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生产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车架纵梁的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车架是汽车的基体,是将汽车的主要总成和各零部件连接成汽车整体的金属构件,车架由左右纵梁搭接焊接而成,纵梁则由两侧一系列零件,人工手持大型焊钳焊接而成。
目前焊接方式为:左右纵梁由左右纵梁焊接拼台装置锁紧固定,由工作人员手持焊钳焊接纵梁侧面焊点,由于车架纵梁分为左侧和右侧,单侧焊接时需要2名工作人员进行焊接,双侧需要4名工作人员,双班制生产,即需要8名工作人员进行焊接。需求工作人员数量多,生产成本较大且人工焊接焊点位置无法保证,焊接质量差。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车架纵梁的焊接装置,实现机械化焊接,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架纵梁的焊接装置,实现机械化焊接,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架纵梁的焊接装置,其包括:
对车架纵梁锁定的夹具;
安装焊钳的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能够使所述焊钳相对所述夹具移动;
驱动所述焊钳移动的驱动装置。
优选地,上述的焊接装置中,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焊钳的焊钳安装座和第一导轨,所述焊钳安装座安装在所述第一导轨上,并沿所述第一导轨移动。
优选地,上述的焊接装置中,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焊钳安装座通过第一齿轮齿条结构配合连接。
优选地,上述的焊接装置中,还包括桁架,所述移动装置可移动的安装在所述桁架上。
优选地,上述的焊接装置中,所述桁架上具有第二导轨,所述移动装置通过安装基座安装在所述第二导轨上,并沿所述第二导轨移动,所述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二导轨的延伸方向相交。
优选地,上述的焊接装置中,所述第一导轨垂直于所述车架纵梁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导轨平行于所述车架纵梁的延伸方向。
优选地,上述的焊接装置中,所述第二导轨和所述安装基座通过第二齿轮齿条结构配合连接。
优选地,上述的焊接装置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所述焊钳安装座在所述第一导轨上移动的第一伺服电机和驱动所述安装基座在所述第二导轨上移动的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和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均与PLC信号连接。
优选地,上述的焊接装置中,所述移动装置为两组,并均可移动的安装在所述桁架上。
优选地,上述的焊接装置中,所述夹具包括:
夹具底座;
安装在所述夹具底座上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为两个,两个支撑座的高度差为所述车架纵梁的两段水平段的竖直距离;
两个支撑座上均设置有用于夹紧对应所述水平段的夹紧器;
对所述纵梁进行定位的定位件;
与所述夹具底座相连的驱动气缸。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架纵梁的焊接装置,包括夹具、移动装置和驱动装置,其中,夹具对车架纵梁进行夹紧固定,而移动装置安装有焊钳,并能够使焊钳相对于夹具移动,驱动装置为焊钳的移动提供动力基础。使用时,将车架纵梁夹紧在夹具上,并启动驱动装置改变焊钳的位置,从而对车架纵梁的不同地方进行焊接,完成对纵梁的焊接生产,使用该焊接装置可在焊接过程中完全取代操作工人,因此,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减小了操作者的数量,降低了生产用工成本,此外,机械化焊接可保证焊接质量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架纵梁的焊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架纵梁的焊接装置的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车架纵梁的焊接装置,实现机械化焊接,降低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架纵梁的焊接装置,包括夹具、移动装置和驱动装置,其中,夹具对车架纵梁6进行夹紧固定,而移动装置安装有焊钳3,并能够使焊钳3相对于夹具移动,驱动装置为焊钳3的移动提供动力基础。使用时,将车架纵梁6夹紧在夹具上,并启动驱动装置改变焊钳3的位置,从而对车架纵梁6的不同地方进行焊接,完成对纵梁6的焊接生产,使用该焊接装置可在焊接过程中完全取代操作工人,因此,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减小了操作者的数量,降低了生产用工成本,此外,机械化焊接可保证焊接质量的一致性。
