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直段锥形筒体的仿形锻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49688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带直段锥形筒体的仿形锻造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制造大型锻件,具体的是用于仿形锻造带直段锥形筒体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核电装备不断升级,高规格大功率机组陆续出现,大型化的主设备锻件锻造越来越困难,尤其是超大型带直段锥形筒体的仿形锻造更是难度倍增。所谓的带直段锥形筒体即是如图1所示,锻件4的中部为锥形筒体段,两端分别为直筒段,各段轴心一致。

目前大型带直段锥形筒体采用的仿形锻造方式主要有:

将整个筒体的直段和锥段填充成等壁厚简单锥形筒体,锻造后再加工成需要形状,这种方式虽然锻造过程简单化,但后续加工时会切断金属纤维流线,不利于锻件组织性能保证,另一方面会导致大量材料浪费。

也有采用如图1所示的,在马架1上支撑起马杠2,马杠2中间段设置有马杠体,马杠体周面与锻件形状匹配,锻造时,锻件坯料套在马杠体周面,用成形砧3敲击锻打坯料外圆周,并且马杠2按频率转动,直至锻件成形。该种方式在锻造时,由于马杠体的周面具有锥形部分,成形砧工作面具有斜面,导致敲击锻打时,产生很大的轴向力,该轴向力容易导致马架翻倒,而且对水压机产生横向冲击,会损伤水压机。此外,由于锥形筒体旋转时,其大、小端具有不同的线速度,锻造时容易出现大、小端变形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直段锥形筒体的仿形锻造装置,锻造时不会对马架或压机产生轴向冲击。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带直段锥形筒体的仿形锻造装置,包括马架、马杠和成形砧,所述马杠形状为旋转体,且包括两端的芯轴和中部的马杠体,所述两端的芯轴架设在马架上且转动配合,所述马杠体周面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锥面、第二锥面和第三锥面;

所述第一锥面与第三锥面平行,第一锥面与马杠轴线的夹角为t,第一锥面与第二锥面的夹角为m,所述成形砧为块状,成形砧靠近马杠周面的一侧平面为成形平面,所述成形平面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平面、第二平面和第三平面,所述第一平面、第二平面和第三平面分别与第一锥面、第二锥面和第三锥面位置、角度对应,且第一锥面、第二锥面和第三锥面靠近所述成形平面的母线,分别与第一平面、第二平面和第三平面平行,成形砧与马杠之间的空间为锻件空间;

所述第一平面、第二平面和第三平面的指向马杠的投影为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腰与平分中线的夹角为e,且第一平面所在的一端为梯形的小端,第三平面所在的一端为梯形的大端;所述等腰梯形的高为b1,梯形的小端底长为b2,第一平面、第二平面和第三平面的长度分别为a1、a2、a3,需要锻造的锻件锥形筒体小端半径为r1,大端半径为r2,

<mrow> <mi>t</mi> <mo>=</mo> <mi>a</mi> <mi>r</mi> <mi>c</mi> <mi>cot</mi> <mrow> <mo>(</mo> <mfrac> <mrow> <msub> <mi>a</mi> <mn>1</mn> </msub> <mo>+</mo> <msub> <mi>a</mi> <mn>3</mn> </msub> </mrow> <msub> <mi>a</mi> <mn>2</mn> </msub> </mfrac> <mfrac> <mn>1</mn> <mrow> <mi>sin</mi> <mi> </mi> <mi>m</mi> </mrow> </mfrac> <mo>-</mo> <mi>cot</mi> <mi> </mi> <mi>m</mi> <mo>)</mo> </mrow> <mo>;</mo> <mi>e</mi> <mo>=</mo> <mi>a</mi> <mi>r</mi> <mi>c</mi> <mi>t</mi> <mi>a</mi> <mi>n</mi> <mfrac> <mrow> <mo>(</mo> <mfrac> <msub> <mi>r</mi> <mn>2</mn> </msub> <msub> <mi>r</mi> <mn>1</mn> </msub> </mfrac> <mo>-</mo> <mn>1</mn> <mo>)</mo> <msub> <mi>b</mi> <mn>2</mn> </msub> </mrow> <mrow> <mn>2</mn> <msub> <mi>b</mi> <mn>1</mn> </msub> </mrow> </mfrac> <mo>;</mo> </mrow>

