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压手笔记本转轴冲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77793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防压手笔记本转轴冲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配置于压力机上的特殊拉深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笔记本越来越成为人们必要的生活用品。而笔记本电脑转轴则是笔记本的重要配件。笔记本电脑转轴多采用冲压装置进行加工,现有的冲压装置主要包括机架、动模,定模和用于驱动动模的驱动装置。将一块铁板在冲压模上一次性冲压多个笔记本转轴,然后将各个笔记本转轴切割下即成为单独的笔记本转轴。

在冲压成型的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疏忽或者其他意外,经常会有操作人员的手误伸入冲压装置内的情况,从而对操作人员造成严重的伤害。为了解决该问题,专利号为CN201220488806.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冲床的安全装置,包括:下模、上模、模板、模架、红外线发射或接收装置、落料室、红外线光幕、工作平台、进料通道;上模安装在冲压装置的冲头上,下模经模架固置在模板上,下模与上模上下对应,模板固置于工作平台上,两块长条形板状模架相对夹持置于上模和下模的两侧,且模架上缘高出下模工作面,两模架之间所形成的通道两端分别为进料口和出料口,上下模的工作区域偏向出料口一端,靠近进料口一端两侧的模架上分别对应设置至少三对红外线发射或接收装置,以便点对点形成红外线光幕,红外线发射或接收装置高度可上下调节,确保进料通道的高度适于冲压板料平放进入工作区域,红外线发射或接收装置连接到冲床驱动供电装置及飞轮刹车装置即可。

然而,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红外线发射装置经常容易出问题,更麻烦的是,其出问题后经常难以发觉,依旧容易产生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能高的防压手笔记本转轴冲压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防压手笔记本转轴冲压装置,包括机架、上模、用于驱动上模移动的驱动单元和与上模匹配的下模,所述上模滑动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机架上设有红外线检测器,所述红外线检测器与驱动单元电连接,还包括滑动板、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所述下模固定在滑动板上,所述滑动板滑动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滑动板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穿过通孔并连接在上模上,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活塞固定在滑动板上,所述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通过连接管相互连通,所述滑动板内设有开口朝向操作员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防护单元,所述防护单元包括推块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在推块上,另一端固定在滑动板上,所述推块滑动设置在凹槽内,所述上模向下运动时,推块滑出凹槽。

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在于:进行冲压操作时,上模向下移动,下模向上移动。而当上模和下模相接触时,则为最危险的时候。此时,推块从凹槽中滑出,从而将在推块面前的操作人员推开,避免其手伸入到笔记本转轴冲压装置内,从而确保安全。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利用红外线检测器和机械式的结构相互结合,互相弥补缺点,即便红外线检测器出现故障,也能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方案二: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推块为磁铁制成的推块,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上设有与推块相排斥的第一磁铁。上模和下模接触时,第一磁铁与推块正对,使得第一磁铁和推块之间彼此排斥,从而克服弹性件的弹力,将推块推出凹槽,从而将操作人员推开,避免操作人员的手伸入到上模和下模之间。当上模和下模分开时,在弹性件的弹力下,推块回复到原位。

方案三:此为方案二的优选,所述滑动板上设有与推块排斥的第二磁铁。由于上模和下模是不断的在进行冲压操作,如果仅仅靠弹性件将推块复位,经常会导致推块过度移动,从而干涉到活塞杆。而第二磁铁的设置则有效的避免推块过度移动,确保推块和活塞杆之间彼此不干涉,使得设备正常运行。

方案四: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电机和曲轴,所述曲轴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且曲轴转动设置在机架上。通过电机来驱动曲轴转动,进而带动上模上下移动,操作简单省力。

方案五:此为方案二的优选,所述机架上设有供坯料通过的第一限位槽。第一限位槽对坯件起到良好的限位和导向作用,避免坯件卷曲,确保其成型效果。

方案六:此为方案五的优选,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上设有供坯料通过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底端与下模的顶端平齐,且曲轴位于顶点时第二限位槽的底端低于第一限位槽的低端。冲压成型时,第二限位槽代替第一限位槽的作用,刚好将坯件托起,使坯件与下模平齐,达到冲压的效果。而相对于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之间的距离更近,使得坯件的稳定性更好。而完成冲压后,由于第二限位槽的底端低于第一限位槽的低端,冲压好的笔记本转轴也不易粘在下模上。

方案七: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滑动板的连接处设有扩容块,所述扩容块的最大横截面积大于第二液压缸的缸体的横截面积。由于仅有一个第二液压缸,通过设置扩容块的方式,使得下模受力更平稳。而扩容块的最大横截面积大于第二液压缸的缸体的横截面积,可方便下模放置在第二液压缸的缸体上。

