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排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8159阅读:587来源:国知局
螺旋排屑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机床技术排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螺旋排屑器。



背景技术:

排屑器主要用于收集和输送各种卷状、团状、块状切屑,以及铜屑、铝屑、不锈钢屑、碳块、尼龙等材料,排屑器广泛应用于各类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组合机床和柔性生产线,也可作为冲压,冷墩机床小型零件的输送装置,应用到卫生,食品生产输送上起到改善操作环境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整机自动化程度的作用。

目前,申请号为CN200920297660.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螺旋排屑器,包括出屑筒、铁屑车和螺旋导槽,螺旋导槽的一端设有排屑口,排屑口内设置有第一螺旋推进器,出屑筒的两端分别与排屑口端面和铁屑车连通,出屑筒中设有能将铁屑推进铁屑车的第二螺旋推进器,第一螺旋推进器和第二螺旋推动器之间通过万向节进行连接。

这种螺旋排屑器虽然能减少切屑堆积在出屑筒内,但第一螺旋推进器和第二螺旋推动器之间的万向节不具有推进切屑的功能,从第一螺旋推进器推出的切屑会残留一部分在万向节上,使万向节卡死而导致切屑堵塞出屑筒。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切屑大量堆积造成堵塞的螺旋排屑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螺旋排屑器,包括导槽,所述导槽的侧壁上设有排屑口,所述导槽内设有连接于排屑口的螺旋推进器,所述排屑口远离螺旋推进器的一侧设有排屑管,所述排屑管的端部连接有出屑筒,所述出屑筒倾斜贯穿排屑管的上管壁,所述螺旋推进器的一端延伸至出屑筒筒口下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切屑被排入导槽内后,导槽内的螺旋推进器旋转带动切屑朝向排屑口移动,切屑通过排屑口后在螺旋推进器作用下进入排屑管内,切屑一般都是从螺旋推进器端部被横向推出后,通过后面的切屑不断横向挤压前面的切屑,从而使切屑从出屑筒里排出,但切屑的排出速度慢,容易堆积,造成出屑筒堵塞;现在将螺旋推进器的端部位延伸到出屑筒筒口下方,使被螺旋推进器推出的切屑向上方的出屑筒移动,螺旋推进器的端部还对切屑提供一个向上推动抬升的力,使切屑加速排出且防止切屑大量堆积在出屑筒内造成堵塞。

优选的,所述出屑筒包括切屑出口,所述出屑筒朝地面方向进行弯折使切屑出口朝向地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螺旋推进器旋转速度较快,使得切屑从出屑筒的切屑出口排出时,带有一定速度的切屑会四处乱飞,若出屑筒的周围有路过的行人,可能会对行人造成伤害,且切屑落在地面的范围广,不利于后期的打扫清洁工作,现在将切屑出口朝向地面,使从出屑筒中排出的切屑被限制在一小块特定的地面,能尽量避免路过的行人受到伤害,同时方便打扫清洁。

优选的,所述出屑筒弯折处的表面为平滑弧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切屑从螺旋推进器的端部向上抛出时,弯折的出屑筒使抛起的切屑会撞击在出屑筒的内侧壁上,再通过反弹排出出屑筒,但这种反弹会降低切屑所带有的速度,当切屑撞击后的速度过小时,切屑没有足够的速度飞出出屑筒,进而会堆积在出屑筒内,现在将出屑筒弯折的表面设置成平滑弧面,使得切屑撞击在出屑筒的弧面内侧壁上,弧面能改变切屑的前进方向而不会过多降低切屑的速度,使切屑能被排出出屑筒,进一步防止切屑堆积在出屑筒内。

优选的,所述导槽内设有套设螺旋推进器的导向管,所述排屑口上设有活动连接导向管与排屑管的转接接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螺旋推进器停止旋转后,出屑筒中往往会残留有一些未排除的切屑,当螺旋排屑器接收到的切屑种类改变时,不同种类切屑在螺旋推进器的旋转作用下从出屑筒内排出,使收集到的切屑中存在两种不同的切屑,难于区分开,排屑管通过转接接头与导向管连接,进而使排屑管能从排屑口上取下,在对下一种不同种类的切屑进行回收前,能对排屑管内残留的切屑进行清洗,防止两种切屑混在一起被排出。

优选的,还包括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和导槽上安装有万向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螺旋排屑器长时间使用后会产生各种切屑和污渍残留,若不及时进行清洗,会影响螺旋排屑器的正常使用,而螺旋排屑器重量巨大,体积庞大,单靠人力难以拉动,安装在导槽上的万向轮能减小螺旋排屑器与地面之间的摩擦,进而能轻松拉动螺旋排屑器。

优选的,所述导槽的侧面上设有拉动导槽移动的拉持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移动螺旋排屑器时,往往会用手抓住导槽的侧壁上,但导槽内充满大小不一的切屑,手在拉动螺旋排屑器容易被切屑划伤,而且在将螺旋排屑器移动完成后,手上会沾满切屑,要花费大量时间清洗,而拉持件能防止手被划伤且保持手部洁净。

优选的,所述拉持件包括铰接座和拉环,所述铰接座固定连接于导槽上,所述拉环铰接于铰接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为了方便握持,拉环的尺寸较大,但在移动结束后,大尺寸拉环占有的空间较大,而且螺旋排屑器放置在地面上,容易使得经过的人被拉环绊倒,而铰接在铰接座上的拉环在不使用的时候能贴靠在导槽的侧壁上,防止拉环凸出而绊倒经过的人。

