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布置夹具和超声波结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42156发布日期:2019-10-23 01:14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电线布置夹具和超声波结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当将电线的导体彼此超声波结合时用于布置多个电线的电线布置夹具以及设置有该电线布置夹具的超声波结合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在背景技术中,作为对属于多个电线的各个导体施加超声波振动从而将导体彼此结合的超声波结合(也称为超声波焊接)的技术,已知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技术。

如专利文献1的图7所示,将属于多个电线的各个导体110被设置为通过一对引导夹具120聚集在芯片132(也称为焊头)与砧座134之间。其后,导体110由芯片132和砧座134的各对置面保持,并且在芯片132与砧座134之间对导体110施加压力的同时,对导体110施加超声波振动。从而,将导体110彼此结合。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a-2006-15354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背景技术中,对如何将多个导体布置在焊头与砧座之间没有限制。因此,在属于多个电线205的各个导体306的超声波结合时,当导体306沿着一对引导夹具203与204之间的深度方向布置为两列以上(在图8中是四列)时,导体306可能平行布置,如本申请的图8所示。

如本申请的图8所示,当在导体306平行布置的状态下在焊头201与砧座202之间对导体306施加压力的同时对导体306施加超声波振动时,超声波振动在引导夹具203与204之间在深度方向(图8所示的由多个箭头表示的方向)上传递。结果,超声波振动难以在引导夹具203与204之间在宽度方向上传递。存在源自宽度方向上的超声波振动的能量不能充分地施加于导体306的担心。

如上所述,当在引导夹具203与204之间源自宽度方向上的超声波振动的能量不充分地施加于导体306时,导体306中的在宽度方向上相邻的导体306中的待结合面上的氧化膜不能容易地破损。从而,存在不能充分地清洁金属表面的担心。结果,在宽度方向上彼此相邻的导体306中的待结合面中,通过去除氧化膜而露出的活性金属原子难以彼此进行接触。从而,担心不能得到良好的结合强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在将导体彼此超声波结合时能够得到良好的结合强度的电线布置夹具和设置有该电线布置夹具的超声波结合装置。

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电线布置夹具”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包括下面的项(1),并且优选地,特征在于还包括下面的项(2)。

(1)一种在将多个电线的导体彼此超声波结合时布置所述电线的电线布置夹具,

该电线布置夹具包括电线布置槽,该电线布置槽被构造为供所述电线插入,

所述电线布置槽被构造为在与所述电线的在所述电线布置槽内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截面中具有如下截面形状:至少在所述电线的插入开始部与所述电线布置槽的底部之间的区段的一部分中,该截面形状的在所述电线布置槽的宽度方向上的距离从所述电线的所述插入开始部朝着所述电线布置槽的所述底部连续地缩窄。

根据特征在于前述项(1)的电线布置夹具,当将电线插入到电线布置槽内时,电线被设置为使得在电线布置槽的深度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任意一对电线由于电线布置槽的截面形状而在电线布置槽的宽度方向上互相移位。因此,与前述背景技术中不同,电线布置在电线布置槽内,从而在电线的中心轴在电线布置槽的宽度方向上偏移的同时,电线在电线布置槽的深度方向上堆积,例如,如图4所示。

(2)根据项(1)所述的电线布置夹具,其中

所述电线布置槽是具有v状截面的v状槽,或者是包括具有v状截面的v状槽和与所述v状槽的底部连通的凹槽的复合槽,所述凹槽具有所述截面中的宽度方向上的距离固定的凹状形状。

根据特征在于前述项(2)的电线布置夹具,v状槽或部分地具有v状槽的复合槽用作电线布置槽。当将电线插入到如此成形的电线布置槽内时,电线由v状槽的缘面引导,并且布置在电线布置槽内,从而在电线布置槽的宽度方向上彼此移位,如上所述。

根据本发明的“超声波结合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特征在于包括下面的项(3),并且优选地,特征还在于包括下面的项(4)。

(3)一种超声波结合装置,包括:

超声波结合装置本体,该超声波结合装置本体对多个电线的导体施加超声波振动,从而将所述导体彼此结合;和

根据项(1)或(2)所述的电线布置夹具。

根据特征在于前述项(3)的超声波结合装置,该超声波结合装置能够被构造为具有根据前述项(1)或(2)所述的电线布置夹具。

(4)根据项(3)所述的超声波结合装置,还包括:

