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架底座修毛边的冲孔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53414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悬架底座修毛边的冲孔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悬架底座的冲孔和修边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架底座修毛边的冲孔模具。



背景技术:

悬架是汽车的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其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和力扭,并且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并减少由此引起的震动,以保证汽车能平顺地行驶。

典型的悬架结构由弹性元件、导向机构以及减震器等组成,个别结构则还有缓冲块、横向稳定杆等。而现代轿车悬架多采用螺旋弹簧和扭杆弹簧,个别高级轿车则使用空气弹簧。减振器是产生阻尼力的主要元件,其作用是迅速衰减汽车的振动,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增强车轮和地面的附着力。另外,减振器能够降低车身部分的动载荷,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目前在汽车上广泛使用的减振器主要是筒式液力减振器。

悬架底座是连接悬架与车架的结构,其结构形状根据车架结构进行设计,并非是规则形状,为了将悬架底座与车架固定,一般需要在悬架底座上钻孔,然后通过螺栓与车架固定。为了减轻车辆整体重量,目前的车架底座一般都是采用铝合金,由于铝合金材料的特性,其钻孔较铁制件或钢制件方便,所以目前操作工对其进行钻孔都是直接人工进行操作,但是在生产高峰期的时候,人工钻孔的效率就跟不上整个流程,导致其成为生产效率的瓶颈。另外铸造工艺由于其成本较低,所以主要应用于一些对于精度要求不高的产品生产上,但是铸造件的表面一般都会带有毛边或毛刺。铸造的悬架底座也不例外,在其两侧都为存在毛刺或毛边,操作工还需要将毛刺毛边进行处理。导致悬架底座的生产效率仍然较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悬架底座修毛边的冲孔模具,通过修边槽的作用,使得攻坚在冲孔的过程中对于工件两侧侧壁边沿的毛边进行修边操作,节约了生产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悬架底座的工件形状不是规则形状,通过定位挡板和侧向挡片的作用进行定位,以便冲孔模具能够进行冲孔;通过出屑通孔的作用,便工件冲孔时产生的屑料从孔模中排出,避免屑料残留在孔模内而影响下一个工件的继续冲孔;通过修边槽与与下模块面向工件的一侧侧壁连通,从而便于工件修边时产生的屑料从修边槽内排出,避免屑料残留在修边槽内而影响下一个工件的继续修边;通过导入面的作用,避免工件在取放的时候与下模块放生磕碰而损坏。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悬架底座修毛边的冲孔模具,包括平行设置的下模基板和上模基板,所述下模基板上立有导杆,所述上模基板通过所设的导向孔沿导杆上下滑动连接,所述下模基板的两侧对称设有下模块,所述下模块的顶面设有冲孔槽,所述冲孔槽的槽底设有孔模,所述下模块的上表面、位于孔模的前后侧分别设有修边槽,所述上模基板的底部对应于孔模位置处固定有冲杆,所述冲杆的表面套置有弹性块,自由状态下的弹性块底部低于冲杆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冲杆位于弹性块所设的竖直槽孔内。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下模基板的顶面上位于两侧的下模块之间固定有定位挡板,所述定位挡板位于下模基板的后侧。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定位挡板为“L”形结构,所述定位挡板的水平部分通过固定螺栓B与下模基板固定。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下模块的冲孔槽内、位于孔模的外侧设有侧向挡片,所述侧向挡片面向工件的一侧侧壁与工件匹配。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侧向挡片通过固定螺栓A与冲孔槽的槽底固定。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修边槽与冲孔槽连通,所述修边槽的槽壁与工件的边部匹配,所述修边槽与下模块面向工件的一侧侧壁连通。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下模块的底部设有出屑通孔,所述出屑通孔与孔模连通。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下模块前侧的侧壁与面向工件的侧壁之间设有导入面。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导杆通过下模块与下模基板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第一、本实用新型的悬架底座修毛边的冲孔模具,通过修边槽的作用,使得攻坚在冲孔的过程中对于工件两侧侧壁边沿的毛边进行修边操作,节约了生产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

第二、本实用新型的悬架底座修毛边的冲孔模具,悬架底座的工件形状不是规则形状,通过定位挡板和侧向挡片的作用进行定位,以便冲孔模具能够进行冲孔。

第三、本实用新型的悬架底座修毛边的冲孔模具,通过出屑通孔的作用,便工件冲孔时产生的屑料从孔模中排出,避免屑料残留在孔模内而影响下一个工件的继续冲孔。

第四、本实用新型的悬架底座修毛边的冲孔模具,通过修边槽与与下模块面向工件的一侧侧壁连通,从而便于工件修边时产生的屑料从修边槽内排出,避免屑料残留在修边槽内而影响下一个工件的继续修边。

第五、本实用新型的悬架底座修毛边的冲孔模具,通过导入面的作用,避免工件在取放的时候与下模块放生磕碰而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下模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下模的侧视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平行设置的下模基板1和上模基板2,所述下模基板1上立有导杆10,所述上模基板2通过所设的导向孔沿导杆10上下滑动连接,所述下模基板1的两侧对称设有下模块3,所述下模块3的顶面设有冲孔槽4,所述冲孔槽4的槽底设有孔模5,所述下模块3的上表面、位于孔模5的前后侧分别设有修边槽12,所述上模基板2的底部对应于孔模5位置处固定有冲杆8,所述冲杆8的表面套置有弹性块9,自由状态下的弹性块9底部低于冲杆8的底部;所述冲杆8位于弹性块9所设的竖直槽孔11内;所述下模基板1的顶面上位于两侧的下模块3之间固定有定位挡板7,所述定位挡板7位于下模基板1的后侧;所述定位挡板7为“L”形结构,所述定位挡板7的水平部分通过固定螺栓B16与下模基板1固定;所述下模块3的冲孔槽4内、位于孔模5的外侧设有侧向挡片6,所述侧向挡片6面向工件的一侧侧壁与工件匹配;所述侧向挡片6通过固定螺栓A14与冲孔槽4的槽底固定;所述修边槽12与冲孔槽4连通,所述修边槽12的槽壁与工件的边部匹配,所述修边槽12与下模块3面向工件的一侧侧壁连通;所述下模块3的底部设有出屑通孔15,所述出屑通孔15与孔模5连通;下模块3前侧的侧壁与面向工件的侧壁之间设有导入面13;所述导杆10通过下模块3与下模基板1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工件的两侧端部放置于冲孔槽4内,并分别通过定位挡板7和侧向挡片6的作用对工件进行定位;冲压机控制上模基板2沿着导杆10向下移动,当弹性块9的底部与工件接触之后,由于冲压机继续给上模基板2向下的作用力,使得弹性块9将工件压住,从而工件侧壁的毛边、毛刺通过修边槽12的槽壁进行修边,同时弹性块9开始压缩变形,冲杆8的底部向下伸出弹性块9的竖直槽孔11,直至冲杆8的底部与工件接触,并对工件开始冲孔,当冲杆8的底部穿过工件、进入模孔5内之后,冲杆8的底部带着冲孔产生的屑料进入模孔5内,并最后进入出屑通孔15内,当冲压机带动上模基板2向下移动至最大行程处的时候,冲压机带动上模基板2向上移动,从而带动冲杆依次离开孔模5、工件,并且弹性块9逐渐恢复自由状态、与工件分离,最终上模基板2向上移动至最大行程处,冲杆8再次位于弹性块9的竖直槽孔11内,并准备下一个工件的冲孔。当出屑通孔15内存有较多屑料的时候,操作工将出屑通孔15内的屑料进行清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