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装夹紧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6465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工装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21)、气缸接头(22)、安装座(1)、壳体(3)、连杆(4)、压臂(5),所述气缸(21)连接在安装座(1)底部,所述壳体(3)连接在安装座(1)顶部,所述安装座(1)设有气缸孔,所述气缸接头(22)底部穿过气缸孔与气缸(21)连接,其顶部通过连杆(4)分别与壳体(3)、压臂(5)铰接,所述壳体(3)靠近压臂(5)处设有第一限位块(61),所述第一限位块(61)限制压臂(5)的最大打开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装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4)设有限位槽位,所述限位槽位与第一限位块(61)配合,所述第一限位块(61)设置为多种限位角度和限位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装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轴(7),所述转轴(7)穿过壳体(2)并两端与压臂(5)固定连接,所述连杆(4)固定连接在转轴(7)上,所述连杆(4)与转轴(7)的连接处设有第二限位块(62),所述第一限位块(61)设置在壳体(3)靠近转轴(7)处,所述第一限位块(61)与第二限位块(62)配合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块(61)与第二限位块(62)以转轴(7)为圆心呈一定角度的限位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工装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4)包括第一连杆(41)、第二连杆(42)、第三连杆(43)、第四连杆(44),所述第四连杆(44)中部与气缸接头(22)铰接,其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杆(42)、第三连杆(43)铰接,所述第一连杆(41)的一端与转轴(7)固定连接并其另一端与第二连杆(42)铰接,所述第三连杆(43)与壳体(3)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装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连杆(4)为L型连杆,所述L型连杆的折弯处与气缸接头(22)铰接,其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杆(42)、第三连杆(43)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工装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压臂(5)处于夹紧状态时,所述第二连杆(42)、第三连杆(43)贴合连接壳体(3)的内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装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连接板(81)、压头(82),所述壳体(3)设有第一连接板(31),所述第一连接板(31)与第二连接板(81)连接,所述压臂(5)与压头(82)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81)相对应与压头(82)的位置设有定位块(83),所述压头(82)与定位块(83)配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装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基(84),所述支基(84)连接在第二连接板(81)上。

9.一种工装夹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设置张开角度:根据压臂(5)要打开的最大角度,设置第一限位块(61)与第二限位块(62)或连杆(4)限位槽位的限位夹角的角度;

B.进行张开操作:气缸(21)驱动气缸接头(22)缩小伸出量,通过第四连杆(44)带动第二连杆(42)、第三连杆(43)远离壳体(3)内壁上方,第一连杆(41)在第二连杆(42)的作用下带动转轴(7)旋转,压臂(5)打开,限位夹角缩小,当第二限位块(62)或第一连杆(41)与第一限位块(61)接触时,气缸(21)停止驱动,压臂(5)处于最大张开角度;

C.进行压紧操作:气缸(21)驱动气缸接头(22)增大伸出量,通过第四连杆(44)带动第二连杆(42)、第三连杆(43)向壳体(3)内壁移动,第一连杆(41)在第二连杆(42)的作用下带动转轴(7)旋转,压臂(5)闭合,限位夹角增大,当第二连杆(42)、第三连杆(43)与壳体(3)内壁贴合时,气缸(21)停止驱动,压臂(5)出于压紧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工装夹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还包括:

B1.当气缸接头(22)的伸出量为0时,若此时第二限位块(62)或第一连杆(41)未与第一限位块(61)接触,气缸(21)停止驱动,压臂(5)处于最大张开角度。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