电线保持结构,该电线保持结构包括:电线保持部,该电线保持部具有电线插入槽,该电线插入槽被构造为供所述电线插入;和电线按压部,该电线按压部将插入到所述电线插入槽内的所述电线朝着所述电线插入槽的底部按压。

根据特征在于前述项(4)的超声波结合装置,插入到电线插入槽内的电线由电线按压部按压,从而被保持在电线插入槽内。另外,能够防止各个电线容易地在其长度方向上移位。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前述项(1),能够防止电线的导体平行地布置在电线布置槽内,如在前述背景技术中一样。下面将描述电线如图4所示地交错布置的实例。与前述背景技术中相比,当对如此布置的电线的导体施加超声波振动时,超声波振动不仅能够在电线布置槽的深度方向上而且能够在电线布置槽的宽度方向上有效地传递。结果,能够对电线的导体均匀地施加超声波能量。从而,能够比前述背景技术中更容易地损坏电线的导体中的互相结合的表面中的氧化膜。因此,根据本发明,结合强度比前述背景技术中更好。从而,当将导体彼此超声波结合时能够得到良好的结合强度。

根据前述项(2),除了项(1)的效果之外,能够实现下面的效果。即,由于插入到电线布置槽内的电线由具有v状的槽内的缘面引导,所以能够容易地将电线布置为在电线布置槽的宽度方向上彼此移位和交错。结果,能够更加确实地防止电线的导体如在前述背景技术中一样地平行布置。从而,当将导体彼此超声波结合时能够得到良好的结合强度。

根据前述项(3),能够实现与项(1)的效果和项(2)的效果相似的效果。

根据前述项(4),除了项(3)的效果之外,能够实现下面的效果。即,由于防止由电线保持单元保持的电线在电线在电线插入槽内的延伸方向(长度方向)上容易地移位,所以能够将电线的导体设置在预定位置。因此,当将导体彼此超声波结合时,能够确实地对导体施加超声波振动。从而,能够更加确实地将导体彼此超声波结合。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设置有根据本发明的电线布置夹具的超声波结合装置的平面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电线布置夹具的一端侧的前视图。

图3是示出多个电线已经由电线保持单元保持的状态的视图。

图4是示出将导体彼此超声波结合的操作的视图。

图5是用于说明当将导体彼此超声波结合时的本发明的作用的视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电线布置夹具的变形例1的视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电线布置夹具的变形例2的视图。

图8是用于说明背景技术的视图。

参考标记列表

1...超声波结合装置,2...电线,3...导体,4...超声波结合装置本体,5、30、40...电线布置夹具,6...电线保持单元,7...焊头,8...砧座,9、10...引导部件,11、12...对置面,13、14...引导面,15、32、48...一端,16、31、41...电线布置槽,17、18、33、34、44-47...电线引导缘面,19...电线保持部,20...电线按压部,21...电线插入槽,22...电线按压部本体,23...电线按压片,24...电线按压面,25、35、49...底部,42...v状槽,43...凹槽,x...连通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考图1至图5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电线布置夹具和设置有该电线布置夹具的超声波结合装置的实施例。

实施例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设置有根据本发明的电线布置夹具的超声波结合装置的平面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电线布置夹具的一端侧的正面图。图3是示出多个电线已经由电线保持单元保持的状态的视图。图4是示出将导体彼此超声波结合的操作的视图。图5是用于说明当将导体彼此超声波结合时的本发明的作用的视图。

顺便提及,图中的箭头分别表示上、下、左、右、前和后方向(注意,箭头的方向是示例性的)。

在图1中,参考标号1表示设置有根据本发明的电线布置夹具的超声波结合装置。超声波结合装置1也称为超声波焊接装置,是用于将多个电线2的导体3彼此超声波结合的装置。超声波结合装置1被构造为具有超声波结合装置本体4、电线布置夹具5和电线保持单元6。将在说明超声波结合装置1的各个构成部分的同时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电线布置夹具5。

