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耳加强筋冲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8307发布日期:2018-06-28 02:02阅读:858来源:国知局
极耳加强筋冲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极耳加强筋冲压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极耳加强筋冲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方形铝壳电池生产过程中,由于卷绕式卷芯可高速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而被广泛使用。其中M6UP多极耳卷绕因其高比能量特性而最具市场竞争力;其加工过程为先采用模切成型方式形成极耳,而后经过分切、卷绕形成极耳。但在后工序中的过辊工序,极耳的成型过程是通过一个切刀切除一部分,走带移动一定距离后通过切刀2补切另一部分,从而满足规格要求。模切时台阶的存在,是切刀1较切刀2切除的稍深一些,避免切刀2补切时对原先切除的部分产生干涉;因动力电池所用金属箔材较薄,极耳在后续加工过程很容易产生褶皱,甚至造成tab区拉断。

极耳尤其是负极极耳容易受到非均匀剪切力,受到微小扰动极易产生褶皱、翻折等情况,且容易在极耳根部产生裂口,致使模切、分切以及卷绕等过程频繁断带,从而严重影响到生产效率和良品率。

目前也有一些针对极耳的翻折现象的装置改进研究,但是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中国专利CN206015157U公开了一种冲压装置,但是其结构中除了上下冲压的台板可以通过驱动机构驱动上下移动,其他结构位置如上下台板水平方向是位置调节、整个装置相对于立板或摸切机工作台位置的可调节性能不强,在进行后期调试的过程中具有便捷性不强,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冲压精度高、可调节性强的新型极耳加强筋冲压装置。

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极耳加强筋冲压装置,包括立板、以及冲压结构;所述冲压结构与所述立板为可拆卸连接且与所述立板相对位置可调;所述冲压结构包括底座、滑轨、滑块、限位块、驱动机构、连接机构、上台板、下台板;所述滑轨连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滑块连接于滑轨上,并在滑轨竖直方向上移动;所述滑块上与所述滑轨连接面的相反面设有驱动机构;所述滑块上方设有限位块;所述驱动机构下方与所述连接机构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机构下方固定连接有上台板;所述下台板下部与所述底座相连接。

所述立板为加方钢材料的薄板,加工更为简单,经济成本低,且刚性好。

所述底座下表面设有T型槽,用于与极耳模切机工作台进行连接,从而实现整个冲压机构相对于立板的位置的灵活可调节性能,方便后期调试工作的进行,提高工作效率。

更进一步的,所述T型槽为平行设置的两个;增加底座与其连接对象的连接稳定性。

所述滑轨为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的L型,所述水平部通过多个螺钉与水平部上设置的多个第一腰型孔连接于所述底座上;用于滑轨相对于底座的竖直方向的高度调节,从而对上台板水平方向的位移进行可调节性操作;所述滑块通过多个螺钉与竖直部上设置的多个第二腰型孔连接于滑轨的竖直部;用于滑块相对于滑轨的上下滑动位移,从而调节上下台板竖直方向的位移。

所述限位块通过螺钉螺栓可调节连接于滑块上方;可迅速使到达相应位置的滑块进行定位。

所述驱动机构为直线电缸,驱动动力的重复压力更精准,施压控制精度更高,施压过程更可控,受压力精确可控,更有利于成形。

所述下台板下部设有凸部,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所述凸部相配合的滑槽;所述下台板通过所述凸部在所述滑槽上进行滑动来调节其与上台板水平方向上的相对位置。

更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于滑槽末端设有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最高位置高于所述滑槽槽低的水平位置,保证下台板在滑槽中进行滑动的安全性能。

