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具翻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4808发布日期:2018-07-07 11:10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两个产品进行组装压合的载具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当两个产品进行组装及压合时,一般需要两个载具进行固定,然后通过对位的方式将两个产品进行压合。

现有的产品组装设备一般包括用于固定放置第一产品的上载具和用于固定放置第二产品的下载具,其中,上载具设置在下载具的上方,下载具在升降模组的驱动下和上载具对位配合并进行压合操作;

但是,下载具具有多个,且在传输机构上移动,因此当两个产品压合完毕后,产品随着下载具输送出去,而此时后续的下载具需要等待一定的时间,供上载具重新放置第一产品,降低了生产效率。

故,需要提供一种高效率的载具翻转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效的载具翻转装置;以解决现有的载具翻转装置的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载具翻转板,包括:

载具翻转板,包括设置在所述载具翻转板上下两面的用于安装载具的载具固定槽;

第一连接轴,设置在所述载具翻转板的一端,该端定义为第一端;

第二连接轴,设置在所述载具翻转板的另一端,该端定义为第二端;

第一支架,通过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一连接轴转动连接;

第二支架,通过第二轴承和所述第二连接轴转动连接;

支座,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架的一侧,并和所述第二支架配合形成一支撑空间;

翻转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载具翻转板翻转,设置在所述支座上;所述翻转电机的转轴通过联轴器和所述第二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联轴器位于所述支撑空间内;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轴通过第一固定板和所述载具翻转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通过第二固定板和所述载具翻转板固定连接,所述载具翻转板嵌设入所述第二固定板内,且所述第二固定板包覆连接于所述载具翻转板的第二端。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载具翻转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载具固定槽四角区域的用于与载具螺接的第一螺纹孔和设置在所述第一螺纹孔之间定位柱。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载具翻转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载具固定槽外侧两端的用于和另一个载具对位配合的导向柱。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支架包括支撑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用于安装所述第二轴承的安装孔、凸设在所述支撑板面向所述支座一面的连接槽体;所述支座包括设置一L型的用于放置所述翻转电机的放置座、凸设在所述放置座面向所述支撑板一面的延伸板;所述延伸板插设在所述连接槽体内,并通过螺钉和所述连接槽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连接槽体、延伸板和放置座形成所述支撑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延伸板包括自所述放置座朝向所述支撑板延伸出的延伸板主体和自所述延伸板主体延伸出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插设在所述连接槽体内;

所述插接部端头的截面为一半圆形。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连接槽体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插接部上开设有与所述通孔一一对应的第二螺纹孔,所述螺钉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螺纹孔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支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板底部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截面为直角梯形状。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座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放置座底部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为倒“T”字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均为滚珠轴承。

在本实用新型中,当需要将载具的第一产品和外置下载具的第二产品进行压合时,所述载具翻转板翻转一定的预设角度,以便第一产品和第二产品更为稳定的压合;

所述预设角度为小于10度。

相较于现有技术的载具翻转装置,本实用新型的载具翻转装置通过在载具翻转板的相对面分别设置用于安装载具的载具固定槽,同时利用翻转电机的功能实现两个载具的翻转,当一个载具在压合时,另一面对载具可以放置第一产品,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现有的载具翻转装置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取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载具翻转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载具翻转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第二支架和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附图中的图式,其中相同的组件符号代表相同的组件。以下的说明是基于所例示的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其不应被视为限制本实用新型未在此详述的其它具体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载具翻转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载具翻转板包括载具翻转板11、第一连接轴12、第二连接轴、第一支架13、第二支架14、支座15和翻转电机16。

载具翻转板11包括设置在载具翻转板11上下两面的用于安装载具的载具固定槽111;第一连接轴12设置在载具翻转板11的一端,该端定义为第一端11a;第二连接轴设置在载具翻转板11的另一端,该端定义为第二端11b;第一支架13通过第一轴承17和第一连接轴12转动连接;第二支架14通过第二轴承和第二连接轴转动连接;支座15设置在第二支架14的一侧,并和第二支架14配合形成一支撑空间171;