首先,将描述超声波结合装置本体4。

如图1所示,超声波结合装置本体4设置于超声波结合装置1的一端(图1中的前端)侧,并且被构造为具有焊头7、砧座8(参见图4)以及一对引导部件9和10。

焊头7和砧座8是这样的部件:其如图4和图5所示被设置为在上/下方向上互相对置从而将导体3保持在焊头7与砧座8之间,并且在焊头7与砧座8之间对导体3施加压力的同时对导体3施加超声波振动,从而将导体3彼此超声波结合。

如图4所示,焊头7具有与砧座8对置的对置面11。焊头7固定地设置有向上的对置面11。焊头7被构造为使得能够传递未示出的超声波振动器的振动(超声波振动)。

虽然在该实施例中焊头7是固定设置的,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焊头7可以被构造为使得该焊头7能够通过未示出的驱动机构根据期望地移动以靠近和远离将在稍后描述的砧座8。

如图4所示,砧座8具有与焊头7的对置面11对置的对置面12。砧座8在对置面12面向下(与焊头7的对置面11对置)的状态下设置在超声波结合装置本体4的上方。砧座8被构造为使得该砧座8能够通过未示出的驱动机构根据期望地移动以靠近和远离焊头7(在图4中的上/下方向上移动)。

如图1所示,一对引导部件9和10是如下部件:其设置为在与电线2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图1中的左右方向)上互相对置,从而保持导体3的相反侧部并且引导在焊头7与砧座8之间施加于导体3的压力。一个引导部件9具有与另一个引导部件10对置的引导面13。另一个引导部件10具有与一个引导部件9的引导面13对置的引导面14。一对引导部件9和10被构造为使得引导部件9和10能够通过未示出的驱动机构沿着焊头7的对置面11根据期望地移动以彼此靠近和远离(引导部件9能够在图1所示的由箭头a表示的方向上移动,并且引导部件10能够在图1所示的由箭头b表示的方向上移动)。

接着,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电线布置夹具5。

如图1所示,电线布置夹具5是如下部件:其设置在靠近超声波结合装置本体4的位置(在图1中的超声波结合装置本体4的后端侧)从而当将导体3彼此超声波结合时布置电线2。

例如,电线布置夹具5由金属板状部件制成。虽然未特别示出,但是电线布置夹具5弯曲和形成为预定形状。如图2和图4所示,电线布置夹具5在其一端15侧具有电线布置槽16,电线2能够插入到该电线布置槽16内。

在电线布置槽16中,如图2和图4所示,在槽内的缘面之中,互相对置的一对缘面形成为用于引导电线2的电线引导缘面17和18。另外,连接电线引导缘面17与电线引导缘面18的缘面形成为电线布置槽16的底部25。在电线2开始插入的插入开始部(图2中的电线布置槽16的一端15侧的部分)与底部25之间的区段中,电线引导缘面17和18形成为从电线2的插入开始部朝着底部25倾斜。

本发明中的“电线布置槽”形成为使得电线布置槽16的宽度方向(图2中的左右方向)上的距离至少在电线2的插入开始部与槽内的底部25之间的区段的一部分中,从电线2的插入开始部朝着底部25连续地变窄。如图2所示,该实施例中的电线布置槽16形成为使得电线布置槽16的宽度方向上的距离在电线2的插入开始部与底部25之间的区段中从电线2的插入开始部朝着底部25连续地变窄。从而,该实施例中的电线布置槽16是形成为v状的v状槽。

该实施例中的电线布置槽16的截面形状形成为使得当将电线2插入到电线布置槽16内时,在电线2的中心轴在电线布置槽16的宽度方向(图4中的左右方向)上偏移的同时,电线2能够在电线布置槽16的深度方向上堆积,如图4所示(换句话说,当电线2在电线布置槽16的宽度方向上布置为两列以上时,属于彼此相邻的两列的任意一对电线2能够被设置为在电线布置槽16的宽度方向上互相移位)。

顺便提及,虽然该实施例中的电线布置槽16是形成为v状的v状槽,但是该构造是示例性的。或者,虽然未示出,但是电线布置槽16可以例如形成为在电线2的插入开始部处开始且在电线布置槽16的深度方向(图4中的上下方向)上延伸的部分中具有v状,并且在其它部分中在宽度方向(图4中的左右方向)上具有固定距离。可选择地,可以替代地使用将在稍后描述的各个变形例。

