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铰链固定螺母板及其与车门立柱焊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55760阅读:631来源:国知局
车门铰链固定螺母板及其与车门立柱焊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是一种车门铰链固定螺母板及其与车门立柱焊接结构。



背景技术:

车门通过车门铰链和安装螺栓固定在车身骨架中的车门立柱上,车门立柱上用于固定车门铰链的螺母的焊接质量将直接关系到车门安装的强度和刚度。现有车门铰链固定螺母的焊接一般是在冲压件上焊接两个焊接螺母后,再将冲压件与车门立柱焊接,但是由于冲压件的尺寸大且成本高,而且进行两次焊接,焊接螺母的相对位置保证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车门铰链固定螺母板,易于焊接到车门立柱上,有效保障了焊接质量及装配间隙,提高了螺母结构相对位置的准确性。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车门铰链固定螺母板,与螺栓配合以将车门铰链安装在车门立柱上,其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板体、及与车门铰链配合的铰接部,所述板体具有与车门立柱相配合的第一面、及与板体第一面相对设置的第二面,所述板体的第一面上形成有焊接凸点及包围所述焊接凸点的凹环,所述板体的第二面上形成有螺母结构。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焊接凸点有两个。

按以上技术方案,两个所述焊接凸点相对于所述板体的重心位置呈中心对称分布。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铰链部有两个,且分设于所述板体的两侧。

按以上技术方案,两个所述铰接部相对于所述板体的重心位置呈中心对称分布。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板体上开设有减重孔。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螺母板为镀锌钢板。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特点为:该车门铰链固定螺母板,板体上形成有螺母结构,提高了螺母结构相对位置的准确性;板体上设有焊接凸点,更易于焊接,提高了焊接效率;绕焊接凸点的周边设置一圈凹环,用于存放焊接时融化的铁水,保证车门立柱和螺母板中间无夹渣,有效保障了焊接质量及装配间隙。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门铰链固定螺母板与车门立柱焊接结构,有效保障了焊接质量及装配间隙。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车门铰链固定螺母板与车门立柱焊接结构,其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车门立柱和上述任一种车门铰链固定螺母板,所述车门立柱和所述车门铰链固定螺母板相互焊接。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车门立柱上与所述螺母结构对应位置处开设有装配孔。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车门立柱为镀锌钢板。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特点为:该车门铰链固定螺母板与车门立柱焊接结构,板体上形成有螺母结构,提高了螺母结构相对位置的准确性;板体上设有焊接凸点,更易于焊接,提高了焊接效率;绕焊接凸点的周边设置一圈凹环,用于存放焊接时融化的铁水,保证车门立柱和螺母板中间无夹渣,有效保障了焊接质量及装配间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车门铰链固定螺母板与车门立柱焊接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门立柱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车门铰链固定螺母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左视图;

图5为图3的俯视图;

图6为图3的A-A截面图;

图7为图3的B-B截面图;

其中:1-车门立柱(101-装配孔)、2-螺母板(201-板体(201a-板体第一面、201b-板体第二面)、202-铰接部、203-焊接凸点、204-凹环、205-螺母结构、206-减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3至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车门铰链固定螺母板,与螺栓配合以将车门铰链安装在车门立柱1上,其包括板体201、及与车门铰链配合的铰接部202,所述板体201具有与所述车门立柱1相配合的第一面201a、及与板体第一面201a相对设置的第二面201b,所述板体的第一面201a上形成有焊接凸点203及包围所述焊接凸点203的凹环204,所述板体的第二面201b上形成有与所述螺栓配合的螺母结构205。

优选地,所述焊接凸点203有两个。

更优选地,两个所述焊接凸点203相对于所述板体201的重心位置呈中心对称分布。

优选地,所述铰链部202有两个,且分设于所述板体201的两侧。

更优选地,两个所述铰接部202相对于所述板体201的重心位置呈中心对称分布。

优选地,所述螺母板2为镀锌钢板。

优选地,所述板体201上开设有减重孔206。

请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车门铰链固定螺母板与车门立柱焊接结构,其包括车门立柱1和上述任一种车门铰链固定螺母板2,所述车门立柱1和所述车门铰链固定螺母板2相互焊接。

优选地,为了防止所述螺栓与车门立柱1发生干涉,所述车门立柱1上与所述螺母结构205对应位置处开设有装配孔101。

优选地,所述车门立柱1为镀锌钢板。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的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