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机床内部的自动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79037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机床内部的自动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件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适用于机床内部的自动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切削装置在切削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碎屑飞溅并散落在机床的周围,一方面严重影响了工作环境的整洁性,另一方面给工作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危险性,飞溅起来的碎屑不仅容易伤人,散落的碎屑也会对工作人员的行动和机床的正常工作带来隐患。这样,不仅增加了工作人员在工作时的危险性,也给机床的正常工作带来了隐患,同时还不利于保持工作环境的安全整洁,增加了额外的清洁成本。所以急需一种适用于机床内部的自动清洗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机床内部的自动清洗装置,其能够很好的清洗在切削过程中产生的碎屑,其碎屑清洗率高,防止在切削过程中碎屑飞溅;不仅降低了工作人员在工作时的危险性,也减少了机床正常工作的隐患,同时有利于保持工作环境的安全整洁,节约了清洁成本;该适用于机床内部的自动清洗装置移植性较高,可适用于多种不同机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机床内部的自动清洗装置,其包括罩体、基座和抽风机;基座具有第一壁体,罩体设于第一壁体,罩体与第一壁体围成吸尘腔,罩体具有与吸尘腔连通的抽风口,基座还具有位于吸尘腔的用于安装切削刀具的安装部;基座还具有贯穿基座的并与吸尘腔连通的吸尘孔,吸尘孔具有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第一端部贯穿第一壁体且位于吸尘腔;第二端部与抽风机连接。

优选的,所述罩体可拆卸罩设于所述第一壁体。

优选的,所述基座设有T形槽,所述罩体设有与所述T形槽相匹配的连接耳,所述连接耳嵌设于所述T形槽。

优选的,所述适用于机床内部的自动清洗装置还包括限位装置,所述罩体由所述限位装置限位于所述T形槽。

优选的,所述罩体设有T形槽,所述基座设有与所述T形槽相匹配的连接耳,所述连接耳嵌设于所述T形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端部位于所述罩体与所述第一壁体的连接处。

优选的,所述T形槽凸设于所述第一壁体。

优选的,所述第二端部位于所述基座的与所述第一壁体相对设置的第二壁体。

优选的,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抽风机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适用于机床内部的自动清洗装置,其罩体的抽风口与外部待加工工件相适应,减小了罩体与外部待加工工件之间的空间余量,防止碎屑散落。基座还具有位于吸尘腔的用于安装切削刀具的安装部;基座还具有贯穿基座的并与吸尘腔连通的吸尘孔,吸尘孔具有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第一端部贯穿第一壁体且位于吸尘腔;第二端部与抽风机连接。吸尘孔与切削刀具的安装部均设于吸尘腔,使切削过程中产生的碎屑最大限度的被罩体清洗并由抽风机通过吸尘孔吸出,防止碎屑散落或飞溅。吸尘装对碎屑清洗率高,保持整个工作间的整洁和安全;减少碎屑对切削刀具的干扰,有利于提高切削精度和产品均匀度;适用于机床内部的自动清洗装置移植性较高,可适用于多种不同机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适用于机床内部的自动清洗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罩体的立体图;

图3为图1中的基座的一个角度的结构图;

图4为图1中的基座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图;

图5为图1中的适用于机床内部的自动清洗装置的局部立体图;

图6为图5中的扳手的立体图;

图7为图5中的限位装置的立体图;

图8为图1中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适用于机床内部的自动清洗装置100,罩体110,基座120,抽风机130,抽风口111,出尘口112,吸尘腔113,连接耳114,第一壁体121,第二壁体122,吸尘孔123,第一端部123a,第二端部123b,扩径段123c,安装部124,第三壁体125,第四壁体124a,第五壁体124b,安装槽126,T形槽127,连接部128,限位装置140,底板150,扳手141,握持部141a,杆部141b,限位件142,块本体142a,限位块142b,通孔142c。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机床内部的自动清洗装置100,适用于机床内部的自动清洗装置100包括横向设置的罩体110、基座120和抽风机130;基座120连接于罩体110和抽风机130之间,抽风机130通过连接管200与基座120连通,该连接管200一端与抽风机130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基座120可拆卸连接。该适用于机床内部的自动清洗装置100由抽风机130提供吸力,以实现适用于机床内部的自动清洗装置100对碎屑的清洗能力。

在本实施例中,罩体110为中空结构,罩体110包括大致相对开设的抽风口111和出尘口112,抽风口111的开口方向和出尘口112的开口方向大致平行,罩体110还具有分别与抽风口111和出尘口112相连通的用于直接清洗碎屑的吸尘腔113,吸尘腔113位于抽风口111和出尘口112之间,且抽风口111的孔径与出尘口112的孔径相比较小。抽风口111的孔径相对于出尘口112的孔径较小可以减小碎屑从抽风口111溅出的几率,有利于提高碎屑清洗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当中,抽风口111和出尘口112的相对大小关系可以不同;抽风口111和出尘口112的相对位置关系也可以不同,例如抽风口111和出尘口112的相对位置关系还可以是抽风口111的开口方向和出尘口112的开口方向大致垂直,但不限于此。

