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材类垂直冲压加工缩口的模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34486阅读:8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材类垂直冲压加工缩口的模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管材类垂直冲压加工缩口的模具装置。



背景技术:

管材类缩口是使在空心件或管子的开口处加压缩小的一种冲压加工工序,缩口部分的材料受到由外向内的压力,产生压缩变形。

目前对管件实现缩口,主要采用缩管机进行压收或专用模具进行冲压,缩管机主要采用旋压的方式,旋压是将平板或空心坯料固定在旋压机的模具上,在坯料随机床主轴转动的同时,用旋轮或赶棒加压于坯料,使之产生局部的塑性变形,在旋轮的进给运动和坯料的旋转运动共同作用下,使局部的塑性变形逐步地扩展到坯料的全部表面,并紧贴于模具,完成零件的旋压加工。而专用模具则需将管件套置于上模或下模之上,通过上、下模的相互冲压实现管件的塑性变形。

然而,关于目前短管类产品缩口主要采用专用设备“缩口机”在冲压缩口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

首先,现有技术中采用“缩口机”设备成本比较高,占用体积大;

其次,不同管材的规格不同,相应的需要切换不同的设备,不同管类型号间切换模具成本较高。

另外,缩口冲压加工完成需要进行脱料工作,现有技术中缩口所用的“缩口机”脱料工作时费时费力。

中国专利文献CN201310300149.7,申请日20130717,专利名称为:一种缩口工具,公开了一种缩口工具,包括缩口头和握持手柄,所述缩口头具有连接后之间形成一圆形口径的第一缩口臂、第二缩口臂、第三缩口臂和第四缩口臂;第一缩口臂两端分别和第二缩口臂、第三缩口臂一端绕第一枢转轴、第二枢转轴能枢转地彼此铰接,第二缩口臂另一端与第四缩口臂一端绕第二枢转轴能枢转地彼此铰接;握持手柄具有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第一手柄一端锁定在第三缩口臂另一端上;第二手柄一端锁定在第四缩口臂另一端上。

上述专利文献旨在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操作方便的缩口工具,解决现有技术中管类零件缩口造成表面易出现波纹、凹坑、不圆滑现象,影响产品外形美观,成型率低,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但是,上述缩口工具是通过手动咬合的方式进行缩口的,咬合力比较局限,在缩口过程中管身呈游离状态,管材容易翻转;且在缩口后,不便于脱料。

综上所述,需要一种成本低、提高生产效率、适合不同管材缩口加工,管身不易翻转、便于脱料的管材类垂直冲压加工缩口的模具装置。而关于这种管材类垂直冲压加工缩口的模具装置目前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提高生产效率、适合不同管材缩口加工,管身不易翻转、便于脱料的管材类垂直冲压加工缩口的模具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管材类垂直冲压加工缩口的模具装置,所述的管材类垂直冲压加工缩口的模具装置包括径向内压模块、下压固定模块、下模圆柱、顶料装置;所述顶料装置包括支撑台、顶料推块、定位槽块、气缸;所述的顶料推块滑动连接在定位槽块中;所述的顶料推块一端连接气缸,另一端连接支撑台底面上,支撑台的上顶面连接下模圆柱;所述的径向内压模块分布在管材端口外周面上;所述的径向内压模块安装在下压固定模块上,且下压固定模块分布在下模圆柱的外周面上;所述的径向内压模块的主视方向设有供弹簧挤压的A面、斜契面、缩口内压面、缩口过渡面;所述的缩口过渡面为弧形状;所述的斜契面位于径向内压模块的外侧,所述的缩口过渡面设置在径向内压模块的内侧。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径向内压模块共有四个,四个径向内压模块为环形分布的形式。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径向内压模块上的缩口内压面为弧形面。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下模圆柱装配在管材的外周面;所述下模圆柱的内径与管材的外径相匹配。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压固定模块共有四个。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管材类垂直冲压加工缩口的模具装置,主要通过现有冲压设备,采用冲压模具形式来解决短管类缩口工艺,无需购买转机制作,生产效率高,不同管材型号间只需更换模具镶块成本较低,而且节约空间,只需一副模具的体积,而且节能。垂直冲压加工相比横向加工采用气缸顶料的方式更容易脱料;

2、径向内压模块的为四个,四个径向内压模块呈环形分布的结构形式,这样能够同时在管材的四个方向上进行缩口操作,管口形变大小均匀,且具有同轴度;

3、每个下压固定模块上均安装有径向内压模块,一方面当径向内压模块下压时,下压固定模块对径向内压模块具有支撑作用;另一方面,下压固定模块分布在管材的外周面,对管身有稳定作用,管身不易翻转;

4、径向内压模块上设有A面、斜契面、缩口内压面、缩口过渡面;A面由弹簧顶住分散在四边;斜契面主要配合施压设备,便于径向内压模块受压向内移动;缩口内压面主要用于和管口外周面相契合,传递径向内压模块的作用力;缩口过渡面主要用于和管材瓶颈向配合,可靠性好;

5、顶料装置包括支撑台、顶料推块、定位槽块、气缸,缩口产品完成后,启动气缸,气缸推动顶料推块在定位槽块中滑动,从而将缩口后的产品顺利顶出,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管材类垂直冲压加工缩口的模具装置与管材连接的主视示意图。

