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头全自动绕弹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13432阅读:212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弹簧加工,尤其是双头全自动绕弹簧机。



背景技术:

医用弹簧是医疗器械中用途非常广泛的零部件,在各个医疗领域均起重要作用,例如医用弹簧臂、医用弹簧吊塔、医用弹簧钳等,均采用弹簧作为重要零件。医用弹簧由于用途不同,因而规格较多,同一规格下也有多种型号。

现有的弹簧绕制机主要包括送线机构、校直机构和绕线机构,使用时,由送线机构将金属丝送至校直机构进行校直,然后再送入绕线机构进行缠绕。

绕线机构由芯棒、转轮和驱动设备组成,弹簧的直径由芯棒决定,弹簧的螺距由转盘和驱动设备决定,而一套绕线机构仅能适用于一种规格弹簧的绕制,若要进行其他规格的弹簧绕制,则要更换整组绕线机构,成本较高。

此外,现有的弹簧绕制机构多为单头绕制,每个绕制机构都需要一个驱动机构,占地空间大且绕制的效率较低。且绕制时一次性只能实现一种规格的单个弹簧的绕制,一个操作工同一时间段内只能绕制一个弹簧,操作繁琐,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高弹簧绕制的加工效率,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双头全自动绕弹簧机。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双头全自动绕弹簧机,包括:工作平台、主齿轮、主齿轮电机和两组绕线机构;主齿轮设置在工作平台上表面上,在主齿轮电机驱动下转动,主齿轮的齿轮平面平行于工作平台上表面;两组绕线机构设置于工作平台上表面,且分别位于主齿轮两侧;两组绕线机构结构相同,均包括:芯棒、固定架、螺纹轴和螺纹套;同一组绕线机构中:

固定架和螺纹套相对设置在工作平台上表面上,芯棒前端架设在固定架上,末端与螺纹轴前端相连,螺纹轴的尾端与螺纹套通过相匹配的螺纹旋接;螺纹轴尾端伸出螺纹套且与副齿轮连接,副齿轮的齿轮面垂直于主齿轮齿轮面,且副齿轮与主齿轮啮合;

芯棒和螺纹轴的中轴线相重合,且该中轴线平行于工作平台上表面;芯棒前端还设有穿线孔。

进一步的,所述芯棒与螺纹轴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两个給线机构,两个給线机构分别给两组绕线机构送金属线;两个給线机构结构相同,均包括:线盘、线盘固定架和金属线导向管;线盘通过线盘固定架固定在工作平台上,金属线导向管设置在工作平台上,且靠近其对应的給线机构,线盘上的金属线穿过金属线导向管送入对应給线机构的穿线孔中。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可实现两根弹簧的同时绕制,且只需要一个驱动电机,节省空间的同时能够提高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中:1、工作平台,2、固定架,3、芯棒,4、螺纹轴,5、螺纹套,6、副齿轮,7、主齿轮,8、主齿轮电机,9、穿线孔,10、线盘固定架,11、线盘,12、金属线,13、金属线导向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图中包括:

工作平台1、主齿轮7、主齿轮电机8、两组绕线机构和两个給线机构;主齿轮7设置在工作平台1上表面上,在主齿轮电机8驱动下转动,主齿轮7的齿轮平面平行于工作平台1上表面;两组绕线机构设置于工作平台1上表面,且分别位于主齿轮7两侧;两组绕线机构结构相同,均包括:芯棒3、固定架2、螺纹轴4和螺纹套5;同一组绕线机构中:

固定架2和螺纹套5相对设置在工作平台上表面上,芯棒3前端架设在固定架2上,末端与螺纹轴4前端相连,螺纹轴4的尾端与螺纹套5通过相匹配的螺纹旋接;螺纹轴4尾端伸出螺纹套5且与副齿轮6连接,副齿轮6的齿轮面垂直于主齿轮7齿轮面,且副齿轮6与主齿轮7啮合;

芯棒3和螺纹轴4的中轴线相重合,且该中轴线平行于工作平台1上表面;芯棒3前端还设有穿线孔10;

两个給线机构分别给两组绕线机构送金属线12;两个給线机构结构相同,均包括:线盘11、线盘固定架10和金属线导向管13;线盘11通过线盘固定架10固定在工作平台1上,金属线导向管13设置在工作平台1上,且靠近其对应的給线机构,线盘11上的金属线12穿过金属线导向管13送入对应給线机构的穿线孔9中。

本实用新型以主齿轮驱动电机8为驱动机构,通过主齿轮7与副齿轮6之间的啮合,带动两组绕线机构同时进行绕线。为避免两个給线机构之间发生金属线的纠缠,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两个金属线导向管用于金属线的进线导向。

使用时,将金属线12穿入穿线孔9中,然后驱动主齿轮驱动电机8驱动主齿轮7转动,通过主齿轮7与副齿轮6之间的啮合带动两组绕线机构中的螺纹轴4在螺纹套5中旋转,即可实现弹簧绕指。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芯棒与螺纹轴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可以更换芯棒,便于下料,以及更换粗细不同的芯棒,满足不同规格弹簧的生产要求。

本实用新型可实现两根弹簧的同时绕制,且只需要一个驱动电机,节省空间的同时能够提高加工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