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锡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1371阅读:574来源:国知局
一种锡炉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锡炉。



背景技术:

pcb(printedcircuitboard),中文名称为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线路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载体。上锡试验是pcb工厂在线路板成型后必需测试的一个信赖度项目,上锡试验所使用的仪器为锡炉。现有的锡炉,实验时高温的锡暴露在空气当中,其中锡的温度接近300度。现有的操作方式是,将测试板刷上助焊剂,实用钳子将测试板转移至锡炉中,操作全程需要以钳子夹紧测试板,上锡试验需多次试验,该过程需反复将测试板夹起和放下,若操作不当,测试板上的助焊剂掉到锡炉时易弹起固态锡,灼伤人员,另外过近靠近高温锡炉,人员存在被高温锡、锡炉边缘等高温物体灼伤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锡炉。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锡炉,包括外壳、内胆、加热机构、盖体、架体、防溅盖和固定机构;所述加热机构设置于所述内胆上,所述外壳设置于所述内胆的外侧表面,所述内胆具有锡腔,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外壳,且封闭所述锡腔,所述盖体开设有进料通道,所述进料通道与所述锡腔连通;所述外壳朝向盖体的一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架体包括滑动部和支撑部,所述滑动部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内,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连接件和夹持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夹持件固定连接,所述夹持件活动穿设所述进料通道,且所述夹持件活动设置于所述锡腔,所述夹持件的一侧开设有放料口;所述防溅盖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上,所述防溅盖活动抵接于所述盖体,且盖设于所述进料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机构设置于所述内胆的外侧表面,且所述加热机构设置于所述外壳内。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机构为电热丝。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通道、所述防溅盖和所述固定机构均为多个,所述进料通道、所述防溅盖和所述固定机构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的截面为矩形,所述滑动部的截面为矩形,且所述滑槽的截面形状与所述滑动部的截面形状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上设置有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部和所述支撑部一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通道的截面为矩形。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件的截面为矩形。

进一步地,所述放料口的一侧壁设置有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开设有第一转动槽,所述夹持件设置有阻拦盖,所述阻拦盖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转动槽,所述第一转动槽与所述第二转动槽通过一转动轴铰接,所述阻拦盖活动盖设于所述放料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夹持件活动穿设进料通道,进而将夹持件活动设置于锡腔中,当锡腔填满锡时,夹持件中放入待测试的线路板,通过滑动部的活动,带动待测试的线路板浸泡或离开锡腔中的锡,达到多次实验的效果,同时,防溅板盖设进料通道,防止人员在实验过程中接触到高温锡,保障了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锡炉示意图;

图2为固定机构和防溅盖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锡炉,包括外壳100、内胆200、加热机构300、盖体400、架体500、防溅盖600和固定机构700;所述加热机构300设置于所述内胆200上,所述外壳100设置于所述内胆200的外侧表面,所述内胆200具有锡腔210,所述盖体400盖设于所述外壳100,且封闭所述锡腔210,所述盖体400开设有进料通道410,所述进料通道410与所述锡腔210连通;所述外壳100朝向盖体400的一面开设有滑槽110,所述架体500包括滑动部510和支撑部520,所述滑动部510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110内,所述固定机构700包括连接件710和夹持件720,所述连接件710的一端与所述支撑部520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710的另一端与所述夹持件720固定连接,所述夹持件720活动穿设所述进料通道410,且所述夹持件720活动设置于所述锡腔210,所述夹持件720的一侧开设有放料口730;所述防溅盖600设置于所述连接件710上,所述防溅盖600活动抵接于所述盖体400,且盖设于所述进料通道410。通过滑动部510,将架体500沿滑槽110的方向平行移动,这样,可带动夹持件720活动穿设进料通道410,进而将夹持件720活动设置于锡腔210中,当锡腔210填满锡时,夹持件720中放入待测试的线路板,通过滑动部510的活动,带动待测试的线路板浸泡或离开锡腔210中的锡,达到多次实验的效果,同时,防溅板盖设进料通道410,防止人员在实验过程中接触到高温锡,保障了安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锡炉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和处理机构,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锡腔210内,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处理机构电性连接,所述加热机构300与所述处理机构电性连接。所述处理机构可通过温度传感器提供的温度数据,控制加热机构300开启或关闭,智能调控锡的温度在指定的范围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放料口730朝向所述内胆200的一侧壁设置。当线路板浸泡在锡中的时候,线路板由于其密度比锡小,所以会向锡的表面漂浮,将放料口730朝向内胆200的一侧壁设置,这样线路板就不会由于浮力而从放料口730逃逸。

为了防止锡炉加热时防止人员触碰到高温的加热机构30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机构300设置于所述内胆200的外侧表面,且所述加热机构300设置于所述外壳100内。外壳100可以阻断人员直接与加热机构300接触,可避免人员因触碰高温加热机构300而引发意外。

为使得加热效率更高,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00围绕所述内胆200外侧表面开设有保温腔,所述保温腔内设置有高温棉,当加热机构300加热后,热量通过高温棉的阻挡作用,使得热量更好地保留在锡炉中,从而使得加热机构300的加热效率更高。

为了适应不同种类的内胆20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机构300为电热丝。电热丝通过电流穿过电阻时产生的热量加热,该热量的传输方式为热传导,即热量从高温的物体自由扩散到低温的物体上,加热方式简单,适用性强。

为提高实验效率,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料通道410、所述防溅盖600和所述固定机构700均为多个,所述进料通道410、所述防溅盖600和所述固定机构700一一对应。这样,在一次实验时,可同时做多个线路板,即保证了实验效率,亦保证了每个线路板均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完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料通道410、所述防溅盖600和所述固定机构700的数量均为四个。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槽110的截面为矩形,所述滑动部510的截面为矩形,且所述滑槽110的截面形状与所述滑动部510的截面形状匹配。滑槽110与滑动部510的截面为矩形,可方便其他组件的安装。

