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静音压力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60255发布日期:2019-09-24 23:39阅读:528来源:国知局
超静音压力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静音压力机。



背景技术:

超静音压力机,又称节能小冲床,是一种结构精巧的通用性小冲床,主要可用以切断、冲孔、落料、弯曲及铆合等功用,一般的超静音压力机包括电机组件、壳体、安装立柱、滑块组件、尾架、轴承座、连接电机与滑块组件的中心轴以及与接近开关相涉及的传感器,通常在市面上涉及的超静音压力机在安装时,会将轴承座安装在安装立柱前端的位置,滑块组件安装在轴承座,而电机涉及的相关组件则也相应的直接安装在安装立柱前端处涉及的轴承座上,但此结构设定的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主承受力分布在安装立柱前端的位置,使得安装立柱前端及后端的受力差距,由此导致在工作中会有一定的可能性出现超静音压力机向前侧翻的风险,同时超静音压力机在安装在轴承座上的滑块组件内还需涉及有模柄的安装孔,而用以将模柄固定在超静音压力机的压块,为从滑块组件的后端塞入,而用以固定的位置则分布在滑块组件的前端位置,上述结构设定会使在实际工作中出现模柄拆装不易的情况,以及市面上还涉及有部分超静音压力机将上述的传感器安装在电机组件的下方位置,在生产或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组装不易及调试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柄拆装方便的且在使用中不易出现侧翻的超静音压力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一种超静音压力机,包括底座、固定于底座上的两个安装立柱,电机组件、滑块组件、尾架、轴承座、固定于轴承座内侧的导轨、中心轴,滑块组件包括滑块、微调螺杆、滑块微调机构以及用于锁紧模柄的压块,所述的滑块卡装于轴承座上,且滑块的两侧与所述的导轨相适配,所述的滑块微调机构固定于滑块的前端,所述的微调螺杆于滑块顶端置入并与所述的滑块微调机构形成连接,所述的尾架与轴承座连接并形成用于电机组件限位以及滑块组件固定的模架,所述的模架其两侧处分别供固定在底座上的两个安装立柱穿过,并通过于该安装立柱上形成模架的固定,所述的固定于安装立柱上模架处的轴承座位于所述安装立柱的前端,模架处的尾架位于安装立柱的后端,所述的电机组件分布于安装立柱的后端并与所述模架处的尾架形成连接,所述的中心轴一端连接电机组件,另一端穿过所述的模架并与模架前端的滑块组件处的滑块形成连接,且所述的中心轴于安装立柱至滑块组件之间跨距为中心轴可用的最小轴距,所述的滑块微调机构于其前端的正方向处形成凹陷块,且该凹陷块与所述的压块形成适配,通过所述凹陷块与压块配合其两者之间形成模柄夹紧孔。

上述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基于现有技术中由于安装立柱前后端受力差距过大,造成在使用中出现侧翻的问题,由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将中心轴延伸到安装立柱前端长度缩短,可实现超静音压力机正常工作即可,现由于中心轴伸出的长度缩短,而安装立柱前端与其直接轴承座涉及为保证正常的工作,使得原有的轴承座在前端处伸出的厚度也应缩减到可于中心轴相匹配的位置,而原安装于安装立柱前端的电机,由于为解决侧翻的问题将安装立柱处涉及延伸部件的伸出距离进行缩减,由此使得原应安装于安装立柱前端的电机,于安装立柱前端处安装则存在不适用的情况,而为保证本实用新型涉及超静音压力机可正常使用,更需保证电机安装的分布合理性,采用将电机安装位分布在安装立柱的后端,其中涉及安装立柱的安装的底座上延伸端位于安装立柱的前端使得安装立柱的前后端可得到一定程度的平衡,不至于出现侧翻的出现,同时超静音压力机操作位置在上述的前端,由此更可避免在使用中出现侧翻的问题,以及本实用新型采用将用于模柄压紧的压块调整至微调机构的前端,由此保证模柄在超静音压力机上拆装的便捷性。

特别地,尾架处通过电机组件的下端形成与中心轴的连接,且该电机组件靠近尾架的一侧与尾架紧贴,且该电机组件相对于尾架的另一侧固定有传感器安装板,所述的传感器通过该传感器安装板形成固定,且于该尾架的一侧还固定有控制盒以及用于中枢控制的线路板,通过该控制盒可形成电机组件的下端、传感器及线路板外侧的包裹;基于现有技术中传感器拆装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将尾架的后侧固定控制盒,通过在该控制盒内形成传感器的安装,连带为保证本实用新型终控端操作的便捷性,由此本实用新型将起中枢控制的线路板也同样移装入上述的控制盒内。

