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压机的上棒机械手料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31427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挤压机的上棒机械手料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挤压机的上棒机械手,具体指一种挤压机的上棒机械手料斗。



背景技术:

挤压机是将铝棒通过挤压杆和模具的挤压作用形成所需铝材的设备,在挤压前,由上棒机械手将铝棒送至挤压杆和模具之间,该机械手通常包括有送料臂和位于送料臂一端的料斗,送料臂的中部通过轴转动地支承在固定座上,送料臂的另一端与液压缸相配合,在液压缸的作用下,该送料臂相对于固定座转动,以使料斗按需上升或下降而完成送料作业。

上述铝棒在进入模具过程中,铝棒与料斗表面之间将产生摩擦,加之铝棒处于高温状态,因此料斗表面易出现粘铝现象,这现象将影响铝棒的顺利滑动。为此,在料斗上设置有支撑铝棒的滚轮组件,由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使得摩擦力明显减小,有利于棒料的顺畅滑动。但实际生产中,由于受铝棒的承压和高温烘烤,支撑滚轮的轴很容易变形或损坏,而现有的滚轮基座是通过多个固定螺栓定位在料斗中,该滚轮基座的两侧壁上分别开有相互对应的轴孔,各滚轮轴两端穿设在轴孔中而支撑在该支撑座的两侧壁上,然后再通过限位螺栓进行限位,因此,维护时需要拧动多个固定螺栓和相应的限位螺栓后才可以拆卸,操作起力费时费力,并且受空间限制,不易施力作业,以至于影响生产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方便日后维护的挤压机的上棒机械手料斗。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挤压机的上棒机械手料斗,包括有料斗主体和沿周向间隔设置在料斗主体内表面上的多个滚轮组件,各滚轮组件包括有基座和通过各自的滚轮轴支撑在基座内的多个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又包括有下基座和一端铰接在下基座上的上基座,所述的下基座设计成供多个滚轮容纳的U形结构,所述上基座的顶部开有允许各滚轮露出的窗口,该上基座的两侧还设计有向下延伸并与下基座的两侧壁相对应的延伸壁,且所述下基座的两侧壁上部和上基座的两延伸壁下部分别开有相互对应的多个间隔分布的弧形凹槽,该上、下弧形凹槽拼合后形成供滚轮轴坐落的轴孔,同时在远离铰接点的上、下基座之间设置有使上、下弧形凹槽处于拼合状态的锁紧件。

在上述方案中,较好的是,所述下基座插配连接在料斗主体的插槽中,并在所述料斗主体上设有使下基座定位在料斗主体插槽中的限位件,以进一步提高更换滚轮组件整个结构时的便利性。

在上述改进方案中,所述限位件为穿过插槽底部的通孔后螺纹连接在下基座的螺孔中的螺栓。也可以采用下述锁紧件的紧定方式。

为了在更换滚轮组件时方便施力,较好的是,所述上基座或下基座的端部设有环状体。

在上述各方案中,作为优选,所述锁紧件可以包括固定在上基座的端面上的限位座、安装在限位座上的限位杆、套在限位杆上而使限位杆一端部始终外露的弹簧,在所述上基座的端面和下基座的端面上分别开供该限位杆的一端部落入的限位孔,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露于限位座的外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基座设计成相对可开合的上、下基座结构,因此当其中一个或多个滚轮、滚轮轴需要更换时,只要操作锁紧件,就可以使上基座相对于下基座翻转,方便快捷地进行维护作业,尤其是锁紧件采用弹簧及限位杆的结构,只要对限位杆作拉的动作就可以打开上基座。同时将下基座与料斗之间设计成插配连接,能更进一步地提高了维护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装在挤压机上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滚轮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该料斗安装在挤压机的上棒机械手的送料臂10的一端,送料臂10的中部通过轴转动地支承在固定座20上,送料臂10的另一端与液压缸30相配合。该料斗包括有料斗主体40和沿周向间隔设置在料斗主体40内表面上的多个滚轮组件50,请参见图2至图4,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棒料的对中性,多个滚轮组件50选为三个,当然也可以设计成两个。各滚轮组件50包括有基座1、通过各自的滚轮轴2支撑在基座内的多个滚轮3,其中基座1又包括有下基座11和一端铰接在下基座上的上基座12,下基座12设计成供滚轮3容纳的U形结构,上基座12的顶部开有允许各滚轮露出的窗口121,该上基座的两侧还设计有向下延伸并与下基座的两侧壁相对应的延伸壁122,且下基座的两侧壁上部和上基座的两延伸壁下部分别开有相互对应的多个间隔分布的弧形凹槽A,该上、下弧形凹槽拼合后形成供滚轮轴2坐落的轴孔,同时在远离铰接点的上、下基座之间设置有使上、下弧形凹槽处于拼合状态的锁紧件4,本实施例中,锁紧件4包括固定在上基座12的端面上的限位座41、安装在限位座上的限位杆42、套在限位杆上的弹簧43,该弹簧43一端抵在限位座41的内壁上,另一端与限位杆42上的凸缘相抵,使限位杆42一端部始终具有外露的趋势,在上基座12的端面和下基座11的端面上分别开供该限位杆42的一端部落入的限位孔B,限位杆42的另一端露于限位座41的外表面。当各滚轮轴2放置在下基座11的弧形凹槽后,使上基座12相对下基座11转动处于合拢状态,限位杆在弹簧的作用下插入到限位孔中。而一旦需要更换滚轮或/和滚轮轴时,则只要拉动限位杆的另一端,使弹簧压缩,限位杆的一端离开限位孔,即可方便、快速地打开上基座进行维护作业。

为了方便更换整个滚轮组件50,优选的是,将下基座11插配连接在料斗主体40上,即在料斗主体40内表面上开有三个间隔分布的插槽401,下基座11直接插设在该插槽401中,并在料斗主体40的插槽中设有使下基座定位在料斗主体上的限位件,该限位件有多种结构,优选的是,该限位件采用如下结构:限位件为穿过插槽底部的通孔402后螺纹连接在下基座的螺孔中的螺栓(图中未示)。装配时,将上述组装上的滚轮组件对准料斗主体的插槽,使下基座的下边沿插入插槽中,然后仅用一个螺栓即可实现定位,可方便、快速地拆下滚轮组件。

为了在维护时方便地拉动滚轮组件,本实施例中,下基座的端部设有环状体5,该环状体中可以伸入手指或其它工具,以对滚轮组件施力,因此维护起来会更加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