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12314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在车床等中在把持工件时使用的卡盘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具备能够根据工件的种类进行更换的嵌合安装体(卡盘部)的卡盘装置。嵌合安装体以可拆装的方式配置于卡盘基体。在从卡盘基体拆下嵌合安装体时,为了使嵌合安装体离开卡盘基体而使用第一气缸装置、第二气缸装置。在向卡盘基体安装嵌合安装体时,为了使嵌合安装体接近卡盘基体而使用抗压缩碟形弹簧。需要说明的是,在从卡盘基体拆下嵌合安装体时,通过驱动第一气缸装置而抗压缩碟形弹簧的作用力(弹性复原力)蓄积于抗压缩碟形弹簧。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5-7081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卡盘装置的情况下,为了更换嵌合安装体而需要第一气缸装置、第二气缸装置及上述气缸装置的动力源。因此,构造复杂化。因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造简单且能够简单地更换部件进行更换的卡盘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卡盘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卡盘主体;更换部件,以可更换的方式配置于上述卡盘主体;轴向限制机构,具有凹设于上述卡盘主体及上述更换部件中的一方且沿着周向延伸的周向槽部、和配置于上述卡盘主体及上述更换部件中的另一方且能够沿着径向突出的径向凸部,使上述更换部件从轴向与上述卡盘主体抵接,而将上述径向凸部插入到上述周向槽部中,由此限制上述更换部件相对于上述卡盘主体在轴向上的松动;及周向限制机构,具有配置于上述卡盘主体及上述更换部件中的一方且沿着轴向凹设的轴向凹部、和配置于上述卡盘主体及上述更换部件中的另一方且能够沿着轴向突出的轴向凸部,在通过上述轴向限制机构限制了上述更换部件相对于上述卡盘主体在轴向上的松动的状态下,使上述更换部件沿着周向旋转预定角度,使上述径向凸部沿着上述周向槽部滑动,而将上述轴向凸部插入到上述轴向凹部中,由此限制上述更换部件相对于上述卡盘主体在周向上的松动。

在向卡盘主体安装更换部件时,首先,使更换部件从轴向与卡盘主体抵接,由此将径向凸部插入到周向槽部中。通过该插入,限制了更换部件相对于卡盘主体在轴向上的松动。接下来,使更换部件沿着周向旋转预定角度。即,使径向凸部沿着周向槽部滑动。并且,将轴向凸部插入到轴向凹部中。通过该插入,限制了更换部件相对于卡盘主体在周向上的松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卡盘装置的构造变得简单。而且,能够简单地相对于卡盘主体来对更换部件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卡盘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卡盘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该卡盘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该卡盘装置的轴向剖视图。

图4是图3的框iv内的放大图。

图5(a)是图3的va-va方向剖视图。图5(b)是图3的vb-vb方向剖视图。图5(c)是图3的vc-vc方向剖视图。

图6是图5(b)的框vi内的放大图。

图7(a)是工件保持部件相对于卡盘主体的角度为释放角度的情况的图3的va-va方向剖视图。图7(b)是相同情况下的图3的vb-vb方向剖视图。图7(c)是相同情况下的图3的vc-vc方向剖视图。

图8是图7(b)的框viii内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卡盘装置的实施方式。

<卡盘装置的结构>

首先,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卡盘装置的结构。图1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卡盘装置的立体图。图2示出该卡盘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3示出该卡盘装置的轴向剖视图。图4示出图3的框iv内的放大图。图5(a)示出图3的va-va方向剖视图。图5(b)示出图3的vb-vb方向剖视图。图5(c)示出图3的vc-vc方向剖视图。图6示出图5(b)的框vi内的放大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5(b)中,省略了周壁部件32。

在此,图1~图3、图5(a)~图5(c)、图6所示的工件保持部件3相对于卡盘主体2的角度是锁定角度c。而且,图4所示的工件保持部件3相对于卡盘主体2的角度是释放角度b。以下,说明工件保持部件3安装于卡盘主体2且工件保持部件3处于锁定角度c的情况下的卡盘装置1的结构。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卡盘装置1是所谓的内径弹簧卡盘装置。卡盘装置1具备:卡盘主体2、工件保持部件3、轴向限制机构4、周向限制机构5及两个螺栓6。工件保持部件3包含于本发明的“更换部件”的概念。

[卡盘主体2]

