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送料机构及模压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3709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送料机构及模压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末成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送料机构及模压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粉末压制成型过程中,输料管将粉料输送至送料盒,由送料盒为装料模具间歇、定量送料,送料盒沿安装平台平移至装料模具上方,粉料依靠自重下落至模具型腔内,输料管内的粉料依靠自重对送料盒内的粉料进行补充,直到型腔充填完毕,送料盒复位,再由上下冲头对型腔内的粉料进行压制,安装平台带动装料模具下行,产品脱模,由送料盒将脱模后的产品推至装料模具相对于送料盒的另一侧,得到成型产品,为了提高产品生产效率,通常在装料模具内成型有多个型腔,一个送料盒为多个型腔同时充填粉料,当产品需要底层充填A料,上层充填B料时,则设置两个送料盒,分别装A料与B料,一般地,两个送料盒均设置于装料模具的同一侧,送料盒在为装料模具进行粉料充填后,将脱模产品推至装料模具相对于送料盒的另一侧,供操作人员取走产品进行下一工序,因此两个送料盒布置在以装料模具为顶点的V字型的两条边上。

多个型腔同时充填粉料虽然提高了产品生产效率,但由于目前大多数装料设备均采用体积法装料,保证各个型腔内的充填体积相当,即默认为充填质量相当,以此来控制成品一致性,然而,对于需要严格控制各产品重量偏差的生产要求,这种多型腔同时装料的方式会导致各型腔的充填之间存在相互干扰,由于输料管对送料盒的粉料补充,以及送料盒对型腔的粉料充填均依靠粉末自重进行,粉料的流动状态受送料盒向型腔的充填量、充填速度等多因素影响,输料管的输料速度也受送料盒的落料速度影响,导致粉料的流动状态不能实时相同。

因此,现有的无底圆柱形送料盒向型腔落料的落料口呈圆形,送料盒沿V字型的单边向顶点的多个型腔靠近时,会分先后顺序到达各型腔,并且各型腔充填时间存在重叠,上一型腔还未充填完毕,下一型腔的充填已开始,使得粉料向各个型腔充填时的流动状态不同,导致各型腔内的充填密度不同,影响了各型腔粉料重量的均匀性;其次,由于现有的输料管由于实用考量,并非垂直地设于送料盒上方,而是与安装平台呈一定角度倾斜地伸入送料盒顶部中央处,粉料自输料管下落时也会受惯性影响,更多地冲向管路延长线的前方,当两个送料盒沿V字型设置时,输料管的粉料更容易落入送料盒靠近输料管延长线前方的一侧,导致该侧粉料密实度更高,该侧对应的型腔粉料充填密度更大,虽然充填体积相当,但实际各个型腔内的粉料重量存在明显偏差,不利于成品的一致性,需要频繁的调整设备的充填高度,也不利于稳定的连续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多层粉料充填时,送料盒对多个型腔的充填之间存在相互干扰,粉料流动状态实时变化,导致产品重量偏差大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有利于降低多个型腔充填之间的相互干扰,减小产品重量偏差,提高成品一致性的送料机构。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倾斜设置的输料管的粉料更容易落入送料盒靠近输料管延长线前方的一侧,导致该侧型腔充填重量偏大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有效避免送料盒因输料管倾斜设置导致对各型腔充填不均匀的送料机构。

进一步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送料机构的模压成型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送料机构,包括:安装平台,具有顶部平面,所述安装平台具有适于嵌入至少两个待充填型腔的安装口,所述待充填型腔的充填口与所述顶部平面平齐设置;至少两个送料盒,置于所述安装平台上,每个所述送料盒内设置有第一分隔结构,将所述送料盒的内腔分隔为相互独立且容积相当的至少两个子腔体,每个所述送料盒的内腔顶部具有被至少两个所述子腔体均分的入料口,每个所述子腔体的底部具有至少一个与所述顶部平面紧密贴合,并且被所述顶部平面封闭的出料口;至少两个推送结构,与所述送料盒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推送结构能够推动所述送料盒沿所述顶部平面朝向或远离至少两个所述待充填型腔往复移动,每个所述子腔体的出料口只经过与其对应设置的一个所述待充填型腔的充填口,并且始终保持各个所述子腔体的出料口与其对应的待充填型腔的充填口的重叠面积相当,以保证各个所述子腔体的出料量实时相等。

还包括与所述送料盒一一对应设置的至少两个储料仓,以及至少两个输料管,每个所述输料管的一端与所述储料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送料盒的入料口连通,所述输料管靠近所述送料盒的一端内部设置有将管内流道均分为至少两个子流道的第二分隔结构,所述第二分隔结构与所述第一分隔结构连接,使每个所述子流道与其对应的子腔体连通形成加料通道,各个所述加料通道相互独立设置。

