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轨表分流片钻孔用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2001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轨表分流片钻孔用夹具。



背景技术:

目前终端电能计量表的安装普遍采用传统壁挂式的安装方式,存在体积大,安装不方便的缺点。而导轨式安装电表采用模数化设计,具有体积小,易安装,易组网等优点,易于实现终端照明电能计量,便于照明系统加装电度表的改造。无论是单相导轨电表还是三相导轨电表,其内部结构均包括有用于导电的分流片。导轨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根据客户需要随时调整型号,而生产导轨表用的分流片一般都需要预先采购储备,因此,采购过来的分流片不带有安装孔,待导轨表型号确认后生产企业自根据型号需要对分流片进行钻孔,导轨表型号不同,分流片上安装孔的位置就可能会有所不同,简单的根据设计尺寸对分流片进行钻孔就会存在易产生误差、钻孔效率不高、需要购买专门定位钻孔设备从而增加生产成本等问题。因此,设计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快速钻孔的夹具就显得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导轨表分流片钻孔夹具,所述夹具包括有由左板、前板、右板和后板依次首尾相连构成的框体,导轨表壳体能够放置在框体内,壳体内设有用于托住导轨表壳体前部的前托条和用于托住导轨表壳体后部的后托条,前托条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左板和右板上,后托条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左板和右板上,框体的上表面设有若干与分流片形状相匹配的凹槽,凹槽的一端位于前板上端面,另一端位于后板的上端面,前托条和后托条上分别设有若干上下贯穿的通孔。

前托条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安装在左板和右板上,左板和右板上分别设有供螺栓穿过的第一条形通孔,第一条形通孔贯穿左板或右板上表面和下表面,第一条形通孔的长度方向与导轨表壳体的前后方向一致。

后托条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安装在左板和右板上,左板和右板上分别设有供螺栓穿过的第二条形通孔,第二条形通孔贯穿左板或右板上表面和下表面,第二条形通孔的长度方向与导轨表壳体的前后方向一致。

前托条的两端分别设有供螺栓穿过的第三条形通孔,第三条形通孔的长度方向与导轨表壳体的左右方向一致。

后托条的两端分别设有供螺栓穿过的第四条形通孔,第四条形通孔的长度方向与导轨表壳体的左右方向一致。

左板和右板的中部分别设有具有内螺纹的通孔,通孔内分别安装有顶紧螺栓,拧动顶紧螺栓能够夹紧或松开置于框体内的导轨表壳体。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将导轨表壳体放置在框体之中,拧紧顶紧螺栓将导轨表壳体夹紧,导轨表壳体的下方分别被前托条和后托条托住,通过螺栓分别调整前托条和后托条的前后、左右位置,使得导轨表壳体上的安装孔与前托条和后托条上的通孔相对应。将分流片放置在相应的凹槽中,利用打孔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导轨表分流片钻孔夹具可以根据导轨表壳体对分流片进行精确钻孔,提高的分流片钻孔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能够适应不同型号导轨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导轨表分流片钻孔夹具,所述夹具包括有由左板1、前板2、右板3和后板4依次首尾相连构成的框体,导轨表壳体能够放置在框体内,壳体内设有用于托住导轨表壳体前部的前托条5和用于托住导轨表壳体后部的后托条6,前托条5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左板1和右板3上,后托条6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左板1和右板3上,框体的上表面设有若干与分流片形状相匹配的凹槽7,凹槽7的一端位于前板2上端面,另一端位于后板4的上端面,前托条5和后托条6上分别设有若干上下贯穿的通孔8。

前托条5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9安装在左板1和右板3上,左板1和右板3上分别设有供螺栓9穿过的第一条形通孔10,第一条形通孔10贯穿左板1或右板3上表面和下表面,第一条形通孔10的长度方向与导轨表壳体的前后方向一致。

后托条6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9安装在左板1和右板3上,左板1和右板3上分别设有供螺栓9穿过的第二条形通孔11,第二条形通孔11贯穿左板1或右板3上表面和下表面,第二条形通孔11的长度方向与导轨表壳体的前后方向一致。

前托条5的两端分别设有供螺栓9穿过的第三条形通孔12,第三条形通孔12的长度方向与导轨表壳体的左右方向一致。

后托条6的两端分别设有供螺栓9穿过的第四条形通孔13,第四条形通孔14的长度方向与导轨表壳体的左右方向一致。

左板1和右板3的中部分别设有具有内螺纹的通孔,通孔内分别安装有顶紧螺栓15,拧动顶紧螺栓15能够夹紧或松开置于框体内的导轨表壳体。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