方案八:此为方案七的优选,所述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平齐。多方位对下模进行支撑,使得下模更加平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防压手笔记本转轴冲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滑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机架10、第一限位槽101、曲轴20、上模30、滑块301、下模40、第一液压缸50、活塞杆51、第二限位槽511、活塞52、第二液压缸60、连接管70、扩容块80、坯件90、推块901、弹性件902、通孔903、第二磁铁904、第一磁铁905。

实施例防压手笔记本转轴冲压装置基本如附图1所示:

防压手笔记本转轴冲压装置,包括机架10和安装在机架10上的多个设备。由上至下分别是曲轴20、上模30、下模40、滑动板、第一液压缸50和第二液压缸60。上模30和下模40相互配合,机架10上设有轴承,曲轴20转动设置在轴承上,且转轴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电机可采用伺服电机,可控性比较强,且可方便的正反转。上模30连接在曲轴20上,通过曲轴20的转动来带动上模30上下活动,具体结构可参加柴油机的机构。

为了降低阻力,并使得上模30和下模40传动的更加平稳,在机架10的两侧设有滑轨,上模30和滑动板上均设有设有与滑轨配合的滑块301。下模40通过螺栓固定在滑动板上,滑动板上设有通孔903,第一液压缸50的活塞52杆51穿过通孔903并连接在上模30上,第二液压缸60的活塞52固定在滑动板上,第一液压缸50和第二液压缸60通过连接管70相互连通。第一液压缸50的数量为四个,且沿第二液压缸60的圆周设置,更加的平稳。第一液压缸50、第二液压缸60平齐。多方位对下模40进行支撑,使得下模40更加平稳。

如图2所示,滑动板内设有开口朝向操作员的凹槽,凹槽内设有防护单元,防护单元包括推块901和弹性件902,弹性件902的一端固定在推块901上,另一端固定在滑动板上,推块901滑动设置在凹槽内,所述上模向下运动时,推块901滑出凹槽。弹性件902采用不锈钢压簧制成,弹性高,使用寿命长。推块901为磁铁制成的推块901,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上设有与推块901相排斥的第一磁铁905。另外,滑动板上设有与推块901排斥的第二磁铁904。

如图3所示,机架10上设有供坯料通过的第一限位槽101。第一限位槽101对坯件90起到良好的限位和导向作用,避免坯件90卷曲,确保其成型效果。第一液压缸的活塞52杆51上设有供坯料通过的第二限位槽511,所述第二限位槽511的底端与下模40的顶端平齐,且曲轴20位于顶点时第二限位槽511的底端低于第一限位槽101的低端。冲压成型时,第二限位槽511代替第一限位槽101的作用,刚好将坯件90托起,使坯件90与下模40平齐,达到冲压的效果。而相对于第一限位槽101,第二限位槽511之间的距离更近,使得坯件90的稳定性更好。而完成冲压后,由于第二限位槽511的底端低于第一限位槽101的低端,冲压好的笔记本转轴也不易粘在下模40上。

第二液压缸60的活塞52杆51与滑动板的连接处设有扩容块80,所述扩容块80的最大横截面积大于第二液压缸60的缸体的横截面积。由于仅有一个第二液压缸60,通过设置扩容块80的方式,使得下模40受力更平稳。而扩容块80的最大横截面积大于第二液压缸60的缸体的横截面积,可方便下模40放置在第二液压缸60的缸体上。

具体操作时,启动电机,电机驱动曲轴20转动,从而驱动上模30向下移动。此时,第一液压缸50内的液压油通过连接管70进入第二液压缸60内,从而驱动第二液压缸60的活塞52杆51上移,进而驱动下模40向上移动,最终使得上模30和下模40相互碰撞,完成冲压成型。同时,由于上模30和下模40之间的碰撞力,上模30和下模40向反方向弹开,即上模30向上移动,下模40向下移动。而当上模30向上移动时,则会带动第一液压缸50的活塞52杆51上移,进而使得第二液压缸60内的液压油进入第一液压缸50,加速下模40下移的速度。而当上模和下模相接触时,则为最危险的时候。此时,推块901从凹槽中滑出,从而将在推块901面前的操作人员推开,避免其手伸入到笔记本转轴冲压装置内,从而确保安全。

本方案利用红外线检测器和机械式的结构相互结合,互相弥补缺点,即便红外线检测器出现故障,也能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同时,本方案具有良好的缓冲作用,并在冲压成型的过程中,上模30和下模40之间激烈碰撞,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及时分开,则极易引起粘接,或者高温使得笔记本转轴变形。而本方案不仅仅靠电机带动上模30向上移动,而是上模30和下模40相互反向运动,分开更迅速。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