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二阶喇叭形零件内孔翻边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4521发布日期:2018-12-05 19:57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二阶喇叭形零件内孔翻边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二阶喇叭形零件内孔翻边的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有一种电器用的半成品零件(如图1所示),零件的形状为二级台阶的喇叭形,现将其称之为二阶喇叭形零件。二阶喇叭形零件的喇叭壁上设置有二级台阶结构,二阶喇叭形零件中部设有内孔,目前需要对该半成品零件的内孔进行翻边处理,翻边指的是在坯料的平面部分或曲面部分上,利用模具的作用,使之沿封闭或不封闭的曲线边缘形成有一定角度的直壁或凸缘的成型方法。

传统的翻边模具稳定性差,翻边动作不灵活,受力不均匀,导致零件有偏移现象,翻边处有厚有薄,翻边内孔不光滑且孔径不稳定,导致产品废品率提高,影响企业效益,翻边结束后也不能将产品自动弹起,操作不方便,实用性差。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用于二阶喇叭形零件内孔翻边的模具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二阶喇叭形零件内孔翻边的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二阶喇叭形零件内孔翻边的模具,所述二阶喇叭形零件的喇叭壁上设置有二级台阶结构,所述二阶喇叭形零件中部设有内孔,该模具包括上模装置和下模装置,所述上模装置包括脱板零件、贯穿并上下移动设置在所述脱板零件中部的翻边冲子、设置在所述翻边冲子上端的上模垫板,所述翻边冲子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翻边冲子下端上下移动嵌设一冲子内顶销,所述冲子内顶销的上端穿入所述空腔设置,所述冲子内顶销上端连接一冲子内顶弹簧,所述冲子内顶弹簧上端与所述上模垫板连接;所述下模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脱板零件下方的下模零件、设置在所述下模零件下方的下模垫板、贯穿并上下移动设置在所述下模垫板中部的下模顶销、设置在所述下模顶销上端的下模内脱零件和设置在所述下模顶销下端的下模弹簧;所述下模内脱零件设置在所述下模零件内,所述脱板零件设置有与所述二阶喇叭形零件对应的仿形下端,所述下模零件设置有与所述二阶喇叭形零件对应的仿形上端,所述下模内脱零件下端与所述下模垫板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下模内脱零件下端设置有可嵌入所述下模零件的限位台阶。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空腔、冲子内顶销、冲子内顶弹簧均设置在所述翻边冲子的居中位置。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模具打开状态时,所述冲子内顶销伸出所述翻边冲子的长度大于所述下模内脱零件下端与所述下模垫板之间间隙的高度。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限位台阶上端设置有垫圈。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稳定,翻边动作灵活,保证受力均匀,避免了偏移现象,保证翻边内孔光滑且孔径恒定,翻边完成后打开模具,受到下模弹簧的作用,可将产品弹出,操作方便,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二阶喇叭形零件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脱板零件与二阶喇叭形零件接触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脱板零件与下模零件闭合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闭合状态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上模装置1,下模装置2,脱板零件3,翻边冲子4,上模垫板5,空腔6,冲子内顶销7,冲子内顶弹簧8,下模零件9,下模垫板10,下模顶销11,下模内脱零件12,下模弹簧13,仿形下端14,仿形上端15,限位台阶16,二阶喇叭形零件1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图5。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2 ~图5所示,一种用于二阶喇叭形零件内孔翻边的模具,二阶喇叭形零件17的喇叭壁上设置有二级台阶结构,二阶喇叭形零件17中部设有内孔,该模具包括上模装置1和下模装置2,上模装置1包括脱板零件3、贯穿并上下移动设置在脱板零件3中部的翻边冲子4、设置在翻边冲子4上端的上模垫板5,翻边冲子4内设置有空腔6,翻边冲子4下端上下移动嵌设一冲子内顶销7,冲子内顶销7的上端穿入空腔6设置,冲子内顶销7上端连接一冲子内顶弹簧8,冲子内顶弹簧8上端与上模垫板5连接;下模装置2包括设置在脱板零件3下方的下模零件9、设置在下模零件9下方的下模垫板10、贯穿并上下移动设置在下模垫板10中部的下模顶销11、设置在下模顶销11上端的下模内脱零件12和设置在下模顶销11下端的下模弹簧13;下模内脱零件12设置在下模零件9内,脱板零件3设置有与二阶喇叭形零件17对应的仿形下端14,下模零件9设置有与二阶喇叭形零件17对应的仿形上端15,下模内脱零件12下端与下模垫板10之间设置有间隙,下模内脱零件12下端设置有可嵌入下模零件9的限位台阶16。

原理:将二阶喇叭形零件17放置在下模装置2上(如图2所示),令上模装置1开始向下,待脱板零件3与二阶喇叭形零件17接触后,令上模装置1继续向下,由于冲子内顶弹簧8的力大于下模弹簧13的力,下模内脱零件12向下运动(如图3所示),令上模装置1继续向下,此时脱板零件3与下模零件9闭合,则二阶喇叭形零件17压料完成(如图4所示),令上模装置1继续向下运行至完全闭合(如图5所示),此时翻边冲子4完成翻边,在模具打开过程中,由于冲子内顶弹簧8的力大于下模弹簧13的力,冲子内顶销7离开下模内脱零件12后,下模内脱零件12向上运动完成翻边脱料,打开模具,获得内孔翻边后的产品;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空腔6、冲子内顶销7、冲子内顶弹簧8均设置在翻边冲子4的居中位置。保证模具结构稳定性,使得翻边动作灵活,受力均匀,避免偏移现象,保证产品质量。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模具打开状态时,冲子内顶销7伸出翻边冲子4的长度大于下模内脱零件12下端与下模垫板10之间间隙的高度。在翻边过程中需要冲子内顶弹簧8的力大于下模弹簧13的力,在此实施方式的设计结构下,冲子内顶弹簧8与下模弹簧13可选用相同的弹簧,无需为了保证弹力而选用不同弹簧,装配方便,实用性强。

优选的实施方式为:限位台阶16上端设置有垫圈。下模内脱零件12与下模零件9之间设置垫圈可减少两者之间撞击导致的损伤,延长模具使用寿命,也有利于降低噪音。

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稳定,翻边动作灵活,保证受力均匀,避免了偏移现象,保证翻边内孔光滑且孔径恒定,翻边完成后打开模具,受到下模弹簧的作用,可将产品弹出,操作方便,实用性高。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