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管成型方法和弯管模具与流程

文档序号:13321547阅读:15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弯管成型方法和弯管模具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管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弯管成型方法和弯管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连接热端管外形复杂,产品具有异形变截面结构,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对管体进行弯管和液压胀型。由于在通常加工过程中,将在液压胀型的前一道工序是弯管,如果用常规直管弯管,后工序液压成型系数太大,极易出现开裂缺陷,工艺无法保证,采用两次退火成本高。此外,现有弯管机都是加工柱形管材,对变截面管件进行弯管也是管件加工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弯管成型方法和弯管模具。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弯管成型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s1、将管胚一端进行缩管;

s2、通过弯管模具将s1中缩管后的管胚在预定位置进行弯管;

s3、对s2中弯管后的胚料进行胀型。

优选地,在s1中,采用液压缩管方法对管胚进行缩管。

优选地,在s3中,采用内高压方法对弯管后的胚料进行胀型。

优选地,在s2中,所述弯管模具包括:支撑台、转台、模具组件;

支撑台上设有竖直设置的转轴,转台水平设置在支撑台上且通过转轴可转动安装在支撑台上,转台上设有滑轨,滑轨沿转轴径向延伸,滑轨上设有可滑动安装的滑座;

模具组件包括定位模组、弯管模组,定位模组固定在支撑台上方且位于转台一侧,定位模组中部设有水平方向贯穿的定位模槽,弯管模组包括第一模件和第二模件,第一模件和第二模件分别位于所述定位模槽的延伸方向两侧,第一模件设置在转台上,第二模件设置在滑座上,第一模件朝向第二模件一侧设有第一夹持部,第二模件朝向第一模件一侧设有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配合形成夹持模槽。

优选地,第一模件可拆卸安装在转台上,第二模件可拆卸安装在滑座上;优选地,第一模件远离第二模件一侧设有备用夹持部。

优选地,所述弯管模具还包括防皱件,防皱件设置在支撑台上,防皱件位于所述定位膜槽远离定位模组一侧,防皱件朝向定位模组一侧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第一夹持部平滑过渡。

本发明中,所提出的弯管成型方法,首先将管胚一端进行缩管,然后通过弯管模具缩管后的管胚在预定位置进行弯管,最后再对弯管后的胚料进行液压成型。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弯管成型方法,针对异形变截面管件加工,通过对管胚一端进行缩径,降低液压成型过程中管件变形后的材料延伸率,降低管件成型时出现开裂缺陷的可能,大大提高产品的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实现上述弯管成型方法的弯管模具,包括:支撑台、转台、模具组件;

支撑台上设有竖直设置的转轴,转台水平设置在支撑台上且通过转轴可转动安装在支撑台上,转台上设有滑轨,滑轨沿转轴径向延伸,滑轨上设有可滑动安装的滑座;

模具组件包括定位模组、弯管模组,定位模组固定在支撑台上方且位于转台一侧,定位模组一侧设有水平方向延伸的定位模槽,弯管模组包括第一模件和第二模件,第一模件和第二模件分别位于所述定位模槽的延伸方向两侧,第一模件设置在转台上,第二模件设置在滑座上,第一模件朝向第二模件一侧设有第一夹持部,第二模件朝向第一模件一侧设有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配合形成夹持模槽。

优选地,第一模件可拆卸安装在转台上,第二模件可拆卸安装在滑座上。

优选地,第一模件远离第二模件一侧设有备用夹持部。

优选地,还包括防皱件,防皱件设置在支撑台上,防皱件位于所述定位膜槽远离定位模组一侧,防皱件朝向定位模组一侧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第一夹持部平滑过渡。

本发明中,所提出的弯管模具,适用于变截面管件的弯管,保证弯管质量,增大了弯管产品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弯管成型方法的加工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弯管成型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弯管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弯管模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4所示,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弯管成型方法的加工产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弯管成型方法的流程图,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弯管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弯管模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和2,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弯管成型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s1、将管胚一端进行缩管;

s2、通过弯管模具将s1中缩管后的管胚在预定位置进行弯管;

s3、对s2中弯管后的胚料进行胀型。

在本实施例中,所提出的弯管成型方法,首先将管胚一端进行缩管,然后通过弯管模具缩管后的管胚在预定位置进行弯管,最后再对弯管后的胚料进行液压成型。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弯管成型方法,针对异形变截面管件加工,通过对管胚一端进行缩径,降低液压成型过程中管件变形后的材料延伸率,降低管件成型时出现开裂缺陷的可能,大大提高产品的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在s1中,采用液压缩管方法对管胚进行缩管。

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在s3中,采用内高压方法对弯管后的胚料进行胀型。

本实施例的弯管成型方法的具体工作过程中,为了在管件变截面的位置胀型,在加工管件时,首先通过液压压缩进行缩管,然后在进行弯折,从而保证胀型时管壁的机械强度,大大减少开裂缺陷的出现,提高成品合格率。

参照图3和4,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实现上述弯管成型方法的弯管模具,包括:支撑台1、转台2、模具组件;

支撑台1上设有竖直设置的转轴,转台2水平设置在支撑台1上且通过转轴可转动安装在支撑台1上,转台2上设有滑轨,滑轨沿转轴径向延伸,滑轨上设有可滑动安装的滑座3;

模具组件包括定位模组4、弯管模组,定位模组4固定在支撑台1上方且位于转台2一侧,定位模组4一侧设有水平方向延伸的定位模槽,弯管模组包括第一模件51和第二模件52,第一模件51和第二模件52分别位于所述定位模槽的延伸方向两侧,第一模件51设置在转台2上,第二模件52设置在滑座3上,第一模件51朝向第二模件52一侧设有第一夹持部,第二模件52朝向第一模件51一侧设有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配合形成夹持模槽。

本实施例所提出的弯管模具的具体工作过程中,将待弯管的管胚安装在定位膜槽内并且抵靠第一夹持部,然后驱动滑座向第一模件方向滑动,使得管件夹持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之间,在管胚非弯曲端装入模芯球,且另一端塞入芯棒,然后通过驱动转台转动,使得第一模件和第二模件随着转台旋转,实现管胚在预设位置的弯管,弯管结束后,滑座向远离第一模件的方向移动,然后将弯管后的管胚下料。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模件51可拆卸安装在转台2上,第二模件52可拆卸安装在滑座3上,便于根据不同尺寸的待加工管件更换相应模件;在具体加工过程中,可根据待加工管件的外径和待弯折位置选择模具,使得待弯折管件被夹持在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之间,对于变截面管件,在其变截面位置进行弯管时,管件尺寸较大端被夹持在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之间,从而便于弯折时管件定位,提高弯管精度。

在进一步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模件51远离第二模件52一侧设有备用夹持部,提高弯管模具的适用性。

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防皱件6,防皱件6设置在支撑台1上,防皱件6位于所述定位膜槽远离定位模组4一侧,防皱件6朝向定位模组4一侧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第一夹持部平滑过渡,通过设置防皱件,在弯管时,防皱件的支撑部对管件弯折内壁进行支撑,从而提高弯管精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