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卡后桥加工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63520阅读:7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装夹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重卡后桥加工工装。



背景技术:

后桥壳是汽车总成上主要承载的重要部件之一,它体积大,结构复杂,加工工序多且工序加工十分困难。后桥加工中需要倒角、攻丝及直孔的钻、扩、铰等加工步骤。目前,后桥壳加工多采用组合机生产线型式,通 过多种操作类型的机组及连接两个机组之间的传输滚道组成。在一个机组上通过夹具固定 后进行一种加工步骤,再通过传输滚道传递到下一机组上通过夹具固定后进行另一种加工 步骤。其中,需要重复固定后桥壳,加工繁琐且工作效率不高;后桥壳在固定的过程中存在加工误差,重复固定使得加工误差叠加,使得后桥加工的精度不高、加工效率低及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传统重卡后桥在加工过程中所存在的重复固定使得加工误差叠加,使得后桥加工的精度不高、加工效率低及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重卡后桥加工工装,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重卡后桥加工工装,包括,底座、工件上固定装置、工件下固定装置、垫铁、挡板I及挡板II,其中,工件上固定装置、工件下固定装置及垫铁设置于底座上且与底座固定相连接,所述的底座上还设置有挡板I及挡板II,所述的挡板I及挡板II设置于底座上部位置且与底座固定相连接;

所述的工件上固定装置由支撑杆I、压块I、导向螺杆I及压紧螺母I组成,其中,压块I设置于支撑杆I顶部位置且与支撑杆I相连接,所述的压块I上设置有导向孔I,所述的导向螺杆I设置于导向孔I内,所述的压紧螺母I设置于导向螺杆I上且与导向螺杆I螺纹相连接;

所述的工件上固定装置由支撑杆II、压块II、导向螺杆II及压紧螺母II组成,其中,压块II设置于支撑杆II顶部位置且与支撑杆II相连接,所述的压块II上设置有导向孔II,所述的导向螺杆II设置于导向孔II内,所述的压紧螺母II设置于导向螺杆II上且与导向螺杆II螺纹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科学,生产加工工艺简单方便,本实用新型 降低了重卡后桥在加工时的加工难度,减少了装夹次数,减少了加工时间,提高了产品质量。在机加过程中通过一次装夹,两端孔同时加工,取代两次装夹,减少了装夹次数,简化了工序,极大地提高了后桥加工的加工精度、加工效率及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底座、2-挡板I、3-挡板II、4-工件、5-支撑杆I、6-压块I、7-导向螺杆I、8-压紧螺母I、9-导向孔I、10-支撑杆II、11-压块II、12-导向螺杆II、13-压紧螺母II、14-导向孔II、15-垫铁。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1: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为了解决传统重卡后桥在加工过程中所存在的重复固定使得加工误差叠加,使得后桥加工的精度不高、加工效率低及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重卡后桥加工工装,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重卡后桥加工工装,包括,底座1、工件上固定装置、工件下固定装置、垫铁15、挡板I2及挡板II3,其中,工件上固定装置、工件下固定装置及垫铁15设置于底座1上且与底座1固定相连接,所述的底座1上还设置有挡板I2及挡板II3,所述的挡板I2及挡板II3设置于底座1上部位置且与底座1固定相连接;

所述的工件上固定装置由支撑杆I5、压块I6、导向螺杆I7及压紧螺母I8组成,其中,压块I6设置于支撑杆I5顶部位置且与支撑杆I5相连接,所述的压块I6上设置有导向孔I9,所述的导向螺杆I7设置于导向孔I9内,所述的压紧螺母I8设置于导向螺杆I7上且与导向螺杆I7螺纹相连接;

所述的工件上固定装置由支撑杆II10、压块II11、导向螺杆II12及压紧螺母II13组成,其中,压块II11设置于支撑杆II10顶部位置且与支撑杆II10相连接,所述的压块II11上设置有导向孔II11,所述的导向螺杆II12设置于导向孔II14内,所述的压紧螺母II13设置于导向螺杆II12上且与导向螺杆II12螺纹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工作时,首先将工件4放置于垫铁15上,然后通过工件上固定装置、工件下固定装置、挡板I2及挡板II3进行压紧及定位工作,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科学,生产加工工艺简单方便,本实用新型 降低了重卡后桥在加工时的加工难度,减少了装夹次数,减少了加工时间,提高了产品质量。在机加过程中通过一次装夹,两端孔同时加工,取代两次装夹,减少了装夹次数,简化了工序,极大地提高了后桥加工的加工精度、加工效率及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