例如,所述矩形的相对两个侧壁分别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转动设置有滚轮,至少部分所述滚轮的圆周表面延伸至安装槽的外部,这样,当所述滑动部510插设于所述滑槽110时,通过滚轮的作用,使得滑动更加顺畅。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部510朝向滚轮的一面设置有两个限位条,两个所述限位条形成一限位槽,所述滚轮在所述限位槽内滑动。这样,限位槽可限制滚轮在限位槽内滚动,从而使得架体500更加稳固。

为防止夹持件720被上锡,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件720包括防焊层,所述防焊层为防焊油墨层。当助焊剂扩散到夹持件720时,防焊油墨可防止锡通过助焊剂焊到夹持件720上。

为防止夹持件720被上锡,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件720包括防焊层,所述防焊层为石英层。石英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即使暴露在锡中,也不会上锡,从而可防止锡通过助焊剂焊到夹持件720上。

为防止夹持件720被上锡,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件720包括第一防焊层和第二防焊层,所述第一防焊层为防焊油墨层,所述第二防焊层为锡层,所述第一防焊层覆盖所述第二防焊层。当助焊剂扩散到夹持件720时,防焊油墨可防止锡通过助焊剂焊到夹持件720上,由于高温锡的作用,防焊油墨若有剥落的现象,还有第二防焊层,第二防焊层为锡层,由于有锡层,当继续上锡时,锡会逐渐趋于饱和状态,难以再覆盖在锡层上。

为防止夹持件720被上锡,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件720包括第一防焊层和第二防焊层,所述第一防焊层为防焊油墨层,所述第二防焊层为石英层,当助焊剂扩散到夹持件720时,防焊油墨可防止锡通过助焊剂焊到夹持件720上,由于高温锡的作用,防焊油墨若有剥落的现象,还有第二防焊层,第二防焊层为石英层,石英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即使暴露在锡中,也不会上锡,从而可防止锡通过助焊剂焊到夹持件720上。

为了使得更好地移动架体50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520上设置有把手530。加装的把手可方便架体500的移动。

具体地,所述把手包括杆部和握把部,所述杆部一端与所述握把部连接,杆部另一端与所述支撑部520连接,这样,所述杆部可将握把远离支撑部520设置,使得握把离锡炉更远,放置手被高温的锡炉间接烘伤。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把手530为胶木把手,所述胶木把手的材料为酚醛塑料。胶木把手具有绝缘性能好、表面光亮、耐腐蚀、耐摩擦、机械硬度大和无毒的特点,适用于各种机械零配件。

具体地,所述杆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杆部可以更均匀地将力传递到支撑部520上,使得控制架体500时更加稳健。

进一步地,为使盖体400的保温性能更强,所述盖体400设置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为云母层。这样,防止高温锡的温度扩散至把手,导致把手的温度过高,同时云母层可以起到保温的效果。

为防止盖体400上锡,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体400朝向内胆200的一面设置有阻焊层,所述阻焊层为防焊油墨层,这样,防焊油墨可防止锡焊于盖体400上,使盖体400的使用寿命更长。

为了使支撑部520和滑动部510的连接更加可靠,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部510和所述支撑部520一体连接。这样,滑动部510与支撑部520的连接更加牢靠,当力作用于支撑部520时,可更好带动滑动部510移动。

为使进料通道410的空间利用率更高,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料通道410的截面为矩形。因线路板的横截面形状均为矩形,在该实施例中,线路板放置于夹持件720中,并竖直穿设进料通道410,这样,进料通道410为矩形,更好地匹配了线路板的形状,使得进料通道410的空间利用率更高。

为了使夹持件720的空间利用率更高,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件720的截面为矩形。在该实施例中,线路板竖直放置于夹持件720中,且线路板的横截面为矩形,夹持件720的截面为矩形可使得夹持件720的形状与线路板的横截面相匹配,从而使得夹持件720的空间利用率更高。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放料口730的侧壁设置有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开设有第一转动槽,所述夹持件720设置有阻拦盖,所述阻拦盖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转动槽,所述第一转动槽与所述第二转动槽通过一转动轴铰接,所述阻拦盖活动盖设于所述放料口730。阻拦盖可以更好地防止线路板从放料口730逃逸,使得试验稳定性更好。

为使得试验板悬挂时,不会有助焊剂滴入锡炉导致固态锡溅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料通道的侧壁410设置有叶窗420、连接轴和扭簧,所述叶窗420的一端凸起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进料通道410的一侧壁凸起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穿设有连接轴,所述扭簧设置于所述连接轴上,且所述扭簧的一端抵接于叶窗420的一面,所述扭簧的另一端抵接于进料通道410的侧壁,所述叶窗420转动设置于所述进料通道410内,并封闭所述进料通道410。通过簧本体的扭动,改变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的夹角,同时,所述叶窗420与所述进料通道410的侧壁的角度也会随之改变,这样,当所述固定机构700穿设进料通道410时,固定机构700推动叶扇到一指定位置,同时固定机构700设置于锡腔210内;当抽离固定机构700时,叶扇通过扭簧的弹力作用,将回到初始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垂直设置,这样,所述叶扇与所述进料通道410的侧壁也为垂直设置,阻挡高温锡的效果更佳。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叶窗420的截面形状与所述进料通道410的截面形状匹配。这样,叶窗420更好阻断进料通道410,阻挡高温锡的效果更佳。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00的表面设置有若干支撑脚,若干所述支撑脚使得锡炉可以离开地面或工作台,使得锡炉易于保养。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