所述出料口边缘设有刮料镶条。

所述送料盒还包括独立设置的第一刮料腔,所述第一刮料腔具有与所述顶部平面紧密贴合的刮料口,所述第一刮料腔沿所述送料盒的移动方向,设于所述内腔远离所述待充填型腔的一侧。

所述送料盒还包括独立设置的第二刮料腔,所述第二刮料腔具有与所述顶部平面紧密贴合的刮料口,所述第二刮料腔沿所述送料盒的移动方向,设于所述内腔靠近所述待充填型腔的一侧。

所述推送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安装平台上的导向组件,沿所述导向件往复移动的安装块,以及驱动所述安装块往复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送料盒连接于所述安装块。

所述驱动组件为液压缸组件。

一种模压成型装置,包括:上冲头与下冲头,相对设置;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上冲头朝向或远离所述下冲头运动;装料模具,成型有至少两个待充填型腔;以及所述送料机构,所述装料模具安装于所述安装平台的安装口内,所述装料模具的顶部表面、所述待充填型腔的充填口均与所述安装平台的顶部平面平齐设置,所述下冲头自远离所述充填口的一端伸入所述待充填型腔内。

还包括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安装平台相对于所述下冲头上升或下降。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送料机构,包括安装平台、至少两个送料盒以及与送料盒一一对应设置的至少两个推送结构,送料盒设置于安装平台的顶部平面上,每个送料盒内设置有第一分隔结构,将送料盒的内腔分隔为相互独立且容积相当的至少两个子腔体,内腔的顶部设有入料口,至少两个子腔体均分该入料口,每个子腔体的底部具有至少一个出料口,该出料口与安装平台的顶部平面紧密贴合,并且被所述顶部平面封闭,安装平台的安装口内嵌入至少两个待充填型腔,所述待充填型腔的充填口与所述顶部平面平齐设置,每个推送结构推动一个送料盒沿顶部平面朝向或远离至少两个待充填型腔往复移动,每个子腔体的出料口只经过与其对应设置的一个待充填型腔的充填口,在出料口与充填口重叠时向型腔内充填粉料,出料口离开充填口时被安装平台的顶部平面封闭,停止充填粉料,每个子腔体内的粉料只向其对应的待充填型腔填充,并且同一时刻,各个子腔体的出料口与其对应的待充填型腔的充填口的重叠面积相当,以保证各个子腔体内的粉料流动不存在相互干扰,使得各个子腔体内的粉料流动状态实时相同,出料量实时相等,有效避免了由于各待充填型腔之间的相互干扰造成的成品重量偏差问题,有利于提高成品的重量精度,控制重量偏差,提高产品的一致性,每个储料仓内存放一种粉料,至少两个送料盒依次向待充填型腔填充粉料,实现产品每层填充不同粉料的工艺要求。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送料机构,还包括与所述送料盒一一对应设置的至少两个储料仓,以及至少两个输料管,每个所述输料管的一端与所述储料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送料盒的入料口连通,所述输料管靠近所述送料盒的一端内部设置有将管内流道均分为至少两个子流道的第二分隔结构,第二分隔结构与第一分隔机构连接,使每个子流道与其对应的子腔体连通形成加料通道,各个加料通道相互独立设置,当粉料自出料仓经输料管流动至管路下端,受第二分隔结构作用,均匀地分流入各个子流道内,并落入每个子流道所对应的子腔体中,这种设置提前将输料管内的粉料均匀地分为若干份,再流入容积相当的若干子腔体内,形成二次平均,有效避免了受粉料流动惯性影响,输料管倾斜设置导致的各子腔体内的粉料密实度不同,各型腔内的充填体积相当、充填重量却不同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成品的重量精度,控制了成品重量偏差,提高产品的一致性,无需频繁调整设备的充填高度,有利于稳定的连续生产。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送料机构,出料口的边缘设有刮料镶条,刮料镶条有利于增强出料口与安装平台的顶部平面的紧密贴合,在送料盒沿安装平台的顶部平面往复移动时防止漏料;另外,在送料盒反复经过待充填型腔的过程中,每当送料盒离开待充填型腔的充填口时,刮料镶条能够将型腔顶部的多余粉料刮除,保证充填体积一定。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送料机构,送料盒还包括独立设置的第一刮料腔,所述第一刮料腔具有与所述顶部平面紧密贴合的刮料口,所述第一刮料腔沿所述送料盒的移动方向,设于所述内腔远离所述待充填型腔的一侧,当送料盒朝向待充填型腔运动,到达充填口后子腔体内的粉料受自重作用向型腔内充填,同时输料管内的粉料不断向子腔体补充,由于子腔体重量大,而第一刮料腔为空腔,在子腔体沿移动方向离开充填口上方时,第一刮料腔运动至充填口上方,此时型腔内的粉料不受子腔体重压而变得松弛,向上膨胀,此时超出充填口的粉料会被刮料口刮入第一刮料腔内,防止当送料盒再次经过充填口时,将膨胀出的粉料推至安装平台上,污染安装平台。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送料机构,送料盒还包括独立设置的第二刮料腔,所述第二刮料腔具有与所述顶部平面紧密贴合的刮料口,所述第二刮料腔沿所述送料盒的移动方向,设于所述内腔靠近所述待充填型腔的一侧,由于送料盒需要反复经过充填口多次,通过反复充填、刮处确保待充填型腔的充填密度、充填体积一定,当送料盒经过充填口后沿原路径返回,从相反方向再次经过充填口时,第一刮料腔、子腔体以及第二刮料腔依次经过充填口,此时第二刮料腔最后离开充填口,可以将超出充填口的粉料刮入第二刮料腔内,第一刮料腔与第二刮料腔共同配合,反复刮除溢出充填口的粉料,确保每个待充填型腔的充填高度一致。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压成型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冲头与下冲头,驱动上冲头朝向或远离下冲头运动的驱动机构,成型有至少两个待充填型腔的装料模具,以及上述送料机构,装料模具安装于所述安装平台的安装口内,所述装料模具的顶部表面、所述待充填型腔的充填口均与所述安装平台的顶部平面平齐设置,所述下冲头自远离所述充填口的一端伸入所述待充填型腔内,当送料盒完成对待充填型腔的粉料充填,上冲头向下冲头作冲压运动,完成对产品的模压成型。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压成型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安装平台相对于所述下冲头上升或下降的升降机构,安装平台的升降带动装料模具的升降,通过调节装料模具与下冲头的相对位置,进一步调节待充填型腔的充填高度,从而实现对某种粉料充填高度的控制;同时,安装平台向下移动,还可以使产品被下冲头顶出,完成脱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送料机构的俯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送料盒与待充填型腔配合的纵向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送料盒的纵向剖视图;

