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束矫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02121发布日期:2018-06-30 02:10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钢管束矫直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管束矫直机,属于钢管束生产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钢管束加工领域的钢管束矫直,主要采用的人工矫直,没有专用设备。采用人工矫直时,费时费力,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方便的钢管束矫直机,能够快速安全、高质量、高效率的进行钢管束矫直作业。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钢管束矫直机包括输入辊道、第一上压机构、下压机构、第二上压机构、中间辊道和输出辊道,其特征是:输入辊道、中间辊道和输出辊道呈一直线分布,输入辊道和中间辊道之间设有第一上压机构,中间辊道正上方设有下压机构,中间辊道和输出辊道支架设有第二上压机构。

进一步的,下压机构包括下压机架、横梁、下压油缸、油缸连接架、下压梁、滑轨和滑块,横梁两端连接下压机架,横梁正下方设有下压梁,横梁上固定下压油缸,下压油缸驱动端通过油缸连接架连接下压梁,横梁两端连接滑块,滑块滑动连接在滑轨上,滑轨固定在下压机架侧面。

进一步的,第一上压机构包括底座、滑动座、驱动油缸、油缸座、连接座、上压架、下楔块和上楔块,底座上滑动连接滑动座,底座上固定油缸连接架,油缸连接架上铰接驱动油缸,驱动油缸的驱动端铰接连接座,连接座固定在滑动座上,滑动座上方设有上压架,上压架下端面设有上楔块,滑动座上端面设有与上楔块滑配的下楔块;所述第二上压机构和第一上压机构结构相同。

进一步的,上压架和底座之间设有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包括导向轮和导向架,导向架固定在底座两侧,导向轮连接在上压架两侧,导向轮滑动连接在导向架中。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工作稳定可靠;能够实现钢板输送、矫直,大大方便了操作者,提高了生产加工的自动化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下压机构主视图。

图4为第一上压机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输入辊道、2-第一上压机构、2.1-底座、2.2-滑动座、2.3-驱动油缸、2.4-油缸座、2.5-连接座、2.6-上压架、2.7-下楔块、2.8-上楔块、2.9-导向轮、2.10-导向架、3-下压机构、3.1-下压机架、3.2-横梁、3.3-下压油缸、3.4-油缸连接架、3.5-下压梁、3.6-滑轨、3.7-滑块、4-第二上压机构、5-中间辊道、6-输出辊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输入辊道1、第一上压机构2、下压机构3、第二上压机构4、中间辊道5和输出辊道6。

输入辊道1、中间辊道5和输出辊道6呈一直线分布,输入辊道1和中间辊道5之间设有第一上压机构2,中间辊道5正上方设有下压机构3,中间辊道5和输出辊道6支架设有第二上压机构4。

所述下压机构3包括下压机架3.1、横梁3.2、下压油缸3.3、油缸连接架3.4、下压梁3.5、滑轨3.6和滑块3.7,横梁3.2两端连接下压机架3.1,横梁3.2正下方设有下压梁3.5,横梁3.2上固定下压油缸3.3,下压油缸3.3驱动端通过油缸连接架3.4连接下压梁3.5。横梁3.2两端连接滑块3.7,滑块3.7滑动连接在滑轨3.6上,滑轨3.6固定在下压机架3.1侧面。

所述第一上压机构2包括底座2.1、滑动座2.2、驱动油缸2.3、油缸座2.4、连接座2.5、上压架2.6、下楔块2.7和上楔块2.8,底座2.1上滑动连接滑动座2.2,底座2.1上固定油缸连接架3.4,油缸连接架3.4上铰接驱动油缸2.3,驱动油缸2.3的驱动端铰接连接座2.5,连接座2.5固定在滑动座2.2上。滑动座2.2上方设有上压架2.6,上压架2.6下端面设有上楔块2.8,滑动座2.2上端面设有与上楔块2.8滑配的下楔块2.7。

所述上压架2.6和底座2.1之间设有导向机构,导向机构包括导向轮2.9和导向架2.10,导向架2.10固定在底座2.1两侧,导向轮2.9连接在上压架2.6两侧,导向轮2.9滑动连接在导向架2.10中。

所述第二上压机构4和第一上压机构2结构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实际工作时,钢管束由输入辊道输送至中间辊道中,第二上压机构和第一上压机构工作带动上压架压紧钢管束。然后启动下压机构带动下压梁下压,矫正钢管束变形。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发明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