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切模的刀口水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27364发布日期:2019-09-20 23:03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冲切模的刀口水路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切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冲切模的刀口水路结构。



背景技术:

冲切模具是一种常见的机加工设备。现有的冲切模上模部分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上模座10、连接于上模座10的底面的上模板20及连接于上模板20'的底面的至少一个刀口镶块30'。冲切工件时,通常先用刷子在工件表面涂抹一些切削液,以保证工件的切削质量及延长刀口镶块30'的使用寿命。

但是,由于采用人工涂抹切削液,一旦涂抹过多,则会导致工件表面产生异色,从而影响工件外观质量;另外,人工涂抹效率较低。

因此,有对现有冲切模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切模的刀口水路结构,能够避免工件表面因涂抹过多切削液而出现异色的情况,并且提高了冲切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冲切模的刀口水路结构,所述冲切模包括上模座、与所述上模座连接的上模板及与所述上模板连接的至少一个刀口镶块;所述刀口水路结构包括:

用于输送切削液的管道,其设置于所述刀口镶块的顶面;所述管道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通孔;及

间隔开设于所述刀口镶块上的多个引流槽,各所述引流槽的一端分别与各所述通孔对应,用于将所述管道内的切削液引向所述刀口镶块的刀刃处。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板的底面开设有凹槽,所述管道卡设于所述凹槽内,并露出各所述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截面呈U型。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槽包括开设于所述刀口镶块的顶面的第一部分及开设于所述刀口镶块的一侧面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部分朝向所述第二部分向下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槽的截面呈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刀口镶块设置有四个,各所述刀口镶块之间相互拼接成一闭环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刀口镶块的顶面设置管道,在管道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开设多个通孔,在刀口镶块上间隔开设多个引流槽,使各引流槽的一端分别与各通孔对应;冲切工件时,管道内的切削液从通孔内流出,沿对应的引流槽流向刀口镶块的刀刃处。与现有的人工涂抹切削液的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控制切削液的使用量,避免工件表面因涂抹过多切削液而出现异色的情况,并且提高了冲切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冲切模上模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冲切模的刀口水路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冲切模的刀口水路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的上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的刀口镶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2至5所示,一种冲切模的刀口水路结构,该冲切模包括上模座10、与上模座10连接的上模板20及与上模板20连接的至少一个刀口镶块30;该刀口水路结构包括用于输送切削液的管道(图未示)及间隔开设于刀口镶块30上的多个引流槽31。其中,管道设置于刀口镶块30的顶面,并且管道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通孔;各引流槽31的一端分别与各通孔对应,用于将管道内的切削液引向刀口镶块30的刀刃32处。

冲切工件时,管道内的切削液从通孔内流出,沿对应的引流槽31流向刀口镶块30的刀刃32处。与现有的人工涂抹切削液的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刀口水路结构能够有效控制切削液的使用量,避免工件表面因涂抹过多切削液而出现异色的情况,并且提高了冲切效率。

其中,为了实现对管道的固定,可在上模板20的底面开设有凹槽21,管道卡设于凹槽21内,并露出各通孔,以便于管道内的切削液顺利流入与各通孔对应的引流槽31内。优选的,凹槽21的截面呈U型。凹槽21的宽度略大于管道的外径,凹槽21的深度略小于管道的外径。

具体的,该刀口水路结构中,引流槽31包括开设于刀口镶块30的顶面的第一部分311及开设于刀口镶块30的一侧面的第二部分312,第一部分311与第二部分312连通。第二部分312的远离第一部分311的一端靠近刀口镶块30的刀刃32处。

为了能够将管道内的切削液顺利引流至引流槽31的第二部分312,可使第一部分311朝向第二部分312向下倾斜。其中,倾斜角度为3°~10°。优选的,引流槽31的第一部分311及第二部分312的截面呈弧形。

本实用新型中,刀口镶块30设置有四个,各刀口镶块30之间相互拼接成一闭环结构。相应地,上模板20底面开设的凹槽21具有与各刀口镶块30对应的部分,管道置于凹槽21内,通过各通孔与对应引流槽31配合,将切削液引流向各刀口镶块30的刀刃32处。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原理,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解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