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自动铆钉装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9077阅读:7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半自动铆钉装配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半自动铆钉装配机。



背景技术:

铆钉是钉形物件,一端有帽:在铆接中,利用自身形变或过盈连接被铆接的零件。

目前塑料铆钉套件为拆分制造,即生产出来的塑料铆钉并没有被安装在与其对应的塑料铆钉套筒中,使用时必须要将它们装配好,即将塑料铆钉插入到塑料铆钉套筒中合适深度,然后再将塑料铆钉套件分别装配于需要被禁固的物件孔洞中,用力按压使铆钉套筒撑开达到固定作用。然而对于需要批量紧固的物件,首先要手动逐一将塑料铆钉插入到塑料铆钉套筒中才能进行下一步紧固操作,这种方式极为不便,且费时费力,不能够有效的合理的运用人力资源,使得装配时间长而且装配质量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上料外可以自动完成铆钉装配的半自动铆钉装配机。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解决手段是提供一种半自动铆钉装配机,包括工作台和设置在工作台侧面的控制柜,工作台上设有可转动的转盘,转盘上设有多个钉杆孔,转盘下方设有分度器,工作台上沿转盘逆时针方向依次设有垫圈供料机构、钉杆入料机构、冲压装置和成品挡板,垫圈供料机构上设有垫圈入料口和推送气缸,钉杆入料机构上设有一个具有缺口的钉杆入料口,冲压装置包括冲压气缸和冲压杆,冲压气缸固定在工作台上,冲压杆通过凸轮转动机构与冲压气缸连接,成品挡板连接有滑槽,滑槽下端设有成品盒。

作为一种改进,成品挡板和垫圈供料机构之间的工作台上设有检测开关。

作为一种改进,工作台上设有电磁阀组,电磁阀组分别和冲压气缸以及推送气缸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工作台上设有气源处理组合,气源处理组合分别和冲压气缸以及推送气缸连接。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有检测开关防止工件未吹出,垫圈供料机构气缸动作,避免机器发生故障,除了人工上料外,可以自动完成铆钉装配的操作,操控简单,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的垫圈供料机构示意图,

图3是图1实施例的钉杆入料机构示意图,

图4是图1实施例的成品挡板和滑槽示意图,

图中:工作台1、控制柜2、转盘3、钉杆孔4、分度器5、垫圈供料机构6、钉杆入料机构7、冲压装置8、冲压气缸81、冲压杆82、凸轮转动机构83、成品挡板9、滑槽10、成品盒11、检测开关12、电磁阀组13、气源处理组合14、垫圈入料口15、推送气缸16、钉杆入料口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一种半自动铆钉装配机,包括工作台1和设置在工作台1侧面的控制柜2,工作台1上设有可转动的转盘3,转盘3上设有多个钉杆孔4,转盘3下方设有分度器5,工作台1上沿转盘3逆时针方向依次设有垫圈供料机构6、钉杆入料机构7、冲压装置8和成品挡板9,垫圈供料机构6上设有垫圈入料口15和推送气缸16,钉杆入料机构7上设有一个具有缺口的钉杆入料口17,冲压装置8包括冲压气缸81和冲压杆82,冲压气缸81固定在工作台1上,冲压杆82通过凸轮转动机构83与冲压气缸81连接,成品挡板9连接有滑槽10,滑槽10下端设有成品盒11,通过控制柜2启动铆钉装配机,机器启动状态下,人工取多个垫圈放入垫圈入料口15,在推送气缸16的动作下,有规律的将垫圈一个接一个推送入钉杆孔4中,在分度器5控制下,转盘3每次逆时针转动固定的度数,装有垫圈的钉杆孔4转至钉杆入料机构4时,人工将装有钉杆帽的钉杆放入钉杆入料机构7上的钉杆入料口17,在转盘3带动下,钉杆从钉杆入料口17的缺口滑出,转动至冲压装置8处,在冲压装置8冲压下完成铆钉装配,完成装配的铆钉由转盘3带动转至成品挡板9处,由气枪将铆钉吹出,铆钉经过滑槽10落入成品盒11中,至此完成一个周期。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成品挡板9和垫圈供料机构6之间的工作台1上设有检测开关12,检测开关12用于防止铆钉未吹出而推动气缸16动作,当有铆钉未吹出时,检测开关12发出警报并暂停装配机动作。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工作台1上设有电磁阀组13,电磁阀组13分别和冲压气缸81以及推送气缸16连接,电磁阀组13由多个电磁阀组成,调节出气量,控制气缸充气和放气的速度,以达到控制阀门开关速度的作用。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工作台1上设有气源处理组合14,气源处理组合14分别和冲压气缸81以及推送气缸16连接,气源处理组合14由空气过滤器、减压阀和油雾器组成,保证气缸使用的压缩空气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