特别地,控制盒上开设有配合槽,所述电机组件的上端处通过该配合槽延伸于控制盒的外侧,且控制盒相对于尾架的另一侧为一封板,所述的控制盒可与封板形成可拆装式连接;通过将电机组件的上端处通过该配合槽延伸于控制盒的外侧,由此可保证了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合理性,通过将控制盒相对于尾架的另一侧设置一封板,该可理解为控制盒安装之后,可保证传感器及线路板的拆装的便捷性。

特别地,相连接的尾架及轴承座为一体式结构;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可保证上述尾架及轴承座组合后形成的模架的强度大大提高,也省去了相对之间的组装,进而降低了超静音压力机的组装的复杂性,更加降低了生产此超静音压力机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超静音压力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超静音压力机的控制盒爆炸图及背面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模架、电机组件、传感器的组合图及控制盒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模架、导轨、滑块组件之间的爆炸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模架、安装立柱及底座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采用了一种超静音压力机,由底座1、固定于底座1上的两个安装立柱2,电机组件4、滑块71组件7、尾架32、轴承座31、固定于轴承座31内侧的导轨6、中心轴10组成,滑块71组件7由滑块71、微调螺杆74、滑块微调机构72以及用于锁紧模柄的压块73组成,滑块71卡装于轴承座31上,滑块71的两侧与导轨6相适配,滑块微调机构72固定于滑块71的前端,微调螺杆74于滑块71顶端置入并与滑块微调机构72形成连接,同时滑块微调机构72于其前端的正方向处形成凹陷块721,且该凹陷块721与上述压块73相适配,并通过该凹陷块721与压块73配合其两者之间形成模柄夹紧孔,而上述的尾架32与轴承座31相连接并形成一体式的模架3,该一体式的模架3其两侧处分别供固定在底座1上的两个安装立柱2穿过,而并通过于该安装立柱2上形成模架3的固定,上述模架3处涉及的轴承座31为固定于安装立柱2的前端部分,模架3处的尾架32位于安装立柱2的后端部分,电机组件4分布于安装立柱2的后端并与上述模架3处的尾架32相连接,上述的中心轴10为贯穿模架3式设置且其一端延伸至模架3前端并与上述滑块71组件7处涉及滑块71形成连接,而上述涉及的尾架32处通过电机组件4的下端形成与中心轴10的另一端形成连接,且该电机组件4靠近尾架32的一侧与尾架32紧贴,且该电机组件4相对于尾架32的另一侧固定有传感器安装板9,该传感器8通过该传感器安装板9形成固定,且于该尾架32的一侧还固定有控制盒5以及用于中枢控制的线路板20,通过该控制盒5可形成电机组件4的下端、传感器8及线路板20外侧的包裹,控制盒5上开设有配合槽52,而电机组件4的上端处通过该配合槽52延伸于控制盒5的外侧,且控制盒5相对于尾架32的另一侧为一封板51,其中控制盒5可与上述的封板51形成可拆装式连接,而为保证安装的超静音压力机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出现侧翻的情况,采用将中心轴10于安装立柱2至滑块71组件7之间跨距为中心轴10可用的最小轴距。

基于现有技术中由于安装立柱2前后端受力差距过大,造成在使用中出现侧翻的问题,由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将中心轴10延伸到安装立柱2前端长度缩短,可实现超静音压力机正常工作即可,现由于中心轴10伸出的长度缩短,而安装立柱2前端与其直接轴承座31涉及为保证正常的工作,使得原有的轴承座31在前端处伸出的厚度也应缩减到可于中心轴10相匹配的位置,而原安装于安装立柱2前端的电机,由于为解决侧翻的问题将安装立柱2处涉及延伸部件的伸出距离进行缩减,由此使得原应安装于安装立柱2前端的电机,于安装立柱2前端处安装则存在不适用的情况,而为保证本实用新型涉及超静音压力机可正常使用,更需保证电机安装的分布合理性,采用将电机安装位分布在安装立柱2的后端,其中涉及安装立柱2的安装的底座1上延伸端位于安装立柱2的前端使得安装立柱2的前后端可得到一定程度的平衡,不至于出现侧翻的出现,同时超静音压力机操作位置在上述的前端,由此更可避免在使用中出现侧翻的问题,以及本实用新型采用将用于模柄压紧的压块73调整至微调机构的前端,由此保证模柄在超静音压力机上拆装的便捷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