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冲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92329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冲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模具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自动冲压系统。



背景技术:

在使用冲压模具对工件进行冲压时,现有技术中主要是采用工作人员手动逐个将工件放入冲压模具中,待工件完成后,再将工件手动逐个移出,生产效率极其低下,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冲压系统,无需工作人员手动逐个向冲压模具取放工件,提升工件的冲压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冲压系统,包括振动盘、输送轨道及冲压模具,输送轨道连通振动盘及冲压模具,所述冲压模具包括下模及与下模配合的上模,下模设有与输送轨道连通的冲压腔,上模设有与冲压腔配合的冲头,下模还设有与冲压腔连通的进风孔及出料孔,进风孔、出料孔分别位于冲压腔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下模包括底板及装设于底板的容置板,冲压腔设于容置板并贯通容置板,冲压腔内装设有弹簧及模芯,模芯未突伸出冲压腔,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底板及模芯,进风孔、出料孔均设于容置板。

优选地,所述输送轨道包括支架、装设于支架的第一气缸及第二气缸,支架设有第一槽道及与第一槽道交叉设置的第二槽道,振动盘与第一槽道远离第二槽道的一端连通,第一气缸的活塞杆用于突伸入第一槽道远离第二槽道的一端,第二气缸的活塞杆用于突伸入第二槽道靠近第一槽道的一端,第二槽道远离第一槽道的一端与冲压腔连通。

优选地,所述自动冲压系统还包括第一输送带及第二输送带,振动盘经第一输送带与第一槽道远离第二槽道的一端连通,出料孔与第二输送带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使用时,将进风孔经气管与外界的气泵连通,然后将待冲压的工件放入振动盘中,振动盘流出的工件经输送轨道输入冲压模具中,冲压完成后,气泵向进风孔内吹气,进而将冲压完成后的工件经出料孔排出;无需工作人员手动逐个向冲压模具取放工件,大大提升工件的冲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冲压模具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包括:

1—振动盘 2—输送轨道 21—第一槽道

22—第二槽道 23—第一气缸 24—第二气缸

3—冲压模具 31—上模 32—下模

33—冲压腔 34—冲头 35—底板

36—容置板 37—模芯 38—弹簧

41—第一输送带 42—第二输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动冲压系统,包括振动盘1、输送轨道2及冲压模具3,输送轨道2连通振动盘1及冲压模具3,振动盘1输出的工件经输送轨道2输入冲压模具3内,所述冲压模具3包括下模32及与下模32配合的上模31,下模32设有与输送轨道2连通的冲压腔33,上模31设有与冲压腔33配合的冲头34,下模32还设有与冲压腔33连通的进风孔及出料孔,进风孔、出料孔分别位于冲压腔33的两侧,优选地,进风孔、出料孔关于冲压腔33对称设置。

实际使用时,先将进风孔经气管与外界的气泵连通,然后将待冲压的工件放入振动盘1中,振动盘1流出的工件经输送轨道2自动输入下模32的冲压腔33中,工件冲压完成后,气泵向进风孔内吹气,进而将冲压完成后的工件经出料孔排出;无需工作人员手动逐个向冲压模具3取放工件,大大提升工件的冲压效率。

请参阅图2,所述下模32包括底板35及装设在底板35上的容置板36,容置板36位于上模31与底板35之间,冲压腔33设置在容置板36上,冲压腔33沿上下方向贯通容置板36,冲压腔33内装设有弹簧38及模芯37,模芯37未突伸出冲压腔33,模芯37用于承接冲压完成后的工件,弹簧38的两端分别抵接底板35及模芯37,进风孔、出料孔均设在容置板36上。当冲压不同的工件时,根据冲压力大小选择弹性系数适合的弹簧38即可。

当所述冲头34向下冲压工件时,冲头34向下压持工件使得工件抵接模芯37进而压缩弹簧38,使得弹簧38的长度缩短,当工件完成冲压后,上模31带动冲头34向上移动,弹簧38在弹性力作用下恢复原位进而将工件从冲压腔33内向上顶起,防止冲压后的工件卡持在冲压腔33内而不能被进气孔进入的风吹出。

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输送轨道2包括支架、装设在支架上的第一气缸23及第二气缸24,支架设有第一槽道21及与第一槽道21交叉设置的第二槽道22,振动盘1与第一槽道21远离第二槽道22的一端连通,第一气缸23的活塞杆用于突伸入第一槽道21远离第二槽道22的一端,第二气缸24的活塞杆用于突伸入第二槽道22靠近第一槽道21的一端,第二槽道22远离第一槽道21的一端与冲压腔33连通。

所述振动盘1输出的工件流入到第一槽道21内,第一气缸23的活塞杆将进入第一槽道21内的工件推入到第二槽道22内,第二气缸24再将进入第二槽道22内的工件推入到冲压模具3内,利用第一气缸23、第二气缸24调整工件的输送节拍,避免振动盘1输出的工件堆积在输送轨道2上而不能正常输入到冲压模具3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自动冲压系统还包括第一输送带41及第二输送带42,振动盘1经第一输送带41与第一槽道21远离第二槽道22的一端连通,振动盘1输出的工件经第一输送带41输入到第一槽道21中,出料孔与第二输送带42连通,冲压完成后的工件经第二输送带42输送到预定位置。

实际使用时,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冲压系统还配置有控制箱,振动盘1、第一气缸23、第二气缸24、第一输送带41、第二输送带42、气泵及冲压模具3分别经线缆与控制箱连接,利用控制箱设定各个电器元件的运行参数,确保自动冲压系统可以无需人工自动化运行,确保工件冲压质量的稳定性。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