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在罩体110的出尘口112的大致周缘还凸设有用于连接罩体110与基座120的卡槽相连接的连接耳114,连接耳114包括两相对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凸块,该两凸块的横截面均为大致的矩形,该两凸块分别由出尘口112的大致周缘向垂直于出尘口112的开口方向的方向凸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当中,连接耳114的凸块数量可以不同,凸块数量越多,或者凸块在出尘口112的大致周缘分布越均匀,罩体110与基座120的连接强度越高,连越稳定。例如可以是四个相同的条形凸块,该四个条形凸块之间两两间隔设置且平行,该四个条形凸块分为两组分别设置于出尘口112的相对的边缘;连接耳114的凸块的横截面形状还可以不同,例如还可以是梯形、半圆形或三角形等;但不限于此。一般情况下,连接耳114的凸块的横截面为矩形时与卡槽的结合力较强,不易从卡槽中滑出。

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罩体110的内径由出尘口112朝抽风口111的方向递减;但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当中,罩体110的内径由出尘口112朝抽风口111的方向还可以是增加或者保持不变,还可以是不规则变化等。

在本实施例中,罩体110的内径由出尘口112朝抽风口111的方向递减,有利于碎屑的清洗,由于抽风机130的吸力作用,在吸尘腔113内容易形成气流的涡流,由于罩体110的内径由出尘口112朝抽风口111的方向递减,使吸尘腔113的靠近基座120地方较开阔,碎屑不易从抽风口111溅出,有利于碎屑清洗率的提高。

请参阅图3和图4, 在本实施例中,基座120为大致的块状,基座120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壁体121、第二壁体122以及贯穿基座120的吸尘孔123。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壁体121和第二壁体122相对互相平行设置。吸尘孔123的横截面为大致的矩形,且吸尘孔123呈大致的四棱柱状。吸尘孔123为大致的四棱柱状,其内侧壁均匀平滑,有利于碎屑的通过,不易造成碎屑的堵塞和沉积,有利于提高碎屑清洗效果。

吸尘孔123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123a和第二端部123b,第一端部123a贯穿第一壁体121,第二端部123b贯穿第二壁体122。吸尘孔123分别与第一壁体121和第二壁体122相垂直,且第一端部123a位于第一壁体121,第二端部123b位于第二壁体122。由于吸尘孔123呈大致的四棱柱状且分别与第一壁体121和第二壁体122相垂直,吸尘孔123的长度相对较短,进一步减小了碎屑在吸尘孔123沉积的可能性。

请参阅图3,第一端部123a在第一端部123a与第一壁体121的交界处还设置有扩径段123c,扩径段123c连接于第一壁体121和第一端部123a之间,扩径段123c由第一端部123a的内侧壁向第一壁体121的方向内径递增直至与第一壁体121相交。扩径段123c的横截面为大致的矩形,且扩径段123c大致呈梯台状,该梯形台较大的底面与第一壁体121处于同一平面。

扩径段123c用于碎屑清洗的过渡,由第一壁体121朝吸尘孔123的第二端部123b的方向,扩径段123c的内径逐渐减小,便于碎屑进入吸尘孔123,以达到更好的碎屑清洗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当中,基座120的形状以及吸尘孔123的大致形状均可以不同。还可以选择是否设置扩径段123c,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请参阅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当中,基座120还具有用于安装切削刀具的安装部124,安装部124在平行于第一壁体121方向的截面为大致的“L”型,安装部124连接于基座120的分别环设于第一壁体121与第二壁体122且分别与第一壁体121与第二壁体122连接的第三壁体125。安装部124具有相对且平行设置的第四壁体124a和第五壁体124b,第四壁体124a与第一壁体121处于同一平面。安装部124与第三壁体125形成了切削刀具安装槽126。安装槽126的安装稳定性强于通过螺钉等直接连接的安装部件,对提高切削的稳定性有一定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当中,安装部124的第四壁体124a可以与第一壁体121平行但不处于同一平面,此时安装部124相对于第一壁体121由第一壁体121凸出或凹陷。

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当中,基座120还具有与罩体110的连接耳114相适应的T形槽127。T形槽127凸设于第一壁体121且与第一壁体121相垂直。在T形槽127的延伸方向,T形槽127的长度大致为第一壁体121在T形槽127的延伸方向的宽度的一半。T形槽127具有两相对间隔且平行设置的凸起,该两凸起分别同时与第三壁体125和第一壁体121相连。T形槽127可将罩体110稳定的连接于基座120的第一壁体121,减小罩体110与第一壁体121之间的间隙,防止碎屑散落;且罩体110拆卸方便,便于清洗残留碎屑和更换罩体110。

