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模锻轴承整型自动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49689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热模锻轴承整型自动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模锻轴承整型自动上料机构,主要应用于热模锻轴承在整型锻压时的全自动上料。



背景技术:

轴承的热模锻属于精密热模锻生产,锻压过程通常要经过预锻、终锻、切边、校正、或精整等多道工序。目前轴承整型普遍采用手工送料及定位。即人工夹取热模轴承锻件将其送至精整模具上,完全放料后将手和夹持工具移出锻压机工作区域,再启动压机进行精整锻压。该操作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存在一定的安全生产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热模轴承锻件在送至精整模具上时工人劳动强度大,且具有安全隐患的问题,为此提供了一种热模锻轴承整型自动上料机构,包括工作台13,在工作台13上设有导向滑道1、料斗3和顶升装置,所述料斗3位于导向滑道1的下后方,工件20从导向滑道1落入料斗3中,所述顶升装置位于料斗3的一侧,在料斗3的另一侧还设有推料装置,在料斗3的后方还依次连有摆缸装置7和旋转气缸6,旋转气缸6控制料斗3在0-90°之间旋转。

本发明热模锻轴承整型自动上料机构,在导向滑道1的端部设有一可升降的挡料定位杆2,挡料定位杆2落下后,工件20垂直滚入料斗3。

本发明热模锻轴承整型自动上料机构,所述推料装置包括推料气缸8、推料伸缩杆9和安装板14,推料伸缩杆9的端部设有一推块15,且推料伸缩杆9穿过安装板14,推料气缸8安装在安装板14上,且推料气缸8的伸缩杆与推块15连接,料斗3在旋转至水平位置时,推块15在推料气缸8的推动下能将工件20推动到顶升装置处。

本发明热模锻轴承整型自动上料机构,所述顶升装置包括顶升底板10和顶升气缸12,顶升气缸12与顶升底板10连接,在顶升底板10的一侧还设有限位块11;顶升底板10初始时位于工作台13的表面,料斗3经旋转之后料斗3的开口与顶升底板10齐平,工件20通过推块15推到顶升底板10上,顶升气缸再动作,将顶升底板连同工件提升到限定位置,等待机械臂抓取放入压机。

本发明热模锻轴承整型自动上料机构,所述料斗3上通过弹簧销连有缓冲板5,在摆缸装置7上设有一接近开关4,工件20落入料斗3时,弹簧销压动缓冲板5向接近开关4摆动,从而检测工件是否落入;而在推料时,缓冲板由于随着料斗旋转了90°,因此能够有效的防止工件发生偏移,准确地推到顶升底板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自动化程度高,动作节拍快,结合机械臂手抓可完成轴承热模锻整型锻压的自动上料,替代人工搬运上料,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安全性。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中料斗初始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料斗旋转90°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和图2所示的热模锻轴承整型自动上料机构,包括工作台13,在工作台13上设有导向滑道1、料斗3和顶升装置,所述料斗3位于导向滑道1的下后方,工件20从导向滑道1落入料斗3中,所述顶升装置位于料斗3的一侧,在料斗3的另一侧还设有推料装置,在料斗3的后方还依次连有摆缸装置7和旋转气缸6,旋转气缸6控制料斗3在0-90°之间旋转。

所述推料装置包括推料气缸8、推料伸缩杆9和安装板14,推料伸缩杆9的端部设有一推块15,且推料伸缩杆9穿过安装板14,推料气缸8安装在安装板14上,且推料气缸8的伸缩杆与推块15连接,料斗3在旋转至水平位置时,推块15在推料气缸8的推动下能将工件20推动到顶升装置处。所述顶升装置包括顶升底板10和顶升气缸12,顶升气缸12与顶升底板10连接,在顶升底板10的一侧还设有限位块11;顶升底板10初始时位于工作台13的表面,料斗3经旋转之后料斗3的开口与顶升底板10齐平,工件20通过推块15推到顶升底板10上,顶升气缸再动作,将顶升底板连同工件提升到限定位置,等待机械臂抓取放入压机。而在导向滑道1的端部设有一可升降的挡料定位杆2,在一次上料结束后挡料定位杆2落下,下一个工件20垂直滚入料斗3。

所述料斗3上通过弹簧销连有缓冲板5,在摆缸装置7上设有一接近开关4,工件20落入料斗3时,弹簧销压动缓冲板5向接近开关4摆动,从而检测工件是否落入;而在推料时,缓冲板由于随着料斗旋转了90°,因此能够有效的防止工件发生偏移,准确地推到顶升底板上。

本发明自动化程度高,动作节拍快,结合机械臂手抓可完成轴承热模锻整型锻压的自动上料,替代人工搬运上料,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安全性。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