图4为图3所示的送料盒的俯视透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安装平台;2-待充填型腔;3-送料盒;31-第一分隔结构;32-子腔体;33-刮料镶条;34-第一刮料腔;35-第二刮料腔;4-输料管;41-第二分隔结构;42-子流道;5-推送结构;51-滑轨;52-安装块;53-液压缸组件;6-装料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送料机构的俯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送料盒与待充填型腔配合的纵向剖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送料盒的纵向剖视图;图4为图3所示的送料盒的俯视透视图。如图1-4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推送机构包括安装平台1,安装平台1具有顶部平面,顶部平面上设置有两个送料盒3,每个送料盒3对应设置有一个推送结构5,送料盒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分隔结构31,所述第一分隔结构31为将送料盒3的内腔分为两个相互独立且容积相当的子腔体32的竖直隔板,每个送料盒3的内腔顶部设有一个入料口,两个子腔体32均分该入料口,每个子腔体32的底部具有一个与所述顶部平面紧密贴合的出料口,该出料口被所述顶部平面封闭,并且出料口边缘设有刮料镶条33。

安装平台1具有适于嵌入两个待充填型腔2的安装口,两个待充填型腔2的充填口与安装平台1的顶部平面平齐设置,每个子腔体32的出料口与充填口重叠时向型腔内充填粉料,出料口离开充填口时被安装平台1的顶部平面封闭,停止充填粉料。

每个送料盒3对应设置有一个储料仓和一个输料管4,输料管4的一端与所述储料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送料盒3的入料口连通,并且输料管4靠近送料盒3的一端内部设置有第二分隔结构41,所述第二分隔机构为将输料管4的管内流道均分为两个子流道42的矩形隔板,矩形隔板靠近入料口的一端与竖直隔板靠近入料口的一端连接设置,使得每个子流道42与其对应的子腔体32形成一个独立的加料通道,粉料自储料仓流动至输料管4,到达第二分隔结构41时均分至两个加料通道,分别到达两个子腔体32内,通过子流道42对输料管4内粉料的一次均分,子腔体32对送料盒3内腔的二次均分,共同配合使得在每个子腔体32的出料口出料量相当时,每个加料通道内的粉料流动状态相同。

每个推送结构5包括设置于安装平台1上的滑轨51,能够沿滑轨51往复滑动的安装块52,以及驱动安装块52往复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为液压缸组件,每个推送结构5推动一个送料盒3沿顶部平面朝向或远离至少两个待充填型腔2往复移动,每个子腔体32的出料口只经过与其对应设置的一个待充填型腔2的充填口,每个子腔体32内的粉料只向其对应的待充填型腔2填充,并且同一时刻,两个子腔体32的出料口与该待充填型腔2的充填口的重叠面积相当,以保证两个子腔体32内的粉料流动不存在相互干扰,使得两个子腔体32内的粉料流动状态实时相同,出料量实时相等,有效避免了由于各待充填型腔2之间的相互干扰造成的成品重量偏差问题,有利于提高成品的重量精度,控制重量偏差,提高产品的一致性,每个储料仓内存放一种粉料,两个送料盒3依次向待充填型腔2填充粉料,实现产品每层填充不同粉料的工艺要求。