所述m为90~180°。

进一步的,所述芯轴与马杠体为固定连接,所述m为150~170°。

进一步的,所述马杠体靠近第三锥面的一个端面还连接有圆形挡板,所述圆形挡板端面与成形砧的端面位置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马杠体周面靠近两端的位置为平直周面,所述第一锥面与平直周面之间、第三锥面与平直周面之间均设置有用于角度平缓过度的修正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上述带直段锥形筒体的仿形锻造装置,第一锥面、第二锥面和第三锥面,具有特殊设计的角度,锻造时所有锥面产生的轴向力相互抵消,不会对马架或压机产生轴向冲击,成形砧的成形面指向马杠的投影为等腰梯形,梯形小端位于第一平面一侧,这与锻件的大小端方向对应,使锻件的大小端锻造变形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带直段锥形筒体仿形锻造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带直段锥形筒体仿形锻造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带直段锥形筒体仿形锻造装置的马杠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带直段锥形筒体仿形锻造装置的成形砧主视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成形砧的成形平面仰视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马架1、马杠2、芯轴21、马杠体22、第一锥面221、第二锥面222、第三锥面223、平直周面224、修正面225、圆形挡板23、成形砧3、第一平面31、第二平面32、第三平面33、锻件4、锻件坯料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带直段锥形筒体的仿形锻造装置,包括马架1、马杠2和成形砧3,所述马杠2形状为旋转体,且包括两端的芯轴21和中部的马杠体22,所述两端的芯轴21架设在马架1上且转动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杠体22周面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锥面221、第二锥面222和第三锥面223,

所述第一锥面221与第三锥面223平行,第一锥面221与马杠2轴线的夹角为t,第一锥面221与第二锥面222的夹角为m,所述成形砧3为块状,成形砧3靠近马杠2周面的一侧平面为成形平面,所述成形平面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平面31、第二平面32和第三平面33,所述第一平面31、第二平面32和第三平面33分别与第一锥面221、第二锥面222和第三锥面223位置、角度对应,且第一锥面221、第二锥面222和第三锥面223靠近所述成形平面的母线,分别与第一平面31、第二平面32和第三平面33平行,成形砧3与马杠2之间的空间为锻件空间;

所述第一平面31、第二平面32和第三平面33的指向马杠2的投影为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腰与平分中线的夹角为e,且第一平面31所在的一端为梯形的小端,第三平面33所在的一端为梯形的大端;所述等腰梯形的高为b1,梯形的小端底长为b2,第一平面31、第二平面32和第三平面33的长度分别为a1、a2、a3,需要锻造的锻件锥形筒体小端半径为r1,大端半径为r2,

<mrow> <mi>t</mi> <mo>=</mo> <mi>a</mi> <mi>r</mi> <mi>c</mi> <mi>cot</mi> <mrow> <mo>(</mo> <mfrac> <mrow> <msub> <mi>a</mi> <mn>1</mn> </msub> <mo>+</mo> <msub> <mi>a</mi> <mn>3</mn> </msub> </mrow> <msub> <mi>a</mi> <mn>2</mn> </msub> </mfrac> <mfrac> <mn>1</mn> <mrow> <mi>sin</mi> <mi> </mi> <mi>m</mi> </mrow> </mfrac> <mo>-</mo> <mi>cot</mi> <mi> </mi> <mi>m</mi> <mo>)</mo> </mrow> <mo>;</mo> <mi>e</mi> <mo>=</mo> <mi>a</mi> <mi>r</mi> <mi>c</mi> <mi>t</mi> <mi>a</mi> <mi>n</mi> <mfrac> <mrow> <mo>(</mo> <mfrac> <msub> <mi>r</mi> <mn>2</mn> </msub> <msub> <mi>r</mi> <mn>1</mn> </msub> </mfrac> <mo>-</mo> <mn>1</mn> <mo>)</mo> <msub> <mi>b</mi> <mn>2</mn> </msub> </mrow> <mrow> <mn>2</mn> <msub> <mi>b</mi> <mn>1</mn> </msub> </mrow> </mfrac> <mo>;</mo> </mrow>

所述m为90~180°。

本锻造装置适用于带直段锥形筒体,如图2、3所示,锻造装置包括马架1、马杠2和成形砧3,马架1用于支持马杠2两端的芯轴21,并转动配合,使马杠2可以绕轴线转动,马杠体22周面以及成形砧3靠近马杠体22的面为锻造工作面,其具有特定形状,将锥形筒体状的锻件坯料5套在马杠体22外圆周,马杠2带动锻件坯料5按一定频率转动,成形砧3在压机带动下持续锻打坯料外周面,坯料依照工作面的形状变形得出需要的形状。

具体的,马杠2形状为旋转体,芯轴21与马杠体22可以是装配形成,例如一根轴沿轴线穿过马杠体形成马杠,例如轴与马杠体之间可以是间隙配合,轴依靠摩擦力带动马杠体转动,优选的可以是芯轴21与马杠体22固定连接,或者芯轴21与马杠体22为一体式结构。两端的芯轴21转动配合架设在马架1上,马杠体22的周面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锥面221、第二锥面222和第三锥面223,为锻造的工作面。其中第一锥面221与第三锥面223平行,第一锥面221与马杠2轴线的夹角为t,第一锥面221与第二锥面222的夹角为m。