接着,将描述电线保持单元6。

如图1所示,各个电线保持单元6是如下部件:其设置在靠近超声波结合装置本体4的位置(图1中的电线布置夹具5的后方处),从而当将导体彼此超声波结合时保持电线2。虽然在该实施例中设置有两个电线保持单元6,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更具体地,各个电线保持单元6被构造为具有电线保持部19和电线按压部20,如图3所示。

图3所示的电线保持部19具有电线插入槽21,该电线插入槽21形成为使得电线2能够插入到其内。电线插入槽21形成为凹部,其中,电线插入槽21的在宽度方向(图3中的左右方向)上的距离是固定的。

如图3所示,电线插入槽21形成为使得当电线2插入时,在电线2的中心轴在电线布置槽16的宽度方向上偏移的同时,电线2能够在电线布置槽16的深度方向上堆积(换句话说,当电线2在电线插入槽21的宽度方向上布置为两列以上时,属于彼此相邻的两列中的任意一对电线2能够被设置为在电线插入槽21的宽度方向上互相移位)。当电线2如此布置在电线插入槽21内时,电线2能够容易地布置为在图2所示的电线布置夹具5的电线布置槽16内彼此交错。

虽然在图1中未特别示出,但是图3所示的电线按压部20是如下部件:其设置于电线保持部19的后端侧,从而将已经插入到电线保持部19的电线插入槽21内的电线2朝着电线插入槽21的底部按压。电线按压部20形成为大致l状,并且被构造为具有电线按压部本体22和电线按压片23。

电线按压部本体22被构造为使得电线保持部22能够在沿着电线保持部19的长度方向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如图3中的虚线所示。

电线按压片23被设置为从电线按压部本体22的一端侧与电线按压部本体22的长度方向垂直地突出,如图3所示。电线按压片23具有与插入到电线插入槽21内的电线2对置的电线按压面24。

电线按压片23被构造为使得能够通过电线按压部本体22的上下移动来调整电线按压面24在电线插入槽21内的高度位置。因此,电线按压片23能够根据插入到电线插入槽21内的电线2的数量调整电线按压面24的高度位置。在图3中,当电线按压部20向下移动时,由虚线示出的电线按压片23的电线按压面24与电线2进行接触并且按压电线。从而,能够防止电线2在其长度方向上容易地移位。

接着,将描述利用超声波结合装置1将导体3彼此超声波结合的操作。

首先,如图1所示,通过如前文所述的电线保持单元6(参见图3)保持电线2。然后,如图1和图4所示,将电线2插入到电线布置夹具5的电线布置槽16内,使得导体3设置在焊头7与砧座8之间。

其后,在图1中,使引导部件9和10在该引导部件9和10能够沿着焊头7的对置面11互相接近的方向上移动(引导部件9在图1所示的由箭头a表示的方向上移动,并且引导部件10在图1所示的由箭头b表示的方向上移动),从而,形成使得导体3能够设置在其中的预定距离。

结果,插入到电线布置夹具5的电线布置槽16内的电线2由该电线布置槽16的电线引导缘面17和18引导,与此同时电线2的导体由引导部件9和10的引导面13和14引导。从而,将电线2交错布置,如图4所示。

其后,如图4所示,使砧座8在由箭头c表示的方向上(在图4中向下)移动。然后,如图5所示,导体3由焊头7和砧座8保持,并且在焊头7与砧座8之间对导体3施加压力的同时将从超声波振动器发出的超声波振动施加于导体3,从而将导体3彼此结合。以这种方式,完成将导体3彼此超声波结合的操作。

接着,将描述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电线布置夹具5的情况下的作用作。

如图5所示,当将超声波振动施加于交错布置的电线2的各个导体3时,超声波振动从导体3传递到在电线布置槽16的宽度方向上的电线2的列之中的相邻的列中设置并且在宽度方向上移位的电线2的导体3,如图5中的箭头所示。以这种方式,能够将超声波能量均匀地施加到电线2的各导体3。从而,能够损坏属于电线2的列之中的在宽度方向上相邻的列的电线2的导体3中的要互相结合的表面中的氧化膜,使得导体3能够互相结合。