具体地,两个送料盒3以两个待充填型腔2的中心为顶点呈V字型设置,每个送料盒3沿V字型的一边朝向或远离待充填型腔2往复运动,每个送料盒3的一个填充过程通过反复经过其对应的待充填型腔2的充填口实现。

每个送料盒3还包括独立设置的第一刮料腔34与第二刮料腔35,每个刮料腔均具有与所述顶部平面紧密贴合的刮料口,第一刮料腔34沿所述送料盒3的移动方向,设于所述内腔远离所述待充填型腔2的一侧,所述第二刮料腔35沿所述送料盒3的移动方向,设于所述内腔靠近所述待充填型腔2的一侧,即当送料盒3在一个送料过程中,先向待充填型腔2靠近,第二刮料腔35、子腔体32以及第一刮料腔34依次经过充填口,送料盒3沿原路径返回再次靠近充填口时,第一刮料腔34、子腔体32以及第二刮料腔35依次经过充填口,当送料盒3朝向待充填型腔2运动,到达充填口后子腔体32内的粉料受自重作用向型腔内充填,同时输料管4内的粉料不断向子腔体32补充,由于子腔体32重量大,而第一刮料腔34为空腔,在子腔体32沿移动方向离开充填口上方时,第一刮料腔34运动至充填口上方,此时型腔内的粉料不受子腔体32重压而变得松弛,向上膨胀,此时超出充填口的粉料会被刮料口刮入第一刮料腔34内,防止当送料盒3再次经过充填口时,将膨胀出的粉料推至安装平台1上,当送料盒3经过充填口后沿原路径返回,从相反方向再次经过充填口时,第一刮料腔34、子腔体32以及第二刮料腔35依次经过充填口,此时第二刮料腔35最后离开充填口,可以将超出充填口的粉料刮入第二刮料腔35内,第一刮料腔34与第二刮料腔35共同配合,反复刮除溢出充填口的粉料,确保每个待充填型腔2的充填高度一致。

本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模压成型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冲头与下冲头,驱动上冲头朝向或远离下冲头运动的驱动机构,成型有两个并排设置的待充填型腔2的装料模具6,以及上述送料机构,装料模具6安装于所述安装平台1的安装口内,所述装料模具6的顶部表面、所述待充填型腔2的充填口均与所述安装平台1的顶部平面平齐设置,所述下冲头自远离所述充填口的一端伸入所述待充填型腔2内,当送料盒3完成对待充填型腔2的粉料充填,上冲头向下冲头作冲压运动,完成对产品的模压成型。

上述模压成型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安装平台1相对于所述下冲头上升或下降的升降机构,安装平台1的升降带动装料模具6的升降,通过调节装料模具6与下冲头的相对位置,进一步调节待充填型腔2的充填高度,从而实现对某种粉料充填高度的控制。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模压成型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两个储料仓分别装有A料与B料,调节安装平台1高度,使待充填型腔2的充填口到下冲头顶部之间的高度恰好为A料的充填高度,启动A料储料仓对应的推送结构5,推动盛装A料的A送料盒3朝向装料模具6内的待充填型腔2运动,A送料盒3的两个子腔体32分别对应一个待充填型腔2,并且每个子腔体32的移动路径只经过其对应的待充填型腔2的充填口,两个子腔体32的出料口同时到达、同时离开其对应的充填口,任一时刻,两个子腔体32的出料口与其对应的充填口的重叠面积保持相当,使得同一时刻的两个子腔体32的出料量相当,A送料盒3需要反复经过两个充填口几次,以保证装填的一致性,A送料盒3完成对两个待充填型腔2的粉料填充后,调节安装平台1高度,使待充填型腔2的充填口到型腔内A料表面的高度恰好为B料的充填高度,由B送料盒3开始填充,填充完成后,安装平台1下行,使产品被下冲头顶出,完成脱模,再由任一送料盒3将脱模产品推至一侧,操作人员将产品取走进入下一工序。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可替换实施方式,送料机构还可以设置有三个送料盒,对应地,设置有三个储料仓及三个输料管,三个储料仓分别存放A、B、C三种粉料,能够实现三种粉料的充填。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可替换实施方式,每个送料盒的内腔均分为三个子腔体,第一分隔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竖直挡板,相应地,输料管路靠近送料盒的一端内部设置的第二分隔结构将管内流道均分为三个子流道,每个子流道与其对应的子腔体形成一个独立的加料通道,安装平台上设有三个待充填型腔,每个子腔体分别向一个待充填型腔充填粉料。

显然,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