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双辊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4711发布日期:2018-12-07 23:17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双辊轧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辊轧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了一种用于压制芯板的新型双辊轧机。



背景技术:

轧机是实现金属轧制过程的设备,泛指完成轧材生产全过程的装备,现有的用于压制芯板的压辊轧机结构设计不合理,由于芯板的温度非常高,在对芯板进行压制时,压辊会受到高温的影响,长时间运行极易导致压辊产生变形,影响压制后芯板的整平度,影响的质量,严重的甚至会使得压辊产生断裂,影响压辊的使用寿命,需要经常性的更换压辊,大大增加了运算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设有冷却循环装置能够有效的降低压辊组件的温度,延长压辊组件的使用寿命,使得压辊不会产生变形或者断裂,同时能够有效节约用水量,实现了资源的循环持续利用;设有润滑供给装置能够通过喷嘴将润滑液喷射于压辊组件上,润滑液起到润滑压辊组件的作用,能够有效的大大减少芯板在压制时与压辊组件产生的摩擦力,同时润滑液能够吸收部分芯板的热量的新型双辊轧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双辊轧机,包括机架组件、压辊组件、驱动装置、冷却循环装置、润滑供给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机架组件内装设有压辊组件和润滑供给装置,所述润滑供给装置设于压辊组件一侧,所述驱动装置设于机架组件顶端并与压辊组件传动连接,所述冷却循环装置设于压辊组件一端并与其内端相连通,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驱动装置、冷却循环装置、润滑供给装置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组件包括底板、工作台、支撑板,所述底板两端对称设有支撑板并通过焊合连接,所述支撑板间焊接有工作台,所述压辊组件设于工作台内,所述机架组件由不锈钢铸造为一体成型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辊组件为两对上压辊和下压辊,所述上压辊和下压辊内均开设有循环腔槽,所述压辊组件由硬质合金铸造为一体成型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升降电机和升降气缸,所述升降电机设置于升降气缸上方,所述升降电机与升降气缸均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升降气缸与上压辊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循环装置包括水冷却装置、供给水箱和循环水泵,所述供给水箱一侧设有循环水泵并与其相连通,所述循环水泵通过四条循环进水管道分别与两对上压辊和下压辊内的循环腔槽一端相连通,所述循环腔槽另一端通过循环出水管道与水冷却装置相连通,所述循环进水管道、循环出水管道与循环腔槽连接处均装设有密封垫圈,所述水冷却装置设于供给水箱另一侧并与其相连通形成一个循环,所述水冷却装置为冰冷水机组,所述循环水泵与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润滑供给装置包括润滑供给部件和旋转式喷嘴,供给管路的一端与润滑液供给部件连通,供给管路的另一端与旋转式喷嘴连接,所述供给管路上装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装置为PLC工业计算机。

