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加工中心用产品加工循环降温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3001发布日期:2019-03-19 20:27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控加工中心用产品加工循环降温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控加工中心用产品加工循环降温机构。



背景技术:

数控加工中心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是一种柔性的、高效能的自动化机床,代表了现代机床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数控加工中心中冷却系统是及其重要的一环,作为加工中的辅助加工,为被加工零件进行降温;冷却系统可以对工件进行冷却,保证加工质量,在对普通零件进行短时间加工时,现有的水循环冷却系统能够满足冷却需求,但是,如果长时间在加工一些零件时,现有的冷却系统会容易造成水管堵塞,加工温度过高后冷却液温度达不到冷却所需的温度,冷却效率低,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数控加工中心用产品加工循环降温机构,可以对回收的冷却液进行过滤处理,防止水管堵塞,可以对冷却液进行制冷处理,长时间加工产品也可以让冷却液始终能达到冷却所需的温度,对产品的冷却效果更显著,冷却效率高,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冷却箱、一号滤网、二号滤网、透气网板、制冷片、散热风扇、一号离心泵、出液管、二号离心泵、进液管;所述的冷却箱设于机床内部,冷却箱的顶部设有注入口,注入口的上端旋接有箱盖;所述的冷却箱的内部分设为上腔和下腔,上腔的左右两侧壁上对称设有透气网板;所述的上腔内从上至下分别固定有一号滤网、二号滤网,一号滤网、二号滤网的网孔孔径由大至小设置;所述的上腔底板上开设有漏液口;所述的下腔的下侧设有隔板,隔板的上侧设有冷却液,隔板的下侧设有数个制冷片,制冷片与机床启动开关连接,制冷片的制冷面与隔板贴合设置,制冷片的散热面与下腔底部贴合设置;所述的下腔底部开设有透气孔,下腔底部固定有散热风扇,散热风扇与机床启动开关连接,散热风扇与透气孔对应设置;所述的下腔内的一侧设有一号离心泵,一号离心泵与机床启动开关连接,一号离心泵的出口端连接有出液管,出液管穿过冷却箱后与机床的冷却液喷头连接;所述的冷却箱的顶端连接有进液管,进液管的一端设于上腔内,进液管的另一端穿过冷却箱后与二号离心泵的出口端连接,二号离心泵与机床启动开关连接,二号离心泵设于机床的废液收集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的冷却箱上侧的左右两侧壁上对称固定有排风扇,排风扇与机床启动开关连接,一侧的排风扇的排风口与同一侧的透气网板对应设置,另一侧的排风扇的出风口与同一侧的透气网板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腔的底部设有水泵,水泵与机床启动开关连接,水泵通过水管连接有喷头,喷头穿过上腔底板的漏液口后,设于下腔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的冷却箱的顶部固定有电机,电机与机床启动开关连接,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转轴穿过冷却箱顶板、一号滤网以及二号滤网后设于上腔内;所述的转轴的另一端过盈配合有搅拌轴,搅拌轴密封穿过上腔底板后设于下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的冷却箱上侧以及进液管的外壁上均裹设有散热膜。