卡盘主体2安装于车床的主轴(省略图示)的右端(前端)。如图3所示,卡盘主体2能够绕着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主轴的轴a进行旋转。卡盘主体2具备:基体20、拉杆21及三个螺栓22。

基体20呈带阶梯的圆板状。基体20具备:贯通孔20a、第一部件200及第二部件201。贯通孔20a沿着左右方向贯通基体20的径向中心。第二部件201配置在第一部件200的右表面(工件保持部件3侧的面)。第二部件201的直径小于第一部件200的直径。在贯通孔20a中的第二部件201的内周面配置有随着从右侧靠近左侧而变细的锥面201c。

拉杆21呈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圆棒状。拉杆21插通于贯通孔20a。拉杆21能够相对于基体20沿着左右方向移动。拉杆21具备凹部210和多个齿部211。凹部210配置在拉杆21的右端。凹部210呈向右侧开口的有底圆筒状。多个齿部211配置于凹部210的口缘的内周面。多个齿部211沿着周向排列。

三个螺栓22分别以拧紧状态螺合于第二部件201的右表面201b。右表面201b包含于本发明的“轴向端面”的概念。如图5(b)所示,三个螺栓22以120°中心角(详细而言,从轴向(右侧或左侧)观察卡盘装置1时的以轴a为中心的中心角。以下相同。)的间隔进行配置。如图3所示,螺栓22具有躯体部221和头部220。头部220的直径大于躯体部221的直径。

[工件保持部件3]

工件保持部件3安装于卡盘主体2的右端(前端)。工件保持部件3能够根据图3所示的工件w的种类,相对于卡盘主体2进行更换。工件保持部件3具备:挡块30、夹头部件31、周壁部件32、引导部件33及轴34。

夹头部件31具备夹头部310和底壁部311。底壁部311呈圆板状。底壁部311的左表面(卡盘主体2侧的面)311a与第二部件201的右表面201b抵接。左表面311a包含于本发明的“底面”的概念。如图2~图4所示,底壁部311具备:三个头部用长孔311b、三个躯体部用长孔311c、第一贯通孔311d、三个第二贯通孔311e及凸台部311f。

如图3所示,凸台部311f从底壁部311的径向中心向左侧突出地设置。凸台部311f的外周面是随着从右侧靠近左侧而变细的锥面。第一贯通孔311d沿着左右方向贯通底壁部311的径向中心。如图4所示,三个第二贯通孔311e以120°中心角的间隔进行配置。第二贯通孔311e沿着左右方向贯通底壁部311。

如图2、图5(a)所示,躯体部用长孔311c凹设于左表面311a。躯体部用长孔311c呈局部圆弧状。躯体部用长孔311c沿着周向延伸了释放角度b与锁定角度c之间的30°中心角。30°中心角包含于本发明的“预定角度”的概念。躯体部用长孔311c的径向宽度设定为螺栓22的躯体部221能够通过且头部220不能通过。在此,将从释放角度b向锁定角度c的方向定义为锁定方向y1,将其相反方向定义为释放方向y2。在躯体部用长孔311c的锁定方向端部形成有头部220能够通过的头部插通部311ca。头部用长孔311b凹设于底壁部311的右表面。头部用长孔311b与躯体部用长孔311c的右侧相连。头部用长孔311b呈局部圆弧状。与躯体部用长孔311c同样,头部用长孔311b沿着周向延伸了释放角度b与锁定角度c之间的30°中心角。头部用长孔311b的径向宽度设定为螺栓22的头部220能够通过。

如图3所示,夹头部310呈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圆筒状。夹头部310从底壁部311的右表面的第一贯通孔311d的口缘向右侧突出地设置。在夹头部310的右端的内周面配置有随着从右侧靠近左侧而变细的锥面310a。如图1所示,在夹头部310上以120°中心角的间隔形成有三条狭缝s。狭缝s沿着左右方向延伸。因此,夹头部310能够进行扩径变形。

如图3所示,周壁部件32呈圆筒状。周壁部件32的右端环装于底壁部311。周壁部件32的内周面320与第二部件201的外周面201a抵接。如图4所示,周壁部件32具备三个柱塞固定孔321。三个柱塞固定孔321以120°中心角的间隔进行配置。柱塞固定孔321沿着径向贯通周壁部件32。