在本发明中,当将属于在电线布置槽16的宽度方向上的电线2的列之中的相邻的列的电线2的导体3互相结合时,结合强度比将超声波振动施加于如图7所示地布置的电线205的导体306以使导体306互相结合的情况下更好。

另外,在本发明中,当属于在电线布置槽16的宽度方向上的电线2的列之中的相邻的列的电线2的导体3中的要互相结合的表面中的氧化膜损坏时,即使电线2像铝电线一样具有牢固地设置在导体的表面上的氧化膜,也能够确实地去除氧化膜。

根据本发明的如此构造的电线布置夹具5可以由图6所示的变形例1或图7所示的变形例2替代。下面将描述变形例1和2。

变形例1:

在根据图6所示的变形例1的电线布置夹具30中,电线布置槽31形成为使得电线2的插入开始部(在图6的电线布置夹具30的一端32侧上)的宽度方向(图6中的左右方向)上的距离比在根据实施例的电线布置夹具5的电线布置槽16(参见图2)中窄。

在电线2的插入开始部2与底部35之间的区段中,电线布置槽31形成为使得电线引导缘面33和34从电线2的插入开始部朝着电线布置槽31的底部35倾斜。电线布置槽31是形成为具有比根据实施例的电线布置夹具5的电线布置槽16(参见图2)更尖的角度的v状的v状槽。

如图6所示,当将电线2插入到电线布置槽31内时,电线2设置为使得在电线布置槽31的深度方向上互相相邻的电线2(电线2的插入方向、或者图6中的上下方向)在电线布置槽31的宽度方向(图6中的左右方向)上互相移位。

顺便提及,虽然该实施例中的电线布置槽31是形成为v状的v状槽,但是该构造是示例性的。或者,虽然未示出,但是电线布置槽31可以例如形成为在电线2的插入开始部处开始且在电线布置槽31的深度方向上延伸的部分中具有v状,并且在其它部分中在宽度方向上具有固定距离。

变形例2:

在根据图7所示的变形例2的电线布置夹具40中,电线布置槽41被构造为具有v状槽42和凹槽43的复合槽。

v状槽42形成为v状,使得v状槽42的互相对置的一对缘面形成为用于引导电线2(参见图1)的电线引导缘面44和45。在电线2的插入开始部与v状槽42的底部(在图7中,对应于v状槽42与稍后描述的凹槽43连通的连通位置x)之间的区段中,电线引导缘面44和45形成为从电线2的插入开始部(图7中的电线布置槽41的一端48侧)朝着将在稍后描述的电线布置槽41的底部49倾斜。

如图7所示,凹槽43形成为与v状槽42的底部(连通位置x)连通并且在槽的宽度方向(图7中的左右方向)上具有固定距离的凹状,而凹槽43中的互相对置的一对缘面形成为用于引导电线2(参见图1)的电线引导缘面46和47。另外,连接电线引导缘面46与电线引导缘面47的缘面形成为电线布置槽41的底部49。

顺便提及,虽然未示出,但是电线布置槽41可以形成为在v状槽42中的电线2的插入开始部处开始且在v状槽42的深度方向(图7中的上下方向)上延伸的部分中具有v状,并且在其它部分中在宽度方向(图7中的左右方向)上具有固定距离。即,电线布置槽41可以形成为使得在电线2的插入开始部与电线布置槽41的底部49之间的区段的一部分中,电线布置槽41的宽度方向上的距离从电线2的插入开始部朝着电线布置槽41的底部49连续地变窄。

电线布置槽41内的电线2的布置未特别示出,但是它们可以例如以下面的方式布置。

即,插入到凹槽43内的电线2布置在上下方向上,而插入到v状槽42内的电线2在v状槽42的宽度方向上布置为多列电线2。从而,属于相邻列的电线2能够被设置为在v状槽42的宽度方向上互相移位,使得电线2能够布置为互相交错。于是,插入到凹槽43内的各个电线2和v状槽42中的与之相邻的电线2被设置为在宽度方向上互相移位。并且,在v状槽42与凹槽43连通的连通位置x附近,电线2布置为互相交错(注意,该布置是示例性的)。