成形砧3为块状,成形砧3靠近马杠2周面的一侧平面为成形平面,为锻造的工作面,成形平面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平面31、第二平面32和第三平面33,这与第一锥面221、第二锥面222和第三锥面223位置,角度均对应,即是如图2、3、4所示,第一锥面221、第二锥面222和第三锥面223靠近所述成形平面的母线,分别与第一平面31、第二平面32和第三平面33平行,当成形砧3贴近马杠体22,成形平面正好与马杠体22母线接触,该条母线各段分别与第一平面31、第二平面32和第三平面33平行,母线各段的夹角也与成形平面各段的夹角一致。当第一平面31向第一锥面221压合时,将锻件坯料5的小端部分压出小端的直筒段,同理第二平面32向第二锥面222压合,锻件坯料5的中部压出中部的锥筒段,第三平面33向第三锥面223压合,锻件坯料5的大端部分压出大端的直筒段。

第一平面31、第二平面32和第三平面33的长度分别为a1、a2、a3,则角度t和m的关系可以沿用以下公式计算:

<mrow> <mi>t</mi> <mo>=</mo> <mi>a</mi> <mi>r</mi> <mi>c</mi> <mi>cot</mi> <mrow> <mo>(</mo> <mfrac> <mrow> <msub> <mi>a</mi> <mn>1</mn> </msub> <mo>+</mo> <msub> <mi>a</mi> <mn>3</mn> </msub> </mrow> <msub> <mi>a</mi> <mn>2</mn> </msub> </mfrac> <mfrac> <mn>1</mn> <mrow> <mi>sin</mi> <mi> </mi> <mi>m</mi> </mrow> </mfrac> <mo>-</mo> <mi>cot</mi> <mi> </mi> <mi>m</mi> <mo>)</mo> </mrow> <mo>;</mo> </mrow>

如图2、3所示,角度m对应的是,带直段锥形筒体的小端直筒段与锥筒段小端连接处的夹角,根据锻件形状特点,角度m在90~180°选择,优选的范围是在150~170°。

如图4、5所示,所谓的第一平面31的长度a1是指第一平面31的等腰梯形的高,同理,a2、a3分别是第二平面32和第三平面33的等腰梯形的高。

采用上述设计,锻打锻件时,第一锥面221和第三锥面223产生的轴向力正好与第二锥面222产生的轴向力抵消,不会对马架1形成轴向冲击,同理第一平面31和第三平面33产生的轴向力正好与第二平面32的轴向力抵消,不会对压机形成横向冲击。

所述第一平面31、第二平面32和第三平面33的指向马杠2的投影为等腰梯形,例如图2中,成形砧3位于马杠2正上方,则成形平面的仰视为一个等腰梯形。

如图4、5所示,等腰梯形的腰与平分中线的夹角为e,且第一平面31所在的一端为梯形的小端,用于锻打锻件坯料5的小端,第三平面33所在的一端为梯形的大端,用于锻打锻件坯料5的大端。

更具体的,等腰梯形的高为b1,梯形的小端底长为b2,需要锻造的锻件锥形筒体小端半径为r1,大端半径为r2,则角度e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mrow> <mi>e</mi> <mo>=</mo> <mi>a</mi> <mi>r</mi> <mi>c</mi> <mi>t</mi> <mi>a</mi> <mi>n</mi> <mfrac> <mrow> <mo>(</mo> <mfrac> <msub> <mi>r</mi> <mn>2</mn> </msub> <msub> <mi>r</mi> <mn>1</mn> </msub> </mfrac> <mo>-</mo> <mn>1</mn> <mo>)</mo> <msub> <mi>b</mi> <mn>2</mn> </msub> </mrow> <mrow> <mn>2</mn> <msub> <mi>b</mi> <mn>1</mn> </msub> </mrow> </mfrac> <mo>;</mo> </mrow>

由于马杠2带动锻件坯料5转动时,坯料大小端转动线速度不一致,采用上述成形砧4设计,能使坯料大小端变形均匀。

优选的,可以是,所述马杠体22靠近第三锥面223的一个端面还连接有圆形挡板23,所述圆形挡板23端面与成形砧3的端面位置适配。

如图2、3所示,圆形挡板23可以用于阻止锻件坯料5发生偏移,在成形砧3进行锻打动作时,圆形挡板23端面可以抵靠成形砧3的端面,对其定位。

优选的,可以是,所述马杠体22周面靠近两端的位置为平直周面224,所述第一锥面221与平直周面224之间、第三锥面223与平直周面224之间均设置有用于角度平缓过度的修正面225。

如图3所示,平直周面224即是母线与轴线平行部分的周面,修正面225位于锥面与平直周面224的交界处,用于交界处角度的平缓过度,例如可以是内倒角,或者弧形过度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