优选的,所述导流槽的一端贯穿连接于导槽外侧壁,所述排屑管的上管壁上开设有排液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机器切割物体形成切屑的同时会产生高温,为了使物体不被高温破坏,在切割时会将冷却液冲在物体上进行降温,而冷却液跟切屑一起被排到导槽中,为了使冷却液能被循环使用,在排屑管的上管壁上开设排液口,在螺旋推进器旋转推进时,大量的冷却液从排液口中流出到导槽的底部,冷却液再从导槽的底部流到导流槽中进行回收利用。

优选的,所述排液口的两侧设有阻挡切屑落到导槽底部的阻挡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螺旋推进器在旋转时会将冷却液和切屑混合在一起,冷却液流出的时候带将一些切屑一起带出排屑管,而设置在排液口两侧的阻挡板能将冷却液和切屑的混合物阻拦住,使两者进行分离,进而提高流到导槽底部的冷却液纯度。

优选的,所述导流槽内设有过滤切屑的过滤网。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从导槽流入导流槽的冷却液中仍会夹杂着一些切屑,而冷却液通过设在导流槽内的过滤网时,过滤网会过滤掉冷却液中的切屑,进一步提高冷却液的纯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第一视角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3为图2中B部的放大图;

图4为实施例的第二视角示意图;

图5为图4中C部的放大图;

图6为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7为图6的局部剖面图。

附图标记:1、导槽;2、排屑口;3、螺旋推进器;4、排屑管;5、出屑筒;6、切屑出口;7、导向管;8、转接接头;9、万向轮;10、拉持件;11、拉环;12、铰接座;13、导流槽;14、排液口;15、阻挡板;16、过滤网;17、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螺旋排屑器,包括长方形的导槽1,导槽1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一个排屑口2,在排屑口2上穿设有一个圆形中空的转接接头8,转接接头8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排屑管4和导向管7,其中,导向管7位于导槽1内,导向管7内设置有螺旋推进器3,螺旋推进器3为螺旋杆,在导槽1内远离排屑口2的一端安装有带动螺旋推进器3的驱动电机17,驱动电机17与螺旋推进器3的端部相连接,排屑管4位于导槽1的外部,排屑管4远离导槽1的一端连接有出屑筒5。

如图4和图7所示,出屑筒5为上扬式结构,出屑筒5斜向上连接排屑管4,出屑筒5有口径大小不同的两个端口,其中小口径的端口连接在排屑管4端部的上管壁上,且贯穿上管壁,使排屑管4与出屑筒5相连通,导向管7内的螺旋推进器3延伸至出屑筒5与排屑管4的连接处,使得螺旋推进器3的端部位于出屑筒5端口的下方,进而将切屑抛向上方的出屑筒5内。出屑筒5大口径的端口为切屑出口6,将出屑筒5进行弯折后,使切屑出口6朝向地面,出屑筒5弯折处的上下筒壁分别为平滑过渡的弧面和直角过渡的转折面。

如图3所示,转接接头8包括两个圆环,其中一个圆环固定在排屑管4的管壁上,另一个圆环在排屑口2上,在排屑管4上的圆环上有多个螺栓,排屑管4与通过螺栓与另一个圆环进行可拆卸的螺纹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导向管7的上管壁上剖有两个相同大小的排液口14,两个排液口14之间存在间隔,其中一个排液口14位于驱动电机17旁,另一个排液口14靠近出屑筒5但还有一定距离,在排液口14的两侧均设有阻挡板15,阻挡板15从导槽1的侧壁上端倾斜延伸至排液口14下方,阻挡板15触及排液口14后进行弯折垂直延伸至导槽1底部。

如图1和图2所示,导槽1相对排屑管4的侧边上设置有长方形的导流槽13,导流槽13位于导槽1上远离驱动电机17的一端端部,且导流槽13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导槽1的长度方向,导流槽13与导槽1相互连通,在导流槽13内设置有两道过滤网16。

如图4和图5所示,在导槽1背对导流槽13的一侧侧壁上设置有两个拉持件10,两个拉持件10并排设置在导槽1侧壁上,每个拉持件10包括铰接座12和拉环11,铰接座12为固定在导槽1上的长方形金属板,铰接座12的中间位置向外凸起,使铰接座12与导槽1侧壁之间形成一个左右贯穿的空腔,拉环11的两端卡在空腔内,使拉环11铰接在铰接座12上。在导槽1和导流槽13的端部连接有万向轮9,导槽1的两端各有两个万向轮9,导流槽13远离导槽1的端部有一个万向轮9。

以下对螺旋排屑器的使用过程进行描述:切屑和冷却液从靠近驱动电机17的排液口14进入导向管7,驱动电机17运行使螺旋推进器3旋转,将切屑送入排屑管4中,进而从出屑筒5中排出,冷却液从两个排液口14中排出流到导槽1底部,再从导槽1流向导流槽13,导流槽13中的过滤网16对冷却液进行过滤处理。

当切屑的种类改变后,将排屑管4和出屑筒5从转接接头8上拆卸出来进行清洗,清洗完毕后再安装回转接接头8。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