如图3所示,挡块30呈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圆筒状。工件w与挡块30的右端面抵接。在挡块30的左端形成有凸缘部30a。在凸缘部30a上穿设有三个螺栓确认孔300。三个螺栓确认孔300以120°中心角的间隔进行配置。如图2所示,螺栓确认孔300与头部用长孔311b的释放方向端部的右侧相连。

如图2所示,三个孔组(由相互连通的躯体部用长孔311c、头部用长孔311b、螺栓确认孔300构成的孔组)以120°中心角的间隔进行配置。如图5(a)所示,螺栓22配置在孔组的释放方向端部。如图3所示,躯体部用长孔311c和头部用长孔311b之间的阶梯部与螺栓22的头部220沿着左右方向卡合。

如图3所示,引导部件33呈圆筒状。引导部件33配置在底壁部311的第一贯通孔311d的径向内侧。轴34呈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圆棒状。轴34插通于引导部件33的径向内侧、夹头部310的径向内侧。轴34能够相对于引导部件33、夹头部310沿着左右方向移动。轴34具备凸缘部340和多个齿部341。凸缘部340配置在拉杆21的凹部210与引导部件33之间。多个齿部341配置在凸缘部340的左侧。多个齿部341收纳于凹部210。多个齿部341沿着周向排列。如图3、图5(c)所示,拉杆21的多个齿部211与轴34的多个齿部341沿着左右方向卡合。如图3所示,在轴34的右端的外周面配置有随着从右侧靠近左侧而变细的锥面342。夹头部310的锥面310a与轴34的锥面342抵接。

在通过卡盘装置1把持工件w时,向左侧拉拽拉杆21。来自拉杆21的拉拽力经由齿部211与齿部341的卡合部而传递至轴34。因此,锥面342相对于锥面310a向左侧移动。因此,夹头部310进行扩径变形。由于该扩径变形,夹头部310即卡盘装置1从径向内侧把持工件w。

[轴向限制机构4]

轴向限制机构4具备:周向槽部40、三个球塞41及三个轴向槽部42。球塞41包含于本发明的“柱塞”的概念。

如图2、图3所示,周向槽部40凹设于第二部件201的外周面201a。周向槽部40呈沿着周向延伸的无端环状。如图4所示,周向槽部40的截面呈v字状。

如图2、图5(b)、图6所示,三个轴向槽部42分别凹设于第二部件201的外周面201a。三个轴向槽部42以120°中心角的间隔进行配置。轴向槽部42呈沿着轴向延伸的直线状。轴向槽部42的槽底面呈平面状。轴向槽部42连结周向槽部40与第二部件201的右表面201b。

如图4、图5(a)所示,三个球塞41分别配置于周壁部件32的柱塞固定孔321。三个球塞41以120°中心角的间隔进行配置。球塞41具备基部410和球411。球411包含于本发明的“突出部”的概念。基部410呈沿着径向(周壁部件32的径向)延伸的螺钉状。基部410与柱塞固定孔321螺合。球411以能够进出的方式配置在基部410的径向内端(周壁部件32的径向内端)。球411由弹簧(省略图示)向径向内侧(从基部410突出的方向)施力。如图6所示,球411收纳于周向槽部40。这样,通过将球411收纳于周向槽部40,来限制工件保持部件3相对于卡盘主体2的左右方向(轴向)上的松动。

[周向限制机构5、螺栓6]

周向限制机构5具备三个轴向凹部50、分度柱塞51。分度柱塞51包含于本发明的“柱塞”的概念。

如图2、图4、图5(b)所示,三个轴向凹部50分别凹设于第二部件201的右表面201b。三个轴向凹部50以120°中心角的间隔进行配置。轴向凹部50呈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直孔状。分度柱塞51配置于底壁部311的三个第二贯通孔311e中的一个第二贯通孔311e。在三个第二贯通孔311e中的剩余的两个第二贯通孔311e上分别螺合螺栓6。

如图5(a)所示,分度柱塞51及两个螺栓6以120°中心角的间隔进行配置。如图4所示,分度柱塞51具备基部510和突出部511。基部510呈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圆筒状。基部510与底壁部311的第二贯通孔311e的右端开口相连。突出部511插通于基部510的径向内侧、第二贯通孔311e的径向内侧。突出部511由弹簧(省略图示)向左侧(从基部510突出的方向)施力。突出部511的左端(前端)收纳于轴向凹部50。突出部511的周向的松动被轴向凹部50限制。这样,通过将突出部511收纳于轴向凹部50,来限制工件保持部件3相对于卡盘主体2的周向上的松动。并且,决定工件保持部件3相对于卡盘主体2的周向位置。

