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卡料座圈压装落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44412发布日期:2018-08-24 18:41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落料机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卡料座圈压装落料机构。



背景技术:

管座圈压装是缸盖制造的关键工艺,现行业内均使用自动压装,座圈通过润滑后靠重力自动落至压杆位置后使用压杆进缸盖座圈孔。目前的落料机构设计的导向槽为一垂直的平面,与座圈接触面积比较大,座圈润滑后润滑油容易粘附在落料机构导向槽表面,导致座圈与导向槽摩擦力增大从而导致座圈卡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卡料座圈压装落料机构,旨在解决润滑油堆积,导致座圈粘附力大于卡料、润滑不足,压装力过大损坏工件和需要定期清理油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卡料座圈压装落料机构,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上依次设有进料口、润滑腔和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上还设有导条和悬空槽,所述导条走向与所述导向槽走向相同,所述悬空槽与所述导向槽的走向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悬空槽包括第一悬空槽、第二悬空槽和第三悬空槽,所述第一悬空槽设置在所述润滑腔上端,所述第二悬空槽设置在所述润滑腔下端,所述第三悬空槽设置在所述出料口上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导条有多条且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外壳体还设有喷油嘴,所述润滑腔内设有与所述喷油嘴连通的出油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设备减少了落料过程终的润滑油损耗,提高缸盖压装质量;提高一次下线合格率,减少由于卡料停机-返修引起的零件报废;导向槽油脂粘附少,减少设备维护频次,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卡料座圈压装落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导条设计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部件名称如下:1为润滑腔,2为喷油嘴,21为出油口,3为第一悬空槽,4为进料口,5为外壳体,6为第二悬空槽,7为导向槽,71为导条,8为第三悬空槽,9为出料口,10为盖板,11为座圈,12为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上述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防卡料座圈压装落料机构,包括外壳体5,所述外壳体5内设有作为座圈11输送轨迹的导向槽7,所述导向槽7上依次设有进料口4、润滑腔1和出料口9,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7上还设有导条71和悬空槽,所述悬空槽为“一”字型,所述导条71的作用是减少座圈11与所述导向槽7接触面积,从而减少摩擦力。所述导条71走向与所述导向槽7走向相同,所述悬空槽与所述导向槽7的走向垂直,所述导条71起始设置在所述进料口4处,所述导条71终点设置在所述出料口处。该结构使导向槽7油脂粘附少,减少卡料现象,从而减少设备维护频次,节约成本。

所述悬空槽包括第一悬空槽3、第二悬空槽6和第三悬空槽8,所述第一悬空槽3设置在所述润滑腔1上端,所述第二悬空槽6设置在所述润滑腔1下端,所述第三悬空槽8设置在所述出料口9上端。设置悬空槽,从而减小盖板10对座圈11的压力。

所述导条71有多条且平行设置,方便座圈11的运输,减少座圈11与导向槽7的接触面积。

所述外壳体还设有用于喷雾化润滑油的喷油嘴2,所述润滑腔1内设有与所述喷油嘴2连通的出油口21。

该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座圈通过料槽进入进料口4;落到润滑腔1时,盖板10上的顶针自动弹出,顶针嵌入润滑腔内的针孔,卡住座圈11后,喷油嘴2喷雾化润滑油进行润滑;润滑完成后顶针回位,座圈11掉落;座圈11斜坡上滑落后,由出料口9排出,到座圈11压杆后进行压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