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压自动折弯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78019发布日期:2019-05-03 20:28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热压自动折弯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热压自动折弯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一款灯罩如图1所示,其包括呈曲型的灯罩本体1,灯罩本体1两端弯折形成安装边11。

现有的灯罩加工工艺中,首先通过热压模具直接热压形成灯罩本体1,然后再通过折弯模具对灯罩本体1的端部进行折弯,形成安装边11。

但是,使用两套模具对灯罩进行加工,不仅生产效率低,而且生产成本高,此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压自动折弯模具,其能够热压后自动折弯,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压自动折弯模具,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顶壁开设有与灯罩本体配合的热压槽;

与所述热压槽配合的热压模;

承载于所述底座顶壁且对称设置于所述热压槽两侧的折弯板;以及,

承载于所述底座、能够控制所述折弯板滑移的驱动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

进一步地,所述折弯板与底座之间设置有滑轨。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折弯板相对的端面呈曲面设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了在底座上设置折弯板,即可在热压后直接进行折弯,从而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2、采用了折弯板,能够减少一套模具,从而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灯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热压自动折弯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灯罩本体;11、安装边;2、底座;21、热压槽;3、热压模;4、折弯板;5、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

一种热压自动折弯模具,参照图2,其包括底座2和热压模3,底座2顶壁开设有与灯罩本体1配合的热压槽21,热压模3同样与灯罩本体1配合;本实施例中底座2和热压模3内均嵌设有模具加热棒和温度传感器(本附图中未示出),模具加热棒和温度传感器与成型机器的温度控制器连接。

参照图2,底座2顶壁对称设置有折弯板4,两个折弯板4位于热压槽21两侧;折弯板4能够相对于底座2滑移,且底座2上设置有能够控制折弯板4滑移的驱动装置;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为气缸5,气缸5的活塞杆与折弯板4连接,能够控制折弯板4沿底座2顶壁往复运动;驱动装置还可以采用直线电机,或者电机丝杠传动组件;本实施例中折弯板4与底座2之间设置有滑轨(本附图中未示出),滑轨一方面能够减少折弯板4移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另一方面能够提高折弯板4移动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两个折弯板4相对的端面呈曲面,从而能够平滑地对灯罩本体1端部进行折弯。

工作原理如下:

将底座2和热压模3与成型机器连接,将片材置于两个折弯板4顶壁,控制成型机器的加热电炉移动至片材上方,片材加热软化后控制加热电炉退出;

然后控制热压模3向下移动,将片材压入热压槽21内,即可形成灯罩本体1;

启动气缸5,控制两个折弯板4相互靠近,折弯板4移动过程中对灯罩本体1端部进行折弯,即可形成安装边11;

灯罩冷却定型后,启动气缸5,控制两个折弯板4相互远离,并控制热压模3向上移动,即可脱模取出灯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