<工件保持部件相对于卡盘主体的安装方法>

接下来,说明工件保持部件相对于卡盘主体的安装方法。安装方法例如在换产调整时等执行。即,在根据工件w的种类更换工件保持部件3时执行。安装方法具有插入工序和旋转工序。安装方法通过作业者手动地进行。

图7(a)示出工件保持部件相对于卡盘主体的角度为释放角度的情况下的图3的va-va方向剖视图。图7(b)示出相同情况下的图3的vb-vb方向剖视图。图7(c)示出相同情况下的图3的vc-vc方向剖视图。图8示出图7(b)的框viii内的放大图。需要说明的是,图8对应于图6。

[插入工序]

在本工序中,首先,如图2所示,将工件保持部件3相对于卡盘主体2的角度设定为释放角度b(参照图7(a)~图7(c))。具体而言,在相对于卡盘主体2使工件保持部件3向右侧分离的状态下,相将工件保持部件3与卡盘主体2配置在同轴上(轴a上)。而且,将工件保持部件3设定为相对于锁定角度c向释放方向y2旋转了30°中心角的角度(释放角度b)。

在释放角度b下,螺栓22与躯体部用长孔311c的头部插通部311ca在左右方向上相向。而且,轴向槽部42与球塞41在左右方向上相向。而且,齿部211与齿部341沿着周向错开(在左右方向上未相向)地配置。

在本工序中,接下来,在保持释放角度b的状态下,使工件保持部件3从右侧接近卡盘主体2,相对地,将第二部件201插入于由底壁部311和周壁部件32形成的凹部(向左侧开口的有底筒状的凹部)。需要说明的是,在插入时,如图4的单点划线所示,分度柱塞51的突出部511被保持为从基部510向右侧突出的状态。

通过该插入,底壁部311的左表面311a与第二部件201的右表面201b抵接。并且,周壁部件32的内周面320与第二部件201的外周面201a抵接。

如图2、图7(c)所示,轴34收纳于凹部210。此时,任意的齿部341从右侧向左侧通过在周向上相邻的任意的一对齿部211之间的间隙。

另外,如图2、图7(a)所示,螺栓22的头部220在躯体部用长孔311c的头部插通部311ca中通过,收纳于头部用长孔311b。并且,螺栓22的躯体部221收纳于躯体部用长孔311c。而且,如图2、图7(b)、图8所示,球塞41的球411在轴向槽部42中通过,收纳于周向槽部40。

这样,如图3所示,底壁部311的左表面311a与第二部件201的右表面201b抵接,由此决定了工件保持部件3相对于卡盘主体2的左右方向位置(轴向位置)。

另外,如图3所示,第二部件201的锥面201c与底壁部311的凸台部311f的锥面进行滑动接触,由此来限制工件保持部件3相对于卡盘主体2的径向的松动。

另外,如图4所示,球411与周向槽部40的v字右侧面(随着从右侧靠近左侧而变细的锥面)进行弹性接触。因此,球411即工件保持部件3被向左侧(被按压于卡盘主体2的方向)施力。因此,工件保持部件3相对于卡盘主体2的左右方向上的松动被限制。

[旋转工序]

在本工序中,将工件保持部件3相对于卡盘主体2的角度从释放角度b(参照图7(a)~图7(c))切换为锁定角度c(参照图5(a)~图5(c))。具体而言,使工件保持部件3向锁定方向y1旋转30°中心角。

通过该旋转,在底壁部311的左表面311a与第二部件201的右表面201b保持抵接的状态下,周壁部件32的内周面320相对于第二部件201的外周面201a进行滑动。

如图2、图5(a)所示,头部用长孔311b在保持收纳有头部220的状态下,向锁定方向y1移动。因此,头部220在头部用长孔311b内,从锁定方向端部相对地移动至释放方向端部。躯体部用长孔311c和头部用长孔311b之间的阶梯部与头部220在左右方向上卡合。作业者能够经由螺栓确认孔300来确认螺栓22的头部220。同样,躯体部用长孔311c在保持收纳有躯体部221的状态下,向锁定方向y1移动。因此,躯体部221在躯体部用长孔311c内,从头部插通部311ca相对地移动至释放方向端部。而且,如图5(b)、图6所示,球411在周向槽部40内向锁定方向y1移动。而且,如图2、图5(c)所示,齿部341与齿部211在左右方向上相向。

