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弯机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20440发布日期:2018-06-17 13:17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材折弯机的零部件,具体说是一种折弯机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棱柱型的管件是电力铁塔架的主体材料,而棱柱型的管件的加工是在板材折弯机的作用下,将整块的钢板按照设计的要求弯折成一定的角度,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加工焊接而成。

目前,在实际的弯折过程中,因棱柱的的设计尺寸不一,所以弯折的角度不一,而角度的调节需要将弯折机底模上的两个调节板的间距进行统一的调整。现有的调节方案是利用螺杆和螺母配合调节,而大型弯折机的底模沿着棱柱方向的距离较长,每次需要人工调节几十个螺杆和螺母,工作量相对较大,每次调节都需要较长的时间,导致工作的效率降低,影响企业的效益。

申请人结合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调节装置,并解决了上述的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便是提供一种折弯机调节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底座和固定在该底座上端的凹形底模,所述底模的中间设有两个调节板,在调节板和底模的侧板之间设有多个垫块,该底模的侧壁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贯穿垫块和底模的侧板并延伸到底模侧板的外侧。

所述调节杆的一端设有和调节板相配合的螺纹,另一端为圆柱形杆体,且在圆柱形杆体上设有多个圆环形凹槽,所述凹槽内配合连接有紧固板。

所述紧固板包括卡板和把手,在卡板上设有两个相连的圆形镂空Ⅰ和镂空Ⅱ,所述镂空Ⅰ和圆柱形调节杆相吻合,镂空Ⅱ和设在调节杆上的凹槽相吻合,所述把手的上端设有偏心块,该偏心块通过销轴和卡板连接,在把手的下端设有翘尾。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用调节杆和紧固板分别取代了现有的螺杆和螺母,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且大大的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节省了大量的人工,并提高了企业的效益。

附图说明

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正视图。

图3为紧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底模,3、调节板,4、垫块,5、调节杆,51、螺纹,52、杆体,53、凹槽,6、紧固板,61、卡板,611、镂空Ⅰ,612、镂空Ⅱ,62、把手,621、偏心块,622、翘尾,7、销轴,8、折弯刀具。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包括底座1和固定在该底座1上端的凹形底模2,所述底模2的中间设有两个调节板3,在调节板3和底模2的侧板之间设有多个垫块4,该底模2的侧壁连接有调节杆5,所述调节杆5贯穿垫块4和底模2的侧板并延伸到底模2侧板的外侧。

所述调节杆5的一端设有和调节板3相配合的螺纹51,另一端为圆柱形杆体52,且在圆柱形杆体52上设有多个圆环形凹槽53,所述凹槽53内配合连接有紧固板6。

所述紧固板6包括卡板61和把手62,在卡板61上设有两个相连的圆形镂空Ⅰ611和镂空Ⅱ612,所述镂空Ⅰ611和圆柱形调节杆5相吻合,镂空Ⅱ612和设在调节杆5上的凹槽53相吻合,所述把手62的上端设有偏心块621,该偏心块621通过销轴7和卡板61连接,在把手62的下端设有翘尾622。

工作原理:通过垫块4的数量控制两个调节板3的距离,将调节杆5贯穿底模2和垫块4并旋紧在调节板3上,然后,紧固板6通过镂空Ⅰ611套在节杆5上并移动到底模2的侧壁,然后将紧固板6向下移动,并利用镂空Ⅱ612和凹槽53吻合,将调节杆5初步卡住,最后将把手62向下旋动,在偏心块621的作用下,偏心块621和把手62翘尾622的着力点分别位于销轴7的两侧,以此通过偏心块621将紧固板6连同调节杆5向后顶紧,实现了调节板3的紧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