附图2是径向内压模块、下压固定模块、下模圆柱分布示意图。

附图3是径向内压模块的主视方向示意图。

附图4为径向内压模块的平面示意图。

附图5为圆柱模快与管材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径向内压模块 11.A面

12.斜契面 13.缩口内压面

14.缩口过渡面 2.下压固定模块

3.下模圆柱 4.顶料装置

41.支撑台 42.顶料推块

43.定位槽块 44.气缸

5.管材

请参照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管材5类垂直冲压加工缩口的模具装置与管材5连接的主视示意图。一种管材5类垂直冲压加工缩口的模具装置,所述的管材5类垂直冲压加工缩口的模具装置包括径向内压模块1、下压固定模块2、下模圆柱3、顶料装置4;所述顶料装置4包括支撑台41、顶料推块 42、定位槽块43、气缸44;所述的顶料推块42滑动连接在定位槽块43中;所述的顶料推块42一端连接气缸44,另一端连接支撑台底面上,支撑台的上顶面连接下模圆柱3。

请参照图2,图2是径向内压模块1、下压固定模块2、下模圆柱3分布示意图。所述的径向内压模块1分布在管材5端口外周面上;所述的径向内压模块1安装在下压固定模块2上,且下压固定模块2分布在下模圆柱3的外周面上。

请参照图3,图3是径向内压模块1的主视方向示意图。所述的径向内压模块1的主视方向设有供弹簧挤压的A面11、斜契面12、缩口内压面13、缩口过渡面15;所述的缩口过渡,面为弧形状;所述的斜契面12位于径向内压模块1的外侧,所述的缩口过渡面15设置在径向内压模块1的内侧。

请参照图4,图4为径向内压模块1的平面示意图。所述的径向内压模块 1共有四个,四个径向内压模块1为环形分布的形式;所述的径向内压模块1 上的缩口内压面13为弧形面。

请参照图5,图5为圆柱模快与管材5装配示意图。所述的下模圆柱3装配在管材5的外周面;所述下模圆柱3的内径与管材5的外径相匹配。

需要说明的是:只需通过径向内压模块1、下压固定模块2以及下模圆柱 3就能实现对管材5的缩口操作,操作状态下,径向内压模块1时游离固定在管材5的外周面上的,当对不同管材5缩口操作时,不同管材5型号间只需更换模具镶块成本较低,而且节约空间,只需一副模具的体积,而且节能。而现有技术中采用缩口机时,不同管材5类型号需要切换不同模具,成本较高。

所述的径向内压模块1对管材5缩口操作,径向内压模块1作为施压部件,能够充分利用现有技术中的冲压设备对径向内压模块1施加作用力,采用冲压模具形式来解决短管类缩口工艺,无需购买转机制作,生产效率高;径向内压模块1的为四个,四个径向内压模块1呈环形分布的结构形式,这样能够同时在管材5的四个方向上进行缩口操作,管口形变大小均匀,且具有同轴度。

径向内压模块1的主视方向设有供弹簧挤压的A面11、斜契面12、缩口内压面13、缩口过渡面15,其中,使用时,模具打开状态,4个径向内压模块 1分别在4面,A面11由弹簧顶住分散在四边;斜契面12主要配合施压设备,便于径向内压模块1受压向内移动;缩口内压面13主要用于和管口外周面相契合,传递径向内压模块1的作用力;缩口过渡面15主要用于和管材5瓶颈向配合,可靠性好。

所述的下压固定模块2分布在下模圆柱3的外周面上,且每个下压固定模块2上均安装有径向内压模块1,一方面当径向内压模块1下压时,下压固定模块2对径向内压模块1具有支撑作用;另一方面,下压固定模块2分布在管材5的外周面,对管身有稳定作用,管身不易翻转。所述的下模圆柱3装配在管材5外周面,对管材5具有保护作用。

所述顶料装置4包括支撑台41、顶料推块42、定位槽块43、气缸44,缩口产品完成后,启动气缸44,气缸44推动顶料推块42在定位槽块43中滑动,从而将缩口后的产品顺利顶出,操作方便,且垂直冲压加工相比横向加工采用气缸44顶料的方式更容易脱料。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管材5类垂直冲压加工缩口的模具装置的操作方法是:

1、模具打开状态,4个径向内压模块1分别在4面,A面11由弹簧顶住分散在四边。

2、将管材5放入下模圆柱3内;

3、打开冲床,在向下压的过程只能怪四个斜契模块受力后向内移动,将管材5部缩紧;

4、冲床复位后,打开气模开关,将产品顺利顶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管材5类垂直冲压加工缩口的模具装置,主要通过现有冲压设备,采用冲压模具形式来解决短管类缩口工艺,无需购买转机制作,生产效率高,不同管材5型号间只需更换模具镶块成本较低,而且节约空间,只需一副模具的体积,而且节能。垂直冲压加工相比横向加工采用气缸44顶料的方式更容易脱料;径向内压模块1的为四个,四个径向内压模块1呈环形分布的结构形式,这样能够同时在管材5的四个方向上进行缩口操作,管口形变大小均匀,且具有同轴度;每个下压固定模块2上均安装有径向内压模块1,一方面当径向内压模块1下压时,下压固定模块2对径向内压模块1具有支撑作用;另一方面,下压固定模块2分布在管材5的外周面,对管身有稳定作用,管身不易翻转;径向内压模块1上设有A面11、斜契面12、缩口内压面13、缩口过渡面15;A面11由弹簧顶住分散在四边;斜契面12主要配合施压设备,便于径向内压模块1受压向内移动;缩口内压面13主要用于和管口外周面相契合,传递径向内压模块1的作用力;缩口过渡面15主要用于和管材5瓶颈向配合,可靠性好;顶料装置4包括支撑台41、顶料推块42、定位槽块43、气缸44,缩口产品完成后,启动气缸44,气缸44推动顶料推块42在定位槽块43中滑动,从而将缩口后的产品顺利顶出,操作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