退离至安全移动高度。X轴平台3、Y轴平台2按坐标自动运行,将成品料仓51移动至机械手9下方,对准成品料仓51的堆放位置。机械手运行,降低坐标高度至自动运算后的成品堆放高度。切断机械手9的控制气源,机械手9内的弹簧压块92将夹爪91弹开释放,放开成品,完成成品取出的动作。机械手运行,将机械手9退离安全高度。而后X轴平台3、Υ轴平台2按坐标自动运行,坯料料仓52移动至机械手9的下方,对准坯料抓取位置。机械手按坐标运行,将机械手9下降至坯料抓取高度。而后机械手通过空气源连接装置96,将高压空气送入机械手9,进行坯料夹持抓取。坯料抓取后,机械手自动运行,将机械手9退离安全高度,X轴平台3、Y轴平台2按坐标自动运行,将加工的治具移动至机械手9下方,机械手的气压通道95和空气源连接装置96自动进行吹气动作,将治具上的坯料放置面进行吹气清扫。之后机械手运行,将机械手9下降至坯料放置于治具的坐标高度。切断机械手9控制的气源,放开坯料,完成坯料放置的动作。机械手按坐标运行,将机械手9退离至换刀位置。最后机床控制中心自动执行换刀指令将机械手9退离并解除主轴的锁定。而后刀库7将加工刀具装入主轴,以进行下一循环的新坯料加工。
[0028]本实用新型采用钻铣加工中心现有的机械结构进行改造,在铣削刀具加工完毕后进行自动换装为机械手,并在加工区域内设计储料装置5,并设计机床控制中心来控制动作来执行机械手三维的动作运行,以达到自动抓取坯料、加工和放置成品三维坐标运行的连贯动作,从而以最经济的改造方案,来达到自动化的运行要求。
[0029]此结构不但简化了结构提高了生产加工的效率,而且节省了产品成本及社会资源,减少了工厂用电量,适应了共创绿色、环保的地球环境的需求。
[0030]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但显而易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各种改变和改进,而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钻铣加工的自动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安装于工件加工台上的储料装置,用于连接刀库用的刀座,连接于刀座下方的空气源连接装置,以及设于空气源连接装置下方的夹爪气缸;所述储料装置位于刀座的下方;所述夹爪气缸下方设有用于夹料用的夹爪和用于夹料定位用的弹簧压片;所述空气源连接装置和夹爪气缸通过一气源通道连接主轴,该主轴上设有气源分布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铣加工的自动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装置由成品料仓和坯料料仓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钻铣加工的自动上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装置上设有防尘板。
【文档编号】B23P23/02GK204209502SQ201420624331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7日
【发明者】郎秀水, 林新泽 申请人:郎秀水, 林新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