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套圈锻造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12646发布日期:2018-11-02 22:20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套圈锻造生产线。



背景技术:

目前,在轴承套圈锻造加工过程中,轴承套圈的锻造工艺中的操作都由数名锻工在狭小场所内进行上手和下手,操作人员均暴露于相同的有害环境和安全隐患较大的高工况中;在大型锻造车间,危害随工作岗位的不同而各异;但共同特点: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噪声,空气烟雾污染;工人们暴露于高温空气和热辐射下;但在大型锻造车间,靠近加热炉或落锤机的工作点可能高达150℃~190℃,容易引起操作人员缺盐和热痉挛,对工人健康会有严重的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轴承套圈锻造生产线,它能够实现轴承套圈的自动化锻造,杜绝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提高轴承套圈的锻造效率。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轴承套圈锻造生产线,它具有加热工位、墩粗工位、冲孔工位、碾环工位、第一姿态调整工位、第二姿态调整工位和整形工位,它包括:

用于对加热工位上的轴承套圈毛坯进行加热后形成棒材工件的加热炉;

用于将竖立后的棒材工件移动至墩粗工位的第一机器人;

用于对墩粗工位上的棒材工件进行墩粗的墩粗冲压机;

用于将墩粗工位上墩粗完毕后的棒材工件移动至冲孔工位的转移装置;

用于对冲孔工位上的棒材工件进行冲孔的冲孔冲压机;

所述转移装置还用于将冲孔完毕后的棒材工件转移至第一姿态调整工位;

用于对第一姿态调整工位上的棒材工件进行姿态调整使其水平的第一姿态调整机构;

用于将水平的棒材工件移动至碾环工位的第二机器人;

用于对碾环工位上的棒材工件进行碾环的碾环机;

所述第二机器人还用于将碾环工位上碾环完毕后的棒材工件移动至第二姿态调整工位;

用于对第二姿态调整工位上的棒材工件进行姿态调整使其竖立的第二姿态调整机构;

用于将竖立的棒材工件移动至整形工位的第三机器人;

用于对整形工位上的棒材工件进行整形的整形冲压机;

所述第三机器人还用于将整形工位上并整形完毕的棒材工件移动至成品料框。

进一步,轴承套圈锻造生产线还包括用于容置棒材工件的翻转料道和用于将翻转料道内的棒材工件进行翻转使其竖立的翻转机构。

进一步提供了一种转移装置的具体结构,所述转移装置包括第四机器人、工件输送带组件和第五机器人,所述第四机器人将墩粗工位上墩粗完毕后的棒材工件移动至工件输送带组件的首端部,所述工件输送带组件将位于其首端部的棒材工件输送至其尾端部,所述第五机器人用于将工件输送带组件的尾端部的棒材工件移动至冲孔工位和用于将将冲孔完毕后的棒材工件转移至第一姿态调整工位。

进一步为了方便第二机器人的移动,轴承套圈锻造生产线还包括平行地轨,所述第二机器人活动连接在平行地轨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轴承套圈生产工艺,它应用轴承套圈锻造生产线,工艺的步骤如下:

S1:通过加热炉对加热工位上的轴承套圈毛坯进行加热后形成棒材工件;

S2:通过第一机器人将竖立后的棒材工件移动至墩粗工位;

S3:通过墩粗冲压机对墩粗工位上的棒材工件进行墩粗;

S4:通过转移装置将墩粗工位上墩粗完毕后的棒材工件移动至冲孔工位;

S5:通过冲孔冲压机对冲孔工位上的棒材工件进行冲孔;

S6:通过转移装置将冲孔完毕后的棒材工件转移至第一姿态调整工位;

S7:通过第一姿态调整机构对第一姿态调整工位上的棒材工件进行姿态调整使其水平;

S8:通过第二机器人将水平的棒材工件移动至碾环工位;

S9:通过碾环机对碾环工位上的棒材工件进行碾环;

S10:通过第二机器人将碾环工位上碾环完毕后的棒材工件移动至第二姿态调整工位;

S11:通过第二姿态调整机构对第二姿态调整工位上的棒材工件进行姿态调整使其竖立;

S12:通过第三机器人将竖立的棒材工件移动至整形工位;

S13:通过整形冲压机对整形工位上的棒材工件进行整形;

S14:通过第三机器人将整形工位上并整形完毕的棒材工件移动至成品料框。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将轴承套圈毛坯放入加热炉,通过加热炉对其进行加热,通过墩粗冲压机对棒材工件进行墩粗,通过冲孔冲压机对棒材工件进行冲孔,通过碾环机对碾环工位上的棒材工件进行碾环,通过整形冲压机对棒材工件进行整形,然后加热工位、墩粗工位、冲孔工位、碾环工位、第一姿态调整工位、第二姿态调整工位和整形工位之间的移动通过各机器人进行,从而完成对轴承套圈的自动化锻造,相对于人工的操作,本轴承套圈锻造生产线更有利于产品的一体化,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绝对稳定,工艺水平相对于传统人工更加的系统化,提升了生产效率,杜绝了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轴承套圈锻造生产线,它具有加热工位、墩粗工位10、冲孔工位 20、碾环工位30、第一姿态调整工位、第二姿态调整工位和整形工位40,它包括:

用于对加热工位上的轴承套圈毛坯进行加热后形成棒材工件的加热炉1;

用于将竖立后的棒材工件移动至墩粗工位10的第一机器人2;

用于对墩粗工位10上的棒材工件进行墩粗的墩粗冲压机3;

用于将墩粗工位10上墩粗完毕后的棒材工件移动至冲孔工位20的转移装置;

用于对冲孔工位20上的棒材工件进行冲孔的冲孔冲压机4;

所述转移装置还用于将冲孔完毕后的棒材工件转移至第一姿态调整工位;

用于对第一姿态调整工位上的棒材工件进行姿态调整使其水平的第一姿态调整机构5;

用于将水平的棒材工件移动至碾环工位30的第二机器人6;

用于对碾环工位30上的棒材工件进行碾环的碾环机7;

所述第二机器人6还用于将碾环工位30上碾环完毕后的棒材工件移动至第二姿态调整工位;

用于对第二姿态调整工位上的棒材工件进行姿态调整使其竖立的第二姿态调整机构8;

用于将竖立的棒材工件移动至整形工位40的第三机器人9;

用于对整形工位40上的棒材工件进行整形的整形冲压机11;

所述第三机器人9还用于将整形工位40上并整形完毕的棒材工件移动至成品料框。

如图1所示,轴承套圈锻造生产线还包括用于容置棒材工件的翻转料道和用于将翻转料道内的棒材工件进行翻转使其竖立的翻转机构12;本实施例中的翻转机构12、第一姿态调整机构5和第二姿态调整机构8均可以为常用的多自由度的机械手。

如图1所示,所述转移装置包括第四机器人13、工件输送带组件14和第五机器人 15,所述第四机器人13将墩粗工位10上墩粗完毕后的棒材工件移动至工件输送带组件 14的首端部,所述工件输送带组件14将位于其首端部的棒材工件输送至其尾端部,所述第五机器人15用于将工件输送带组件14的尾端部的棒材工件移动至冲孔工位20和用于将将冲孔完毕后的棒材工件转移至第一姿态调整工位。

如图1所示,轴承套圈锻造生产线还包括平行地轨151,所述第二机器人6活动连接在平行地轨151上;第二机器人6可在平行地轨151上来回移动,从而用于将水平的棒材工件移动至碾环工位30和用于将碾环工位30上碾环完毕后的棒材工件移动至第二姿态调整工位;

该轴承套圈生产工艺,它应用上述轴承套圈锻造生产线,工艺的步骤如下:

S1:通过加热炉1对加热工位上的轴承套圈毛坯进行加热后形成棒材工件;

S2:通过第一机器人2将竖立后的棒材工件移动至墩粗工位10;

S3:通过墩粗冲压机3对墩粗工位10上的棒材工件进行墩粗;

S4:通过转移装置将墩粗工位10上墩粗完毕后的棒材工件移动至冲孔工位20;

S5:通过冲孔冲压机4对冲孔工位20上的棒材工件进行冲孔;

S6:通过转移装置将冲孔完毕后的棒材工件转移至第一姿态调整工位;

S7:通过第一姿态调整机构5对第一姿态调整工位上的棒材工件进行姿态调整使其水平;

S8:通过第二机器人6将水平的棒材工件移动至碾环工位30;

S9:通过碾环机7对碾环工位30上的棒材工件进行碾环;

S10:通过第二机器人6将碾环工位30上碾环完毕后的棒材工件移动至第二姿态调整工位;

S11:通过第二姿态调整机构8对第二姿态调整工位上的棒材工件进行姿态调整使其竖立;

S12:通过第三机器人9将竖立的棒材工件移动至整形工位40;

S13:通过整形冲压机11对整形工位40上的棒材工件进行整形;

S14:通过第三机器人9将整形工位40上并整形完毕的棒材工件移动至成品料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将轴承套圈毛坯放入加热炉1,通过加热炉1对其进行加热,通过墩粗冲压机3对棒材工件进行墩粗,通过冲孔冲压机4对棒材工件进行冲孔,通过碾环机7对碾环工位30上的棒材工件进行碾环,通过整形冲压机11对棒材工件进行整形,然后加热工位、墩粗工位10、冲孔工位20、碾环工位30、第一姿态调整工位、第二姿态调整工位和整形工位40之间的移动通过各机器人进行,从而完成对轴承套圈的自动化锻造,相对于人工的操作,本轴承套圈锻造生产线更有利于产品的一体化,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绝对稳定,工艺水平相对于传统人工更加的系统化,提升了生产效率,杜绝了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