所述上台板与所述下台板相对面上分别设有相互啮合的压痕;上下台板进行啮合后就能在极耳上冲压形成相应的压痕,形成极耳加强筋结构,改善tab应力, tab强度增强,打皱、断带现象减少,模切、分切得到极大改善。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新型极耳加强筋冲压装置,具有以下优点:一方面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对工作环境要求低,节能降耗,设备成本低;另一方面冲压装置整体和其部分结构的多向位置可调节性,有效增加后期调试的便捷程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冲压重复压力更精准,施压控制精度更高,施压过程更可控,受压力精确可控,更有利于加强筋的成形,降低不良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冲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极耳加强筋冲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冲压机构滑轨上腰型孔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冲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上台板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下台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3-图6所示,极耳加强筋冲压装置,包括立板1、以及冲压结构2;所述冲压结构2与所述立板1为可拆卸连接且与所述立板1相对位置可调;所述立板1为加方钢材料的薄板,加工更为简单,经济成本低,且刚性好。所述底座 21下表面平行设有两个T型槽210,用于与极耳模切机工作台进行连接,从而实现整个冲压机构相对于立板的位置的灵活可调节性能以及调节过程中的稳固程度,方便后期调试工作的进行,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冲压结构2包括底座21、滑轨22、滑块23、限位块24、驱动机构25、连接机构26、上台板27、下台板28;所述滑轨22连接于所述底座21上,所述滑块23连接于滑轨22上,并在滑轨22竖直方向上移动;所述滑块23上与所述滑轨22连接面的相反面设有驱动机构25;所述滑块23上方设有限位块24;所述驱动机构25下方与所述连接机构26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机构26下方固定连接有上台板27;所述下台板28下部与所述底座21相连接。连接机构26具体为连接板。

所述滑轨22为包括水平部221和竖直部222的L型,所述水平部221通过多个螺钉与水平部221上设置的多个第一腰型孔2211连接于所述底座21上;用于滑轨相对于底座的竖直方向的高度调节,从而对上台板水平方向的位移进行可调节性操作;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腰型孔2211为以正方形顶点分布的四个。所述滑块23通过多个螺钉与竖直部222上设置的多个第二腰型孔2221连接于滑轨22的竖直部222;用于滑块相对于滑轨的上下滑动位移,从而调节上下台板竖直方向的位移。

所述限位块24通过螺钉螺栓可调节连接于滑块23上方;可迅速使到达相应位置的滑块进行定位。

所述驱动机构25为直线电缸,驱动动力的重复压力更精准,施压控制精度更高,施压过程更可控,受压力精确可控,更有利于成形。

所述下台板28下部设有凸部281,所述底座21上设有与所述凸部281相配合的滑槽211;所述下台板28通过所述凸部281在所述滑槽211上进行滑动来调节其与上台板27水平方向上的相对位置。

所述上台板27与所述下台板28相对面上分别设有相互啮合的压痕;请参阅图5-图6,上下台板进行啮合后就能在极耳上冲压形成相应的压痕,形成极耳加强筋结构,改善tab应力,tab强度增强,打皱、断带现象减少,模切、分切得到极大改善。

实施例2:

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作为进一步改进,请参阅图1-图2所述底座21上于滑槽211末端设有限位挡板29;所述限位挡板29最高位置高于所述滑槽211的槽低的水平位置,当下台板27的凸部281在滑槽211中进行滑动至末端时,有限位挡块210能够进行位置的固定,防止过度滑动以滑出滑槽,保证下台板在滑槽中进行滑动的安全性能。

工作原理:

在进行极耳加强筋冲压装置的冲压工作时,驱动机构25为整个冲压机构2 的动力,接收到冲压信号后,带动上台板27向下运动,到达下限后与下台板28 进行啮合,从而将极片的极耳冲压出相应形状的加强筋,然后驱动机构25带动上台板27回到原点,从而完成一个极耳的冲压,反复下去,保证极片上每个极耳都能形成相应的加强筋,在需要进行一些后期调试调整时,通过滑轨22上的水平部221上设置的腰型孔与其底座连接处进行上台板水平方向的位置的调节,通过下台板28与底座21的滑槽连接进行下台板水平方向的位置调节;通过滑轨 22竖直部222上设置的腰型孔与相应连接的滑块23进行竖直方向上下台板的之间距离的调节;从而实现后期调试工作更为便捷的进行,提高工作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