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轴上下端气幕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72131发布日期:2018-06-12 19:59阅读:178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轴上下端气幕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的加工中心都至少配置有一个主轴,刀具装夹在该主轴上,以便该主轴高速旋转时带动刀具转动,从而达到对工件进行加工的目的。主轴的核心部件是高速精密的主轴轴承,任何油雾或水汽进入到主轴轴承都会影响主轴轴承工作的精度和寿命,所以对主轴轴承的防护非常重要。

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气幕保护结构对主轴轴承进行防护,气幕保护俗称气密封,其能够防止外部的切削液、灰尘、水汽、铁屑、油雾等脏物进入主轴轴承以造成对主轴轴承的损坏,从而确保主轴的精度,并延长主轴使用的寿命。但是,现有的气幕保护结构只对主轴的下端进行吹气保护,只延长了主轴下端的主轴轴承的寿命,主轴上端的主轴轴承依然没有得到保护,容易发生锈蚀等问题,这对主轴轴承的防护工作做得不够到位和全面,这将同样影响整个主轴的使用寿命和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主轴上下端气幕保护结构,该气幕保护结构对主轴的上下端做全面的气密防护,能够延长主轴的使用寿命,提高主轴的加工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主轴上下端气幕保护结构,包括外壳,外壳设有贯穿其两端的容置腔,容置腔的两端都内置有主轴轴承,容置腔的两端口都安装有轴承端盖,外壳设有进气口和导气通道,各轴承端盖设有出气通道,进气口通过导气通道来连接出气通道,压缩空气依次经进气口、导气通道从出气通道排出以形成对对应主轴轴承的气密封。

其中,导气通道包括相连通的上导气通道和下导气通道,位于容置腔的上端口的轴承端盖为上端盖,位于容置腔的下端口的轴承端盖为下端盖,位于上端盖的出气通道为上出气通道,位于下端盖的出气通道为下出气通道,上导气通道与上出气通道的连接处连接有可将压缩空气导入对应主轴轴承的上负压通道,下出气通道连通有将压缩空气导入对应主轴轴承的下负压通道。

其中,上负压通道为上端盖的外壁与容置腔的内壁之间的间隙。

其中,上端盖设有用于使压缩空气流向上负压通道的导向通道,上导气通道通过导向通道来连接上出气通道。

其中,导向通道的口径大于上出气通道的口径,且导向通道的口径小于上导气通道的口径。

其中,下负压通道为下端盖的内壁与主轴的外壁之间的间隙。

其中,下端盖的内壁开设有与下负压通道连通的缓冲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主轴上下端气幕保护结构,通过在外壳上设置进气口和导气通道,各轴承端盖上设置出气通道,而且进气口通过导气通道来连接出气通道,这样清洁、干燥的压缩空气从进气口进入导气通道,然后最终从出气通道排出,这样排除的压缩空气就能形成对对应主轴轴承的气密封,也即是对主轴两端的主轴轴承都进行了气密封,实现了对主轴轴承的全面气密防护,有利于显著延长主轴的使用寿命,提高主轴的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轴上下端气幕保护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中包括有:

1-外壳、11-进气口、12-上导气通道、13-下导气通道;

2-上主轴轴承;

3-上端盖、31-上出气通道、32-导向通道;

4-下主轴轴承;

5-下端盖、51-下出气通道、52-缓冲槽;

6-上负压通道;

7-下负压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主轴上下端气幕保护结构,如图1所示,其结构包括外壳1,外壳1设有贯穿其上下两端的容置腔,容置腔的上端内置有上主轴轴承2,容置腔的下端内置有下主轴轴承4,主轴插入上主轴轴承2和下主轴轴承4 内,容置腔的上端口安装有上端盖3,容置腔的下端口安装有下端盖5。外壳 1的侧壁内设有进气口11和和与其连接导气通道,导气通道包括相连通的上导气通道12和下导气通道13,上端盖3设有上出气通道31,下端盖5设有下出气通道51,进气口11通过上导气通道12来连接上出气通道31,进气口 11通过下导气通道13来连接下出气通道51。如图1中箭头所示,压缩空气从进气口11分别进入上导气通道12和下导气通道13,上导气通道12的压缩空气从上出气通道31排出,进而形成对上主轴轴承2的气密封,下导气通道13的压缩空气从下出气通道51排出,进而形成对下主轴轴承4的气密封,这样就实现了对主轴上下端的全面气密防护,进而有利于显著延长主轴的使用寿命,提高主轴的加工精度。

如图1所示,为了解除上主轴轴承2的负压状态,上导气通道12与上出气通道31的连接处连接有可将压缩空气导入对应主轴轴承的上负压通道6。上负压通道6为上端盖3的外壁与容置腔的内壁之间的间隙。为便于压缩空气流入上负压通道6,上端盖3设有用于使压缩空气流向上负压通道6的导向通道32,上导气通道12通过导向通道32来连接上出气通道31。为使得压缩空气排出时具有一定的压力,上出气通道31的口径小于导向通道32的口径,导向通道32的口径小于上导气通道12的口径。

如图1所示,为了解除下主轴轴承4的负压状态,下出气通道51连通有将压缩空气导入下主轴轴承4的下负压通道7,下负压通道7为下端盖5的内壁与主轴的外壁之间的间隙。位使得压缩空气能够顺畅地进入下负压通道 7而到达下主轴轴承4,下端盖5的内壁开设有与下负压通道7连通的缓冲槽 52。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