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旋片泵装配的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37124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旋片泵装配的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旋片泵装配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旋片式真空泵又称旋片泵,是一种油封式机械真空泵,现今已广泛的应用于冶金、机械、军工、电子、化工、轻工、石油及医药等生产和科研部门。

旋片泵主要由泵体、转子、旋片、端盖、弹簧等组成。在旋片泵的腔内偏心的安装有一个转子,转子外圆与泵腔内表面相切(二者有很小的间隙),转子槽内装有带弹簧的二个旋片。旋转时,靠离心力和弹簧的张力使旋片顶端与泵腔的内壁保持接触,转子旋转带动旋片沿泵腔内壁滑动。

两个旋片把转子、泵腔和两个端盖所围成的月牙形空间分隔成A、B、C三个空间,当转子旋转时,与吸气口相通的空间A 的容积逐渐增大,正处于吸气过程。与排气口相通的空间C的容积逐渐缩小,正处于排气过程。居中的空间B的容积也是逐渐减小的,正处于压缩过程。由于空间A的容积是逐渐增大(即膨胀),气体压强降低,泵的入口处外部气体压强大于空间A内的压强,因此将气体吸入。当空间A与吸气口隔绝时,即转至空间B的位置,气体开始被压缩,容积逐渐缩小,最后与排气口相通。当被压缩气体超过排气压强时,排气阀被压缩气体推开,气体穿过油箱内的油层排至大气中。在 旋片泵的连续运转过程中,不断的进行着吸气、压缩、排气过程,从而达到连续抽气的目的。如果排出的气体通过气道而转入另一级(低真空级),由低真空级抽走,再经低真空级压缩后排至大气中,即组成了双级泵。这时总的压缩比由两级来负担,因而提高了极限真空度。

在旋片泵装配过程中,需要首先将转子的一端提升至一定高度后用吊装装置固定,使该端转子轴的中心基本与泵腔中心保持规定的距离,再将转子的另一端提升至相同高度后,另一人配合的将端盖安装到旋片泵上。转子第一次提升的高度非常重要,但是受人工手动抬时无法保持完全静止不动、人员配合默契及操作熟练程度等影响,安装难度非常大,费时费力,且很难保证装配精度,非常不利于旋片泵的保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旋片泵装配的辅助装置,其搭载于旋片泵上使用,可以方便的提升转子,且易于把控装配精度,操作方便,省时省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旋片泵装配的辅助装置,其中,所述旋片泵包括泵主体,所述泵主体的两个相对的端面中部设有贯穿两所述端面的泵腔,两所述端面上还分别设有端盖孔,所述泵腔中设有沿所述泵腔轴向设置的转子,所述转子的中心为转子轴,所述辅助装置包括框型安装架、可上下滑动的设于所述安装架中部的提升块、设于所述提升块中部的用以配合所述转子轴的提升孔,所述辅助装置还包括用以驱动所述提升块沿所述安装架滑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安装架与两所述端面中的其中一者通过紧固件和所述端盖孔固定相连,当对所述旋片泵进行装配时,所述转子轴的一端套设于所述提升孔中。

进一步的,所述框型安装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导向柱和第二导向柱,所述第一导向柱和所述第二导向柱均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提升块滑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柱和所述第二导向柱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向柱和所述第二导向柱相对的内表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和所述第二导向槽分别沿所述第一导向柱和所述第二导向柱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导向槽和所述第二导向槽中分别设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提升块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向槽和所述第二导向槽分别贯通所述第一导向柱和所述第二导向柱的下底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向槽自所述第一导向柱的内表面向外其槽宽逐渐增大,所述第二导向槽自所述第二导向柱的内表面向外其槽宽逐渐增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向柱和所述第二导向柱的上端部通过横架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提升块的上端面连接有至少一个螺杆,所述螺杆的上部贯通所述横架,所述螺杆的外表面具有外螺纹,所述螺杆上位于所述横架的上方套设有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螺杆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螺杆对称设于所述提升块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提升块采用铝合金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提升孔的内表面设有用以防止划伤所述转子轴的垫层,所述垫层采用塑胶材质。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利用旋片泵本身的结构,采用螺杆手动提升,方便简单,且易于把控装配精度,采用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能保证垂直提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旋片泵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辅助装置与旋片泵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泵主体;2、泵腔;3、端盖孔;4、转子;5、转子轴;6、安装架;601、第一导向柱;602、第二导向柱;603、第一导向槽;604、第二导向槽;605、横架;7、提升块;701、提升孔;8、第二滑块;9、螺杆;10、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用于旋片泵装配的辅助装置,其中,旋片泵包括泵主体1,泵主体1的两个相对的端面中部设有贯穿两端面的泵腔2,两端面上还分别设有端盖孔3,每个端面分别设有4个端盖孔3,4个端盖孔3分别设于矩形的四个角上,泵腔2中设有沿泵腔2轴向设置的转子4,泵腔2的直径大于转子4的直径,转子4的中心为转子轴5,在旋片泵的装配过程中,需要使转子4的轴心与泵腔2的轴心保持规定的距离。

辅助装置包括框型安装架6、可上下滑动的设于安装架6中部的提升块7、设于提升块7中部的用以配合转子轴5的提升孔701,辅助装置还包括用以驱动提升块7沿安装架6滑动的驱动组件,安装架6与两端面中的其中一者通过紧固件和端盖孔3固定相连,当对旋片泵进行装配时,转子轴5的一端套设于提升孔701中。

框型安装架6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导向柱601和第二导向柱602,第一导向柱601和第二导向柱602的上端部通过横架605相连,第一导向柱601和第二导向柱602均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导向柱601和所述第二导向柱602相对的内表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导向槽603和第二导向槽604,第一导向槽603和第二导向槽604分别沿第一导向柱601和第二导向柱602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导向槽603和第二导向槽604中分别设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8。

提升块7的两侧分别与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8相连,且第一导向柱601和第二导向柱602相对于提升块7相对称,提升块7可沿第一导向柱601和第二导向柱602上下滑动。

优选的,将第一导向槽603和第二导向槽604设置成分别贯通第一导向柱601和第二导向柱602的下底面,从而可便于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8从第一导向槽603和第二导向槽604中拆离。第一导向槽603自第一导向柱601的内表面向外其槽宽逐渐增大,同样的,第二导向槽604自第二导向柱602的内表面向外其槽宽逐渐增大。

提升块7的上端面连接有螺杆9,螺杆9的上部贯通横架605,螺杆9的外表面具有外螺纹,螺杆9上位于横架605的上方套设有螺母10。优选的,螺杆9的数量为两个,两螺杆9对称设于提升块7的两侧。

为防止划伤转子轴5,提升块7采用较软的铝合金,提升孔701的内表面设有垫层,垫层采用塑胶材质。

在对旋片泵进行安装时,首先将该辅助装置套设于转子轴5的一端,并通过紧固件将安装架6与泵主体1的一个端面相固定,通过拧动螺母10使螺杆9上升,将转子轴5的一端提升至合适的高度后,再通过人工将转子轴5的另一端提升并将端盖套设于该端的转子轴5上,通过端盖孔3将端盖和泵主体1相固定,再采用吊绳将辅助装置那头的转子轴5吊住使其保持在原先的高度位置,将辅助装置从泵主体1上拆解,将该端的端盖安装到旋片泵上,从而完成旋片泵的装配。

本实用新型利用旋片泵本身的结构,装配过程中对旋片泵无损伤,通过拧动螺母10从而控制螺杆9上升,方便简单,便于控制转子轴5的高度;同时通过第一导向槽603和第二导向槽604,能保证提升过程为垂直提升。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