采用上述结构,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冷却循环装置设于压辊组件一端并与其内端相连通,冷却循环装置包括水冷却装置、供给水箱和循环水泵,供给水箱一侧设有循环水泵并与其相连通,循环水泵通过四条循环进水管道分别与两对上压辊和下压辊内的循环腔槽一端相连通,冷却水通过循环进水管道进入循环腔槽内对压辊组件进行冷却降温,能够有效的降低压辊组件的温度,延长压辊组件的使用寿命,循环腔槽另一端通过循环出水管道与水冷却装置相连通,再通过循环出水管道将冷却后升温的水回流进入水冷却装置进行冷却,水冷却装置为冰冷水机组,能够有效的保证水整体的温度,冷却效率高,水冷却装置设于供给水箱另一侧并与其相连通形成一个循环,在流向水箱形成一个循环,大大节约了用水量,实现了资源的循环持续利用,极其符合资源循环利用的发展观;机架组件内装设有压辊组件和润滑供给装置,润滑供给装置设于压辊组件一侧,润滑供给装置包括润滑供给部件和旋转式喷嘴,供给管路的一端与润滑液供给部件连通,供给管路的另一端与旋转式喷嘴连接,润滑液供给部件能够通过喷嘴将润滑液喷射于压辊组件上,润滑液起到润滑压辊组件的作用,能够有效的大大减少芯板在压制时与压辊组件产生的摩擦力,同时润滑液能够吸收部分芯板的热量,压辊组件由硬质合金铸造为一体成型结构,硬质合金性能优越,质量稳定,对芯板的表面的加工精度高,有较好的耐磨性和较高的抗冲击性,能够进一步有效的延长压辊组件使用寿命,机架组件由不锈钢铸造为一体成型结构,不锈钢强度高,耐磨性好,防腐性能极佳,能够保证整体运行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新型双辊轧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组件,101-底板,102-工作台,103-支撑板,2-压辊组件,201-上压辊,202-下压辊,203-循环腔槽,3-驱动装置,301-升降电机,302-升降气缸,4-冷却循环装置,401-水冷却装置,402-供给水箱,403-循环水泵,404-循环进水管道,405-循环出水管道,406-密封垫圈,5-润滑供给装置,501-润滑供给部件,502-旋转式喷嘴,503-供给管路,504-电磁阀,6-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双辊轧机,包括机架组件1、压辊组件2、驱动装置3、冷却循环装置4、润滑供给装置5和控制装置6,所述机架组件1内装设有压辊组件2和润滑供给装置5,所述润滑供给装置5设于压辊组件2一侧,所述驱动装置3设于机架组件1顶端并与压辊组件2传动连接,所述冷却循环装置4设于压辊组件2一端并与其内端相连通,所述控制装置6分别与驱动装置3、冷却循环装置4、润滑供给装置5电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6为PLC工业计算机。

机架组件1包括底板101、工作台102、支撑板103,所述底板101两端对称设有支撑板103并通过焊合连接,所述支撑板103间焊接有工作台102,所述压辊组件2设于工作台102内,所述机架组件1由不锈钢铸造为一体成型结构。

压辊组件2为两对上压辊201和下压辊202,所述上压辊201和下压辊202内均开设有循环腔槽203,所述压辊组件2由硬质合金铸造为一体成型结构。

驱动装置3包括升降电机301和升降气缸302,所述升降电机301设置于升降气缸302上方,升降电机301、升降气缸302均与控制装置6电性连接,所述升降气缸302与上压辊201相连接。

冷却循环装置4包括水冷却装置401、供给水箱402和循环水泵403,所述供给水箱402一侧设有循环水泵403并与其相连通,所述循环水泵403通过四条循环进水管道404分别与两对上压辊201和下压辊202内的循环腔槽203一端相连通,所述循环腔槽203另一端通过循环出水管道405与水冷却装置401相连通,所述循环进水管道404、循环出水管道405与循环腔槽203连接处均装设有密封垫圈406,所述水冷却装置401设于供给水箱402另一侧并与其相连通形成一个循环,所述水冷却装置401为冰冷水机组,所述循环水泵403与控制装置6电性连接。

润滑供给装置5包括润滑供给部件501和旋转式喷嘴502,供给管路 503的一端与润滑液供给部件501连通,供给管路503的另一端与旋转式喷嘴502连接,所述供给管路503上装设有电磁阀504,所述电磁阀504与控制装置6电性连接。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的使用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具体的工作过程为:在双辊轧机开始工作前,启动润滑供给装置5和控制装置6,控制装置6控制润滑供给装置5的供给管路503的电磁阀504打开,润滑供给部件501通过供给管路503将润滑液流入旋转式喷嘴502,旋转式喷嘴502向压辊组件2喷射润滑液,接着将芯板输送至压辊组件2的下压辊202上,控制装置6控制冷却循环装置4的循环水泵403的电磁阀打开,供给水箱402将冷却水流向循环水泵403,再通过循环进水管道404流入压辊组件2的循环腔槽203内对压辊组件2进行冷却,冷却后升温的水在通过循环出水管道405流入水冷却装置401内,启动水冷却装置401对升温的水进行冷却,在流入供给水箱402形成一个循环,同时控制装置6控制驱动装置3的升降电机301和升降气缸302启动,升降气缸302驱动上压辊201作用下进行上下移动,驱动上压辊201对芯板进行压制成型。

上述内容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及说明,但不意味着本实用新型可取得的优点受此限制,凡是本实用新型实践过程中可能对结构的简单变换、和/或一些实施方式中实现的优点的其中一个或多个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