另外,如图2、图5(b)、图6所示,分度柱塞51的突出部511在第二部件201的右表面201b上向锁定方向y1滑动。在此,在第二部件201的右表面201b的锁定角度c配置有轴向凹部50。因此,在锁定角度c下,突出部511通过自身的弹性复原力而嵌入于轴向凹部50。这样,突出部511被收纳于轴向凹部50,由此决定了工件保持部件3相对于卡盘主体2的周向位置。

这样,执行对卡盘主体2安装工件保持部件3的安装方法。需要说明的是,对卡盘主体2拆下工件保持部件3的拆下方法通过与上述安装方法相反的顺序执行。拆下方法与安装方法同样地由作业者通过手动进行。在换产调整时,首先,使用上述拆下方法,将使用完的工件保持部件3从卡盘主体2拆下。接下来,使用上述安装方法,将未使用的工件保持部件3安装于卡盘主体2。

<作用效果>

接下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卡盘装置的作用效果。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卡盘装置1,能够通过手动相对于卡盘主体2来拆装工件保持部件3。因此,在卡盘装置1不需要配置气缸装置和该气缸装置的动力源。因此,卡盘装置1的构造变得简单。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卡盘装置1,能够简单地相对于卡盘主体2更换工件保持部件3。即,在上述安装方法中,作业者通过首先向卡盘主体2按压工件保持部件3(插入工序),接下来将工件保持部件3扭转(旋转工序),就能够简单地将工件保持部件3安装于卡盘主体2。而且,在上述拆下方法中,作业者通过首先扭转工件保持部件3,接下来将工件保持部件3从卡盘主体2拉开,就能够简单地从卡盘主体2拆下工件保持部件3。

另外,能够通过将轴向限制机构4的球411收纳于周向槽部40,来限制工件保持部件3相对于卡盘主体2的左右方向上的松动。并且,能够通过将周向限制机构5的突出部511收纳于轴向凹部50,来限制工件保持部件3相对于卡盘主体2的周向上的松动。

另外,图2所示的螺栓22以被拧紧的状态螺合于第二部件201。因此,在上述安装方法、拆下方法中,不需要将螺栓22进一步拧紧或松缓。因此,在上述安装方法、拆下方法中,不需要使用工具。

另外,在上述安装方法中,能够将工件保持部件3分阶段地相对于卡盘主体2进行定位。具体而言,在插入工序中,能够决定工件保持部件3相对于卡盘主体2的左右方向位置。并且,在旋转工序中,能够决定工件保持部件3相对于卡盘主体2的周向位置。因此,与同时进行双方的定位的情况相比,作业简单。

另外,如图6、图8所示,在旋转工序中,球塞41由周向槽部40引导。即,球塞41即工件保持部件3的左右方向的松动保持被限制。因此,不用考虑工件保持部件3的左右方向位置的偏移,能够简单地决定工件保持部件3的周向位置。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卡盘装置1,使用工件保持部件3作为本发明的更换部件。因此,能够简单并迅速地进行换产调整作业。

另外,如图2、图8所示,在插入工序中,球塞41由轴向槽部42引导。因此,能够简单地将球塞41插入于周向槽部40。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卡盘装置1,使用市售的球塞41作为本发明的径向凸部。而且,使用市售的分度柱塞51作为本发明的轴向凸部。因此,能够削减径向凸部、轴向凸部的设置成本。

另外,在插入工序中,底壁部311的左表面311a与第二部件201的右表面201b抵接。并且,周壁部件32的内周面320与第二部件201的外周面201a抵接。因此,在旋转工序中,能够限制工件保持部件3相对于卡盘主体2在左右方向、径向上产生松动。

另外,如图3所示,工件保持部件3具备挡块30和夹头部件31。因此,能够通过更换工件保持部件3,来对应于工件w的种类而适当地进行工件w的左右方向的定位及把持。

另外,如图3所示,无论是在把持工件w的夹紧状态下,还是在未把持工件w的非夹紧状态下,球塞41都收纳于周向槽部40。并且,分度柱塞51收纳于轴向凹部50。因此,在从非夹紧状态向夹紧状态切换时(将拉杆21向左侧拉拽时),工件保持部件3不容易相对于卡盘主体2在轴向、周向上产生松动。