翻转电机16用于驱动载具翻转板11翻转,设置在支座15上;翻转电机16的转轴通过联轴器161和第二连接轴固定连接,联轴器161位于支撑空间171内;

其中,第一连接轴12通过第一固定板18和载具翻转板11固定连接,第二连接轴通过第二固定板19和载具翻转板11固定连接,载具翻转板11嵌设入第二固定板19内,且第二固定板19包覆连接于载具翻转板11的第二端11b。

通过在载具翻转板11的相对面分别设置用于安装载具的载具固定槽111,同时利用翻转电机16的功能实现两个载具的翻转,当一个载具在压合时,另一面对载具可以放置第一产品,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其中,由于需要进行不间断的压合工作,因此翻转电机16需要进行多次的转动,而在转动的过程中,第一连接轴12、第二连接轴和翻转电机16的转轴的稳定性就更为重要,因此联轴器161设置在支撑空间171内,提高三者运转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第一轴承12和第二轴承均为滚珠轴承。这样的设置,降低了第一连接轴12和第二连接轴的负荷,提高了二者的运行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载具翻转板11还包括设置在载具固定槽111四角区域的用于与载具螺接的第一螺纹孔112和设置在第一螺纹孔112之间定位柱113。定位柱113的设置,提高了载具和载具固定槽111的连接效率。

载具翻转板11还包括设置在载具固定槽111外侧两端的用于和另一个载具对位配合的导向柱114。导向柱114的设置,提高了两个载具进行对位结合的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和图2,第二支架14包括支撑板141、设置在支撑板141上用于安装第二轴承的安装孔142、凸设在支撑板141面向支座15一面的连接槽体143;支座15包括设置一L型的用于放置翻转电机16的放置座151、凸设在放置座151面向支撑板141一面的延伸板152;延伸板152插设在连接槽体143内,并通过螺钉和连接槽体143固定连接,支撑板141、连接槽体143、延伸板152和放置座151形成支撑空间171。

延伸板152和连接槽体143的连接设置,提高了第二支架14和支座15连接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延伸板152包括自放置座151朝向支撑板141延伸出的延伸板主体1521和自延伸板主体1521延伸出的插接部1522,插接部1522插设在连接槽体143内;

插接部1522端头的截面为一半圆形。插接部1522端头的截面为半圆形,便于插接部1522插入连接槽体143内。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和图2,连接槽体143上开设有多个通孔1431,插接部1522上开设有与通孔1431一一对应的第二螺纹孔1523,螺钉穿过通孔1431与第二螺纹孔1523固定连接。第二螺纹孔1523和通孔1431的配合,提高了第二支架14和支座15连接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架14还包括设置在支撑板141底部的支撑座144,支撑座144的截面为直角梯形状。支撑座144的设置,提供了稳定支撑力以支撑第二连接轴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支座15还包括设置在放置座151底部的支撑架153,支撑架153为倒“T”字型。

在本实施例中,当需要将载具的第一产品和外置下载具的第二产品进行压合时,载具翻转板翻转一定的预设角度,以便第一产品和第二产品更为稳定的压合;预设角度为小于10度。

本实施例的操作过程是:

首先,将载具通过定位柱113的定位作用,使得载具设置在载具固定槽111内,并通过螺钉将载具和第一螺纹孔112进行固定连接;

然后,在载具中放置第一产品,当第一产品和另外的第二产品进行压合时,需要通过翻转电机16带动第一连接轴12和第二连接轴转动,从而带动载具翻转板11转动一定的预设角度,以便两个产品稳定压合;

接着,当位于载具翻转板11一面的第一产品在进行压合时,另一面的没有产品的载具可以进行产品的放置;

当一面的第一产品压合完毕后,另一面的第一产品随着载具翻转板11进行翻转,使得另一面的第一产品进行压合,如是循环。

这样便完成了本实施例的操作过程。

相较于现有技术的载具翻转装置,本实用新型的载具翻转装置通过在载具翻转板的相对面分别设置用于安装载具的载具固定槽,同时利用翻转电机的功能实现两个载具的翻转,当一个载具在压合时,另一面对载具可以放置第一产品,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现有的载具翻转装置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综上所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