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管的折弯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03851发布日期:2019-11-25 22:52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属管的折弯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金属管的折弯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各大汽车零配件生产企业在制造冲压冷却水管弯管接头、气管弯管接头、油路弯管接头时如何能保证产品使用性能的前提下达到图纸和技术标准的各种要求,越来越被企业所关注。在这需求前提下,小弯径薄壁管弯管的工艺流程设计显得尤为重要。现有技术缺陷有:1.传统弯管设备可使用的弯管芯棒形式单一,只能选用无球头的硬芯棒和两个以下的球头芯棒,达不到小弯径薄壁管的弯管要求;2.传统弯管设备没有防皱模安装机构,不能使用防皱模,而对于小弯径薄壁管弯管工艺,由于壁厚薄,管身强度弱,在弯径较小的情况下,弯曲圆弧内壁很容易出现起皱现象;3.传统弯管机旋转轴是油缸为动力,连接齿条推动齿轮,齿轮带动旋转轴旋转,油缸速度虽然可以通过速度调节阀,但可调精度不高、速度变动范围大等缺点,不能满足精度要求高,弯曲难度大的小弯径薄壁管的弯管工艺需求;4.不锈钢材料冷加工时抗拉强度和硬度增高,对弯管稳定性影响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缺陷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皱的金属管的折弯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金属管的折弯设备,包括机台,所述的机台侧边设有由伺服控制器控制的防皱的折弯机构,机台台面设有由伺服控制器控制的送料机构和可控抽芯机构。

进一步:在上述金属管的折弯设备上,所述的折弯机构包括弯模、夹模、芯棒,在芯棒的两侧边分设有导模和防皱模,所述的防皱模的尖端是单侧弧边楔形体,所述防皱模的尖端贴靠弯模圆弧面。填补弯模圆弧面与管坯相切外的空隙,对管坯弯曲圆弧内壁起支撑作用,抑制管坯弯曲圆弧内壁起皱风险。所述的芯棒顶端设有多球头,通过3d数模模拟弯曲角度,确定芯棒球头个数与可弯曲的角度。所述的弯模和夹模侧边设有防滑槽,防止由于弯曲半径偏小,弯曲过程拉料失稳造成的起皱和尺寸超差的问题。

再进一步:在上述折弯设备上,所述的折弯机构侧边还设有由伺服控制器控制的助推机构,所述助推机构是推动导模精确工作,弯管过程中,根据不同材质、弯曲角度,弯曲半径,设定助力推参数,改变导模的助力推力和行进速度,形成管件弯曲内圆弧的推压料效果,防止因弯曲半径过少,外圆弧拉伸过度而破裂的风险。所述的折弯机构下侧边还设有由伺服控制器控制的转动机构,为折弯机构提供准确的转动动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金属管的折弯设备,包括机台,所述的机台侧边设有由伺服控制器控制的防皱的折弯机构,机台台面设有由伺服控制器控制的送料机构和可控抽芯机构。防皱模的尖端是单侧弧边楔形体,所述防皱模的尖端贴靠弯模圆弧面,填补弯模圆弧面与管坯相切外的空隙,对管坯弯曲圆弧内壁起支撑作用,抑制管坯弯曲圆弧内壁起皱风险。所述的芯棒顶端设有多球头,通过3d数模模拟弯曲角度,确定芯棒球头个数与可弯曲的角度。所述的弯模和夹模侧边设有防滑槽,防止由于弯曲半径偏小,弯曲过程拉料失稳造成的起皱和尺寸超差的问题。芯棒抽芯机构也由液压抽芯更改为通过伺服电机抽芯,抽芯机构也实现了参数化,通过改变抽芯参数,实现了弯管过程中,芯棒的不同位置可调,防止弯管形成后,芯棒被管件卡住不能抽出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机结构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折弯机构的放大图;

其中,1机台、2折弯机构、3送料机构、4抽芯机构、5弯模、6夹模、7芯棒、8导模、9防皱模、10多球头、11防滑槽、12助推机构、13转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作进一步详细描叙:

如图1、2:一种金属管的折弯设备,包括机台1,所述的机台侧边设有由伺服控制器控制的防皱的折弯机构2,机台台面设有由伺服控制器控制的送料机构3和可控抽芯机构4。所述的折弯机构包括弯模5、夹模6、芯棒7,在芯棒的两侧边分设有导模8和防皱模9,所述的防皱模的尖端是单侧弧边楔形体,所述防皱模的尖端贴靠弯模圆弧面。所述的芯棒顶端设有多球头10。所述的弯模5和夹模6侧边设有防滑槽11。所述的折弯机构侧边还设有由伺服控制器控制的助推机构12。所述的折弯机构下侧边还设有由伺服控制器控制的转动机构13。

防皱模9的尖端是单侧弧边楔形体,所述防皱模的尖端贴靠弯模5圆弧,填补弯模圆弧面与管坯相切外的空隙,对管坯弯曲圆弧内壁起支撑作用,抑制管坯弯曲圆弧内壁起皱风险。所述的芯棒7顶端设有多球头,通过3d数模模拟弯曲角度,确定芯棒球头个数与可弯曲的角度。所述的弯模5和夹模6侧边设有防滑槽11,防止由于弯曲半径偏小,弯曲过程拉料失稳造成的起皱和尺寸超差的问题。芯棒抽芯机构也由液压抽芯更改为通过伺服电机抽芯,抽芯机构也实现了参数化,通过改变抽芯参数,实现了弯管过程中,芯棒的不同位置可调,防止弯管形成后,芯棒被管件卡住不能抽出的风险。

上述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实现的优选方案,并非限定性穷举,在相同构思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变换形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