具体的实施例中,该移动装置包括焊钳安装座21和第一导轨22,其中,焊钳3固定在焊钳安装座21上,而焊钳安装座21安装在第一导轨22上,并能够沿第一导轨22移动,以改变焊钳3的位置。在实际中,可将第一导轨22设置为垂直于车架纵梁6的延伸方向。通过焊钳安装座21在第一导轨22上的移动而改变焊接位置的变化。
在实际中可将第一导轨22和焊钳安装座21通过第一齿轮齿条结构配合连接,具体的,在第一导轨22上设置齿条,而在焊钳安装座21上设置齿轮,通过齿轮和齿条的配合,改变焊钳安装座21在第一导轨22上的位置。此处只是提供了一种具体的连接方式,在实际中也可将第一导轨22和焊钳安装座21通过滚珠丝杠的连接方式进行焊钳安装座21直线位置的改变。对于焊钳安装座21直线位置改变的方式可通过多种结构实现,此处并不仅限于上述结构,只要能满足上述要求均在保护范围内。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该焊接装置还包括桁架1,其中移动装置可移动的安装在桁架1上,此处的桁架1作为整个移动装置和驱动装置的安装基础,对于其具体的结构可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设定,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优选的实施例中,该桁架1上具有第二导轨42,移动装置通过安装基座41安装在第二导轨42上,并且沿第二导轨42移动,第一导轨22的延伸方向和第二导轨42的延伸方向相交。通过两个方向的移动,可实现对焊钳3两个方向的移动,焊接车架纵梁6的不同位置,提高该焊接装置的焊接范围。
本实用新型中公开了一种具体的布置方式,具体的,第一导轨22垂直于车架纵梁6的延伸方向,第二导轨42平行于车架纵梁6的延伸方向,其中,车架的延伸方向为如图2中车架的长度方向。通过上述设置焊钳3的焊钳安装座21在第一导轨22上移动时焊接纵梁6竖直方向的零件,而当移动装置的安装基座41在第二导轨42上移动时焊接纵梁6水平方向的零件,通过位置的改变可实现对纵梁6各个部分的焊接。
在实际中可将第二导轨42和移动装置的安装基座41通过第二齿轮齿条结构配合连接,具体的,在第二导轨42上设置齿条,而在移动装置的安装基座41上设置齿轮,通过齿轮和齿条的配合,改变移动装置的安装基座41在第二导轨42上的位置。此处只是提供了一种具体的连接方式,在实际中也可将第二导轨42和移动装置的安装基座41通过滚珠丝杠的连接方式进行移动装置直线位置的改变。对于移动装置的安装基座41直线位置改变的方式可通过多种结构实现,此处并不仅限于上述结构,只要能满足上述要求均在保护范围内。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将上述公开的驱动装置分为驱动焊钳安装座21在第一导轨22上移动的第一伺服电机和驱动安装基座41在第二导轨42上移动的第二伺服电机,并且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均与PLC信号连接。通过PLC控制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可根据设定确定焊钳的位置,实现自动化控制。
具体的工作过程:
上一工序工作人员将车架纵梁6放入夹具内进行定位、夹紧,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二伺服电机驱动焊钳3改变位置,进行上下、左右移动,通过PLC控制焊钳3位置,并对纵梁6一侧进行焊接,一侧焊接完成后,焊钳安装座21由第一伺服电机驱动上升,再通过夹具的气缸将纵梁6另一侧移动至焊钳3开口下,然后,焊钳3下降,通过PLC控制焊钳3位置,并进行焊接,焊接完成后,焊钳3再次上升,夹具的气缸将纵梁6拉回原点位置,再由下工序工作人员将纵梁6取出,即完成一个循环纵梁焊接。因此,本自动化焊接设备,能够直接取代工作人员进行焊接生产,降低了生产用工成本,提升了焊点质量。
为了提高焊接的效率,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将移动装置设置为两组,并均可移动的安装在桁架1上,通过两个移动装置上的焊钳3同时对车架纵梁6进行焊接,可提高焊接的效率,缩短焊接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夹具的结构,包括夹具底座51、支撑座52和夹紧器53以及驱动气缸。其中,夹具底座51作为整个夹具的安装基础,支撑座52安装在夹具底座51上,并且支撑座52为两个;车架纵梁6为一个具有一段弯曲段的板,与弯曲段的两端连接的均为水平段,由于弯曲段的存在,使得两段水平段在纵梁6正常放置时竖直方向具有高度差,因此,为了提高对纵梁6夹持的稳定性,支撑座52为两个,并且这两个支撑座52的高度差为车架纵梁6的两段水平段的竖直距离,以保证两个支撑座52上的夹紧器53能够同时与对应的水平段夹紧。为了改变夹具的位置,还设置了与夹具底座51连接的驱动气缸,通过驱动气缸的作用改变夹具与桁架1的距离。此外,该夹具还具有定位件54,以对纵梁在夹具上的位置进行定位,保证焊接位置的准确。为了便于理解,可将驱动气缸的移动方向设定为X轴,第一导轨的方向为Z轴,第二导轨的方向为Y轴,通过分析可知,该装置可实现对纵梁的任意方向的焊接。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