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成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压轴承密封圈的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CU类轴承的密封圈一直是采用手动压的方式进行操作的,其存在的问题是:密封圈的第二唇口容易挤在台阶斜面处,压不到小外径上,容易造成返工,返工造成部分密封圈报废,浪费很多的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CU类轴承密封圈压模模具,其包括定位模和压模两个部分,它通过定位模的定位与引导,压模一次性把密封圈第二唇口压到小外径上。
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轴承密封圈压模模具,包括定位模、压模,定位模为中空的圆柱体,定位模的中空部具有不同直径的三圆柱段,自上向下逐级递减,中间段与压模的外径相配合;压模由直径大小不同的两圆柱体组成,下段圆柱体直径大于上段,下段圆柱面靠近上方处形成朝外倾斜的台阶;压模内部形成中通孔。
所述的轴承密封圈压模模具,定位模形成自下向上的开口长槽。
所述的轴承密封圈压模模具,定位模的材料为尼龙。
所述的轴承密封圈压模模具,定位模的中空部圆柱段间都通过倒角过渡。
所述的轴承密封圈压模模具,压模的圆柱段间都通过倒角过渡。
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用轴承密封圈压模一次性把密封圈压到位,提高了生产精度,降低了返工的次数,间接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定位模(1)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定位模(1)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压模(2)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轴承密封圈压模模具包括定位模1和压模2,定位模1为中空的圆柱体,其中空部由三段直径不一的圆环组成,自上向下逐级递减,中间段与压模2的外径相配合,最大直径的一段为导向段,将压模2放入时起导向作用,最小段用以通过压机中的压杆。
压模2由大小不一的两圆柱体组成,下段圆柱体直径大于上段,下段圆柱面靠近上方处形成朝外倾斜的台阶201,其与上段圆柱体形成中空的空腔,用以放置密封圈,压模2内部形成中通孔,用以通过压机中的压杆,台阶201压入时起导向作用,压模2与定位模1分离时容易。
定位模1还设有自下向上的开口长槽101,其材料为尼龙,当将压模2压入时,定位模1由于开口的作用,自动张开,当停止压缩时定位模1自动复位,两者紧密配合。
定位模1和压模2中的圆柱段间都通过倒角过渡。
工作原理:将轴承密封圈301套到定位模1上,压模2套装在轴承3上,然后用压机通过压模2把密封圈301压到轴承3内指定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