请参阅图4,基座120的第二壁体122还具有用于与抽风机130连接的连接部128;在本实施例当中,连接部128为螺孔,但不仅限于此。连接部128具有四个相同的安装螺孔,该四个安装螺孔均匀分布在第二壁体122处的第二端部123b的周缘。第二壁体122通过连接部128与抽风机130可拆卸连接,便于清洗适用于机床内部的自动清洗装置内部的残留碎屑。

请参阅图5,在本实施例当中,罩体110的出尘口112与基座120的第一壁体121连接,罩体110的出尘口112与基座120的第一壁体121贴合。罩体110的连接耳114嵌设于基座120的T形槽127。连接耳114的相对的两端与T形槽127的相对的两端相平齐。如图5所示,适用于机床内部的自动清洗装置100还包括限位装置140和底板150。基座120连接于底板150,限位装置140将罩体110的连接耳114限位于基座120的T形槽127中,防止罩体110从基座120脱离。

限位装置140可以是限位块、螺钉、弹簧等,但不限于此。在本实施例中,限位装置140采用的是扳手限位件。

请参阅图6和图7,限位装置140包括扳手141与限位件142。限位件142包括块本体142a、限位块142b和通孔142c,通孔142c平行于罩体110的连接耳114方向并贯穿块本体142a,限位块142b的横截面为大致的矩形且由块本体142a凸出。扳手141包括互相连接的握持部141a和杆部141b,杆部141b与通孔142c相适应且杆部141b的远离握持部141a一端具有螺纹。如图5所示,扳手141的杆部141b穿过限位件142的通孔142c,杆部141b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于底板150并将限位件142可拆卸固定于底板150。

如图5所示,限位件142的限位块142b位于T形槽127的一端部,并将罩体110的连接耳114限制在T形槽127中,防止连接耳114从T形槽127滑出。当通过握持部141a将扳手141旋紧时,握持部141a抵在限位件142上,由于摩擦力的存在,限位件142不能转动,从而限位块142b的位置不会改变,限位块142b则持续对连接耳114起限位作用。当通过握持部141a将扳手141旋松时,限位件142可以转动,使限位块142b从T形槽127的端部移开,此时连接耳114可以从T形槽127取出,从而实现罩体110的拆卸。一方面拆卸方便,便于清洗适用于机床内部的自动清洗装置或更换罩体110,另一方面防止在切削过程中罩体110与基座120相分离而影响切削的进行。

适用于机床内部的自动清洗装置100的工作原理是:在切削过程中,由于抽风机130持续提供吸力,切削产生的碎屑首先直接被吸入罩体110,碎屑由罩体110汇聚并通过吸尘孔123的第一端部123a进入吸尘孔123;在吸力作用下,碎屑通过吸尘孔123最终被抽风机130清洗。由于罩体110内径由出尘口112朝抽风口111的方向递减,碎屑不易从抽风口111散落,碎屑由于重力作用容易在罩体110的靠近底板150处沉积,但吸尘孔123的第一端部123a位于罩体110与基座120的连接处且靠近底板150,使罩体110的靠近底板150的位置吸力大大增加,大大减小了碎屑沉积的可能性,使碎屑的清洗率更高,清洗效果更好。适用于机床内部的自动清洗装置100对碎屑的清洗率可以达到97%及以上。

为了避免尺寸较大的碎屑损坏抽风机130,以及产生的灰尘直接被抽风机130排出污染环境,在连接管200内自左至右可拆卸设有过滤板201和吸附板202,连接管200横向设置,该过滤板201倾斜的设置于连接管200内,过滤板201包括上端的过滤网203和下端的收集板204,过滤网203上带有网孔,收集板204为封闭板,使得从连接管200左端过来的尺寸较小的碎屑以及灰尘只能经过上端的过滤网203穿过,而尺寸大的碎屑则在重力作用下聚集于收集板204处,吸附板202也倾斜设置,吸附板202与过滤板201成倒八字型,该吸附板202包括上端的吸附网205和下端的聚集板206,连接管200内还设置有阻流板207,阻流板207将过滤网203和吸附网205隔开。

这样,从连接管200左端过来的尺寸较小的碎屑以及灰尘只能经过上端的过滤网203穿过,而尺寸大的碎屑则在重力作用下聚集于收集板204处,由于阻流板207的阻挡,则经过滤网203过滤后的尺寸较小的碎屑以及灰尘只能迂回绕过阻流板207再从上端的吸附网205处再次过滤吸附,吸附网205将灰尘吸附,并对尺寸较小的碎屑进行再一次过滤,不符合要求的碎屑聚集于聚集板206处,有效地防护了抽风机130和环境。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机床内部的自动清洗装置100能够将切削碎屑清洗97%以上,保持整个工作间的整洁和安全;减少碎屑对切削刀具的干扰,有利于提高切削精度和产品均匀度;适用于机床内部的自动清洗装置移植性较高,可适用于多种不同机床。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