进一步地,所述的冷却箱下侧以及出液管的外壁上均裹设有隔热保温棉。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数控加工中心用产品加工循环降温机构,可以对回收的冷却液进行过滤处理,防止水管堵塞,可以对冷却液进行制冷处理,长时间加工产品也可以让冷却液始终能达到冷却所需的温度,对产品的冷却效果更显著,冷却效率高,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冷却箱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冷却箱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冷却箱的底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二号离心泵所在位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冷却箱1、注入口1-1、箱盖1-2、散热膜1-3、隔热保温棉1-4、上腔2、漏液口2-1、下腔3、隔板3-1、透气孔3-2、一号滤网4、二号滤网5、透气网板6、排风扇7、水泵8、喷头9、制冷片10、散热风扇11、一号离心泵12、出液管13、电机14、转轴14-1、搅拌轴15、二号离心泵16、进液管17、冷却液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看如图1至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它包含冷却箱1、一号滤网4、二号滤网5、透气网板6、制冷片10、散热风扇11、一号离心泵12、出液管13、二号离心泵16、进液管17;所述的冷却箱1设于机床内部,冷却箱1的顶部一体成型锻造有注入口1-1,注入口1-1的上端通过螺纹旋接有箱盖1-2,从注入口1-1可以往冷却箱1内添加新的冷却液18;所述的冷却箱1的内部通过隔板分设为上腔2和下腔3,隔板为一体成型在冷却箱1内部,上腔2的左右两侧壁上对称且一体成型有透气网板6,可将冷却液18的热气从透气网板6散发出去;所述的上腔2内从上至下分别焊接固定有一号滤网4、二号滤网5,一号滤网4、二号滤网5的网孔孔径由大至小设置,可以将回收冷却液18中杂质过滤掉;所述的上腔2底板上一体成型有漏液口2-1,过滤后的冷却液18可以从漏液口2-1流到下腔3内,在滴落过程中还可以散热;所述的下腔3的下侧一体成型有隔板3-1,隔板3-1的上侧设有冷却液18,隔板3-1的下侧设有九个制冷片10,制冷片10为TEC1-12706型制冷片,制冷片10的连接线穿过冷却箱1的底板后与机床启动开关连接,制冷片10的制冷面与隔板3-1贴合设置,可以对冷却液18进行制冷,使冷却液18达到冷却所需的温度,制冷片10的散热面与下腔3底部贴合设置;所述的下腔3底部一体成型有透气孔3-2,下腔3底部螺丝固定有散热风扇11,散热风扇11与机床启动开关连接,散热风扇11与透气孔3-2对应设置,能更快将制冷片10的热量排出去;所述的下腔3内的一侧设有一号离心泵12,一号离心泵12为COD2-30T型离心泵,一号离心泵12的连接线沿着出液管13穿过冷却箱1侧壁后,与机床启动开关连接,一号离心泵12的出口端连接有出液管13,过滤冷却后的冷却液18从出液管13出去进行对产品的降温处理,出液管13穿过冷却箱1后与机床的冷却液喷头连接;所述的冷却箱1的顶端连接有进液管17,进液管17的一端设于上腔2内,进液管17的另一端穿过冷却箱1后与二号离心泵16的出口端连接,二号离心泵16为COD2-30T型离心泵,二号离心泵16的连接线沿着进液管13穿过废液收集槽的侧壁后,与机床启动开关连接,二号离心泵16设于机床的废液收集槽内,将回收的冷却液18从废液收集槽抽到进液管17内,再流到上腔2内进行过滤。

进一步地,所述的冷却箱1上侧的左右两侧壁上对称且螺丝固定有排风扇7,排风扇7为12038BNL型排风扇,排风扇7与机床启动开关连接,一侧的排风扇7的排风口与同一侧的透气网板6对应设置,另一侧的排风扇7的出风口与同一侧的透气网板6对应设置,可以加快上腔2内的空气流通,提高了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腔2的底部设有水泵8,水泵8的连接线穿过上腔2侧壁后与机床启动开关连接,水泵8通过水管且利用螺纹连接有喷头9,喷头9穿过上腔2底板的漏液口2-1后,设于下腔3内部,水泵8将过滤好的冷却液18抽到水管内,经过喷头喷到下腔3内,在喷洒过程中可以起到散热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的冷却箱1的顶部螺丝固定有电机14,电机14为JGB37-545型电机,电机14与机床启动开关连接,电机14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14-1,转轴14-1穿过冷却箱1顶板、一号滤网4以及二号滤网5后设于上腔2内;所述的转轴14-1的另一端过盈配合有搅拌轴15,搅拌轴15通过密封圈密封穿过上腔2底板后设于下腔3内,搅拌轴15可以混合下腔3内的冷却液18,使得冷却液18上下层的温度一致,还可以在搅拌过程中散热。

进一步地,所述的冷却箱1上侧以及进液管17的外壁上均裹设有散热膜1-3,能更快将冷却液18中携带的热量散发出去。

进一步地,所述的冷却箱1下侧以及出液管13的外壁上均裹设有隔热保温棉1-4,可以对冷却好的冷却液18进行保温隔热处理,可以对产品起到更好的降温作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是:机床启动开关、排风扇7、水泵8、制冷片10、散热风扇11、一号离心泵12、二号离心泵16、电机14之间串联成一个电回路;启动机床开关,一号离心泵12会将下腔3内的冷却液18送到机床冷却液喷头,对产品进行降温,二号离心泵16会将废液收集槽中的冷却液18抽到进液管17中,经进液管17流入到上腔2内,经一号过滤网4、二号过滤网5过滤,在过滤过程中,两侧的排风扇7会起到加快空气循环作用,起到散热作用;过滤后的冷却液18被水泵8送到喷头9,由喷头9喷洒到下腔3内,电动14带动转轴14-1,转轴14-1带动搅拌轴15,可以将下层制冷的冷却液18和上侧未制冷的冷却液18混合,再由一号离心泵12送到机床冷却液喷头,形成一个冷却液循环制冷系统。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优点为:本具体实施所提出的一种数控加工中心用产品加工循环降温机构,可以对回收的冷却液进行过滤处理,防止水管堵塞,可以对冷却液进行制冷处理,长时间加工产品也可以让冷却液始终能达到冷却所需的温度,对产品的冷却效果更显著,冷却效率高,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