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转向器侧盖一次性多孔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49525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汽车转向器侧盖一次性多孔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转向器制造设备,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汽车转向器侧盖一次性多孔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转向器进行装配时,需要在汽车转向器侧盖上打孔,现有的方法多采用台转逐一打孔,加工效率低。另外,侧盖需要采用螺栓固定在基座上,操作颇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汽车转向器侧盖一次性多孔成型装置。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汽车转向器侧盖一次性多孔成型装置,所述的汽车转向器侧盖一次性多孔成型装置包含一方块状的固定基板,所述的固定基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一调节长杆,所述的调节长杆的顶部之间设有一可活动的引导基板,所述的引导基板包含一环形的基板轴环,所述的基板轴环的中心设有一轴孔,所述的轴孔的周向上设有一由定位钻孔组成的定位钻孔阵列,所述的基板轴环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引导突出,所述的引导突出上分别设有一引导圆孔,所述的固定基板的中心设有一圆柱状的固定柱头和一滑动基座,所述的滑动基座上设有一可滑动的定位滑块,所述的滑动基座包含一水平设置的基座主体和一倾斜设置的基座斜面,所述的基座斜面上设有一贯穿的调节槽口,所述的定位滑块包含一滑块主体,所述的滑块主体上设有一贯穿的滑块槽口,所述的滑块主体的顶部两侧分别设有一支撑顶角,一调节螺钉分别贯穿所述的调节槽口和滑块槽口,所述的滑块主体与所述的基座斜面相配合。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滑动基座和定位滑块为硬质钢制成。

本发明的汽车转向器侧盖一次性多孔成型装置的优点是:使用时,使用者可以直接把转向器侧盖上的定位圆孔直接套到固定柱头上,然后调节滑块主体在基座斜面上的位置,从而使得转向器的侧盖紧密抵住支撑顶角。这样,转向器侧盖就牢固地固定到了该成型装置1上。然后,使用者可以启动成型装置上方的多孔台钻,一次性在转向器侧盖上形成圆孔,打孔精确,操作方便,大大提高了转向器侧盖的加工效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汽车转向器侧盖一次性多孔成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汽车转向器侧盖一次性多孔成型装置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汽车转向器侧盖一次性多孔成型装置的A区域的细节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汽车转向器侧盖一次性多孔成型装置的定位滑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

1、汽车转向器侧盖一次性多孔成型装置;2、固定基板;3、调节长杆;4、固定柱头;5、引导基板;51、基板轴环;52、引导突出;53、引导圆孔;54、轴孔;55、定位钻孔;6、滑动基座;61、基座主体;62、基座斜面;63、调节槽口;7、定位滑块;71、滑块主体;72、滑块槽口;73、支撑顶角;8、调节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至图4所示,该汽车转向器侧盖一次性多孔成型装置1包含一方块状的固定基板2,该固定基板2的两端分别设有一调节长杆3,该调节长杆3的顶部之间设有一可活动的引导基板5,该引导基板5包含一环形的基板轴环51,该基板轴环51的中心设有一轴孔54,该轴孔54的周向上设有一由定位钻孔55组成的定位钻孔阵列,该基板轴环5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引导突出52,该引导突出52上分别设有一引导圆孔53,该固定基板2的中心设有一圆柱状的固定柱头4和一滑动基座6,该滑动基座6上设有一可滑动的定位滑块7,该滑动基座6包含一水平设置的基座主体61和一倾斜设置的基座斜面62,该基座斜面62上设有一贯穿的调节槽口63,该定位滑块7包含一滑块主体71,该滑块主体71上设有一贯穿的滑块槽口72,该滑块主体71的顶部两侧分别设有一支撑顶角73,一调节螺钉8分别贯穿该调节槽口63和滑块槽口72,该滑块主体71与该基座斜面62相配合。

该滑动基座6和定位滑块7为硬质钢制成。

使用时,如图1和图2所示,使用者可以直接把转向器侧盖上的定位圆孔直接套到固定柱头4上,然后调节滑块主体71在基座斜面62上的位置,从而使得转向器的侧盖紧密抵住支撑顶角73。这样,转向器侧盖就牢固地固定到了该成型装置1上。然后,使用者可以启动成型装置1上方的多孔台钻,一次性在转向器侧盖上形成圆孔,打孔精确,操作方便,大大提高了转向器侧盖的加工效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