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收料装置的冲压机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99261发布日期:2019-01-22 21:17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带收料装置的冲压机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先进制造领域,特别是涉及带收料装置的冲压机床。



背景技术:

在热交换器生产领域,一直存在着冲压模具和翅片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当翅片数量达到以后,冲床必须要停机,等工人将翅片拿走,将接翅片的位置清空,然后再次打开机器,这样不仅浪费时间,浪费电力,浪费人工,而且产量难以提升.为此我们开发出带收料装置的冲压机床,能够有效避免上述问题,在翅片达到数量后,我们的这种先进结构能够不用停机,节省了时间,节省了能源,大大提升了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带收料装置的冲压机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带收料装置的冲压机床,包括机床及收料装置,所述收料装置固定在所述机床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床出料口的截料气缸,所述截料气缸下方设置有旋转收料盘,所述旋转收料盘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旋转,所述旋转收料盘上设置有2个以上接料工位,所述驱动装置下方设置有顶料气缸,所述顶料气缸侧边设置有控制电箱,所述截料气缸、驱动装置、接料工位及顶料气缸均与所述控制电箱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接料工位包括设置在所述旋转收料盘上的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接料杆,所述底座内设置有感应器。

优选的,所述接料杆成锥笔型。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同步带轮、分度盘以及减速电机。

优选的,所述旋转收料盘上设置有4个接料工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施例带收料装置的冲压机床,通过收料装置的设置,可以做到冲压机床不停机收料,同时可以收料计数,大大节省了人工,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收料装置的冲压机床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机床;11、出料口;2、收料装置;21、截料气缸;22、旋转收料盘;23、接料工位;231、底座;232、接料杆;24、顶料气缸;25、控制电箱;26、同步带轮;27、减速电机;28、分度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带收料装置的冲压机床,包括机床1及收料装置2,所述收料装置2固定在所述机床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料装置2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床1出料口11的截料气缸21,所述截料气缸21下方设置有旋转收料盘22,所述旋转收料盘22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旋转,所述旋转收料盘22上设置有2个以上接料工位23,所述驱动装置下方设置有顶料气缸24,所述顶料气缸24侧边设置有控制电箱25,所述截料气缸21、驱动装置、接料工位23及顶料气缸24均与所述控制电箱25电性连接。本实施例带收料装置的冲压机床,用于热交换器翅片冲压生产,通过所述收料装置2的设置,使得冲压机床在收料时不用停机取料,在所述旋转收料盘22上设置有4个所述接料工位23,所述接料工位23包括设置在所述旋转收料盘22上的底座231,所述底座231上设置有接料杆232,所述底座231内设置有感应器(图未示),启动开始工作时,在所述控制电箱25的控制下,所述旋转收料盘22旋转,将所述接料工位23上的所述接料杆232正对所述机床1的出料口11,然后所述顶料气缸24将所述旋转收料盘22上顶,使得所述接料杆232顶端更加贴近所述出料口22,保证了接料的精准度,当所述接料杆232上承接的物料达到一定数量后,所述感应器发出指令,所述顶料气缸24回缩,同时所述截料气缸21将所述出料口11封闭,物料则会累积在所述出料口11,然后所述减速电机27驱动所述同步带轮26带动所述旋转收料盘22旋转,并利用所述分度盘28控制旋转角度,使得下一所述接料工位23旋转至所述出料口11,同样所述顶料气缸24将所述旋转收料盘22上顶,使得所述接料杆232贴近所述出料口11,所述截料气缸21打开所述出料口11,所述接料杆232便承接物料,接料的同时上一所述接料工位23上承接的物料由人工取出,如此往复形成不间断不停机收料。

优选的,所述接料工位23包括设置在所述旋转收料盘22上的底座231,所述底座231上设置有接料杆232,所述底座231内设置有感应器,所述感应器的设置可以准确控制收料数量。

优选的,所述接料杆232成锥笔型,便于收料。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同步带轮26、分度盘28以及减速电机27。

优选的,所述旋转收料盘22上设置有4个接料工位23,为本实施例最佳方案。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