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修边废料冲裁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55765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一种修边废料冲裁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修边废料冲裁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设计制造技术是现代冲压生产的核心技术,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相关企业如汽车产业,家电产业追求生产高效、安全可靠的同时,对零配件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尤其是覆盖件的品质,包括外观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汽车行业有较多的大型覆盖件,其与一般冲压件相比,具有材料薄、形状复杂,空间曲面多、结构尺寸大,表面质量要求高等特点。覆盖件的废料外形尺寸大,修边形状较复杂,需要采用废料刀切断后排废料才方便和安全。

目前广泛使用的固定式废料切刀是利用修边凹模镶块的接合面作为一个废料刀刃口,相应的在修边凸模外边装废料刀作为另一个废料刀刃口,这种结构的废料刀只是简单解决了封闭废料的切断,以及废料的排出和制件的取出。其结构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固定式废料切断刀,切边刀刃口形状有高低起伏,切边时刃口的切入不同步;废料切断刀处先接触材料并切断,修边刃口后切边,这样必然在切断处周围,对工件的修边断面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常常会使冲压工件在对应于废料切刀所在位置,使制件有效型面产生塌角、毛刺等缺陷,严重影响工件的表面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修边废料冲裁模具,其上废料切刀浮动设置,待周边有效型面刃口修边完成后再切断废料,不会对工件的修边断面质量造成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修边废料冲裁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上设有修边上模和上废料切刀,所述下模座上设有修边下模和下废料切刀,还包括浮动块,所述上废料切刀通过浮动块设在上模座上。

所述上废料切刀的侧面与相邻的修边上模的侧面间隙配合。

所述修边上模为修边凹模镶块,修边下模为修边凸模。

所述浮动块为聚氨酯块。

所述上模座下部设有凹槽,浮动块设在凹槽内,浮动块下端连有可沿凹槽上下滑动浮动安装座,上废料切刀固定在浮动安装座上。

所述浮动块为弹性浮动块,浮动块的弹力大于废料切刀部位的切断力。

所述上模座上设有用于对浮动安装座向下运动限位的限位支撑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修边废料冲裁模具的上废料切刀安装在浮动安装座上,在修边切刀刃口刚开始接触时,通过浮动块的缓冲作用使上废料切刀刃口与相邻修边切刀刃口高度一致,在完成制件修边冲裁后,上废料切刀随 浮动块浮动,接触到下废料切刀后完成废料的切断动作;由于是等修边切刀切断废料后再对废料切断,这样就完全消除了制件在冲裁过程中在废料刀对应位置所产生的塌角和毛刺等缺陷,保证了产品质量;降低了废品率,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模具局部剖视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模具局部剖视图二。

图中:1.上模座、2.浮动块、3.浮动块安装座、4.上废料切刀、5.下废料切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该修边废料冲裁模具,包括上模座1和下模座,上模座1上设有修边上模和上废料切刀4,下模座上设有修边下模和下废料切刀5,其中,修边上模为修边凹模镶块,修边下模为修边凸模,修边凹模镶块与修边凸模相对应设置。

上废料切刀4通过浮动块2设在上模座1上,其浮动块为弹性块,优选浮动块为聚氨酯块。在冲裁过程中上废料切刀先向上浮动,待将周边有效型面刃口修边完成后再切断废料的功能,解决了现有固定式废料刀容易在对应于废料切刀所在位置,使制件有效型面产生塌角毛 刺等缺陷。

上模座1下部设有凹槽,浮动块2设在凹槽内,浮动块2下端连有可沿凹槽上下滑动浮动安装座3,上废料切刀固定在浮动安装座上,模座上设有用于对浮动安装座向下运动限位的限位支撑板。上废料切刀的侧面与相邻的修边上模的侧面间隙配合。

其中,上、下废料切刀至少设有一对;浮动块2为弹性浮动块,浮动块的弹力大于废料切刀部位的切断力。

利用修边废料冲裁模具对板件进行修边废料工艺如下:

当冲压开始时,浮动块、浮动安装座以及上废料切刀随上模座下行,修边上模和修边下模接触,此时上废料切刀受制件反作用力作用压缩浮动块;

随着上模座的继续下行,修边上模和修边上模将工件周边同时完成冲裁修边,与此同时在浮动块的推动下,该浮动的上废料切刀继续随上模座下行约5mm,在完成冲裁修边后,上废料切刀开始接触下废料切刀,上、下废料切刀刃口接触并完成废料切断;

然后,上废料切刀开始向上随上模座及浮动块向上运动,完成修边废料。

这样既保证了修边凹模和凸模刃口动作的同时完成,又完成了废料的切断。消除了固定式上废料刀与周边刃口因存在高度差而造成修边过程在工件厚度方向的塌角和毛刺等缺陷。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 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