另外,如图4、图6所示,在旋转工序中,分度柱塞51的突出部511嵌入于锁定角度c的轴向凹部50。因此,作业者容易识别出旋转工序完成的情况。

另外,如图3所示,在工件w把持时,通过拉杆21的拉拽力,将工件保持部件3按压于卡盘主体2。即,在工件w把持时,该按压力和图4所示的球塞41产生的按压力作用于工件保持部件3。因此,能够更进一步限制工件保持部件3相对于卡盘主体2的松动。

另外,如图5(a)所示,在从分度柱塞51沿顺时针方向及逆时针方向间隔有120°中心角的位置配置两个螺栓6。因此,卡盘装置1的旋转平衡良好。

<其他>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卡盘装置的实施方式。然而,实施方式不特别限定于上述方式。能够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进行的各种变形的方式、改良的方式实施。

图6、图8所示的轴向槽部42的槽深与周向槽部40的槽深的大小关系(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两个槽部的槽深相同)不作特别限定。只要能够在球塞41伸出的状态下进行拆装作业即可。例如,轴向槽部42的槽深可以比周向槽部40的槽深更浅。这样的话,在插入工序中,在球411从轴向槽部42进入到周向槽部40中时,对应于槽深差而球411从基部410突出。因此,作业者容易识别该进入。

图6、图8所示的周向槽部40的延伸距离(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整周)不作特别限定。只要至少延伸了释放角度b与锁定角度c之间的距离即可。图2所示的拉杆21与轴34的卡合机构(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齿部211和齿部341)不作特别限定。只要能够将来自拉杆21的拉拽力传递至轴34即可。

图2所示的轴向槽部42、球塞41、轴向凹部50、螺栓22、孔组(由相互连通的躯体部用长孔311c、头部用长孔311b、螺栓确认孔300构成的孔组)的配置数量(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120°中心角的间隔而配置有三个)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以180°中心角的间隔而配置两个,以90°中心角的间隔而配置四个,以60°中心角的间隔而配置六个等。而且,分度柱塞51的配置数量(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一个)也不作特别限定。而且,释放角度b与锁定角度c之间的角度(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30°中心角)不作特别限定。可以是例如15°、60°、90°、180°等。而且,也可以不配置轴向槽部42。

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周向槽部40配置于第二部件201的外周面201a,球塞41配置于周壁部件32。然而,周向槽部40与球塞41的配置关系不作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将周向槽部40配置于周壁部件32的内周面320,将球塞41配置于第二部件201的外周面201a。

如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轴向凹部50配置于第二部件201的右表面201b,分度柱塞51配置于底壁部311。然而,轴向凹部50与分度柱塞51的配置关系不作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将轴向凹部50配置于底壁部311的左表面311a,将分度柱塞51配置于第二部件201的右表面201b。

主轴的轴a的延伸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左右方向)不作特别限定。也可以是前后方向、上下方向等。具备卡盘装置1的工作机械(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车床)的种类不作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卧式车床、端面车床、立式车床、单轴车床、双轴车床、铣床、钻床、磨床、车削中心、加工中心等。

附图标记说明

1:卡盘装置2:卡盘主体20:基体20a:贯通孔200:第一部件201:第二部件201a:外周面201b:右表面(轴向端面)201c:锥面21:拉杆210:凹部211:齿部22:螺栓220:头部221:躯体部3:工件保持部件(更换部件)30:挡块30a:凸缘部300:螺栓确认孔31:夹头部件310:夹头部310a:锥面311:底壁部311a:左表面(底面)311b:头部用长孔311c:躯体部用长孔311ca:头部插通部311d:第一贯通孔311e:第二贯通孔311f:凸台部32:周壁部件320:内周面321:柱塞固定孔33:引导部件34:轴340:凸缘部341:齿部342:锥面4:轴向限制机构40:周向槽部41:球塞(柱塞)410:基部411:球(突出部)42:轴向槽部5:周向限制机构50:轴向凹部51:分度柱塞(柱塞)510:基部511:突出部6:螺栓a:轴b:释放角度c:锁定角度s:狭缝w:工件y1:锁定方向y2:释放方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