接着,将对电线布置夹具5、30、40和具有该电线布置夹具5、30、40的超声波结合装置1的效果进行描述。

根据本发明,如以上已经参考图1至图7所描述地,电线布置槽16、31、41的在深度方向上相邻的电线2在电线布置槽16、31、41内设置为在该电线布置槽16、31、41的宽度方向上互相移位。从而,能够防止电线2的导体3如在前述背景技术中一样地布置。下面将描述通过使用如图4等所示的电线布置夹具5将电线2布置为彼此交错的实例。当对如此布置的电线2的导体3施加超声波振动时,超声波振动从每个导体3传递到属于电线2的电线布置槽16的宽度方向上的列之中的相邻的列且在宽度方向上交错设置的电线2的导体3。结果,能够将超声波能量均匀地施加于电线2的导体3。从而,能够损坏属于电线2的在宽度方向上的列之中的相邻的列的电线2的导体3中的要互相结合的表面中的氧化膜,使得导体3能够互相结合。以这种方式,根据本发明,结合强度比电线205如图8所示地布置的情况更好。因此,存在当将导体3彼此超声波结合时能够得到良好的结合强度的效果。

除了前述效果之外,根据本发明,还能够实现下面的效果。即,插入到电线布置槽16、31、41内的电线2由形成为v状的槽中的缘面17和18、33和34以及44和45引导,使得在电线布置槽16、31、41的深度方向上彼此相邻的电线2能够容易地布置为在电线布置槽16、31、41的宽度方向上互相移位。结果,在电线布置夹具5的实例中,电线2能够容易地布置为在电线布置槽16内彼此交错。从而,能够更加确实地防止电线2的导体3如在前述背景技术中一样地布置。因此,存在当将导体3彼此超声波结合时能够得到更好的结合强度的效果。

另外,在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电线布置夹具5、30、40的超声波结合装置1中,能够实现与具有前述构造的电线布置夹具5、30、40的效果相似的效果。

此外,除了前述效果之外,在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电线布置夹具5、30、40的超声波结合装置1中,能够实现下面的效果。即,防止由电线保持单元6保持的电线2容易地在其长度方向上移位。因此,能够将电线2的导体3设置在预定位置。因此,当将导体3彼此超声波结合时,能够确实地对导体3施加超声波振动。从而,存在能够更加确实地将导体3彼此超声波结合的效果。

虽然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其外观或构造。能够在不背离本发明的主旨的情况下做出各种改变、增加和删除。

这里,在下面的项(1)至(4)中简要概括和列出前述根据本发明的电线布置夹具40和超声波结合装置1的实施例的特征。

(1)一种在将多个电线(2)的导体(3)彼此超声波结合时布置所述电线的电线布置夹具(40),

该电线布置夹具包括电线布置槽(16、31、41),该电线布置槽(16、31、41)被构造为供所述电线插入,

所述电线布置槽被构造为在与所述电线在所述电线布置槽内延伸的方向垂直的截面中具有如下截面形状:至少在所述电线的插入开始部与所述电线布置槽的底部(49)之间的区段的一部分中,该截面形状的在所述电线布置槽的宽度方向上的距离从所述电线的所述插入开始部朝着所述电线布置槽的所述底部连续地缩窄。

(2)根据项(1)所述的电线布置夹具,其中

所述电线布置槽(16、31、41)是具有v状截面的v状槽(42),或者是包括具有v状截面的v状槽和与所述v状槽的底部连通的凹槽(43)的复合槽,所述凹槽具有在所述截面中的宽度方向上的距离固定的凹状形状。

(3)一种超声波结合装置(1),包括:

超声波结合装置本体(4),该超声波结合装置本体对多个电线(2)的导体(3)施加超声波振动,从而将所述导体彼此结合;和

根据项(1)或(2)所述的电线布置夹具(40)。

(4)根据项(3)的超声波结合装置(1),该装置还包括:

电线保持结构(6),该电线保持结构包括:电线保持部(19),该电线保持部具有电线插入槽,该电线插入槽被构造为供所述电线插入;和电线按压部(20),该电线按压部将插入到所述电线插入槽内的所述电线朝着所述电线插入槽的底部按压。

本申请基于2017年2月2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日本专利申请no.2017-034638),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工业实用性

依照根据本发明的电线布置夹具和超声波结合装置,当将导体彼此超声波结合时能够得到良好的结合强度。具有该效果的本发明对于电线布置夹具和超声波结合装置是有益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