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62805发布日期:2020-09-29 09:17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立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型材轧制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型钢万能轧制工艺中,轧边机均采用上下两辊的方式进行装配,因此只能完成对轧件边缘进行加工成形,对于轧件侧方没有约束,致使轧件在水平方向的弯曲很难控制,进而容易导致轧件出现尾部摆动而产生轧件“高点”的常规性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用于与轧边机配套使用以从轧件侧方约束轧件的立辊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立辊装置,包括安装框、立辊盒子和驱动机构,在安装框其中相对的两侧壁之间连接设置有支撑杆,在支撑杆上方靠近上述的两侧侧壁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滑道,所述立辊盒子和驱动机构均安装于所述滑道上,在立辊盒子中安装有能够自由转动的立辊,所述立辊的滚动面从立辊盒子沿滑道方向的外侧面突出后形成接触部,并且在安装框上与所述接触部对应的侧面为敞口侧,同时所述接触部从安装框的所述敞口侧突出,所述立辊盒子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并通过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立辊盒子沿所述滑道往复滑动调节,进而调节所述接触部相对于安装框的敞口侧边沿突出的高度尺寸t。

进一步的是:在立辊盒子上设置有螺母连接头,在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上设置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端头与所述螺母连接头螺纹配合,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调节螺杆转动,能够带动螺母连接头连同立辊盒子在滑道上往复滑动调节。

进一步的是:在两侧的滑道上分别垫设有垫块;所述垫块与滑道固定连接,所述立辊盒子和驱动机构均安装于所述垫块上。

进一步的是:所述驱动机构为配套有旋转编码器的伺服电机。

进一步的是:所述驱动机构通过其底座放置于两侧的滑道上,并且驱动机构通过底座插销与固定安装在安装框内底部的插销固定槽连接实现位置固定安装。

进一步的是:所述立辊盒子包括上支撑板、下支撑板和侧连接板,所述侧连接板将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连接,所述立辊位于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并且立辊两端的转轴分别通过轴承安装于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上。

进一步的是:在安装框内部设置有隔板,通过隔板将安装框内部分割为立辊盒子室和驱动机构室,所述立辊盒子的主体位于立辊盒子室内,所述驱动机构的主体位于驱动机构室,立辊盒子与驱动机构通过设置在隔板上的通孔进行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辊装置可用于安装到轧边机的侧方,使立辊位于轧边机上下轧辊之间的轧制成型区的侧方,以此起到对轧件在轧制过程中在轧件侧方的约束,控制轧件在水平方向的弯曲程度,能够有效的解决轧件出现尾部摆动而产生轧件“高点”的常规性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辊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立辊盒子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图4为图1中隐藏立辊盒子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侧视图,且隐藏了隔板结构;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辊装置与轧边机配套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局部区域a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安装框1、立辊盒子2、驱动机构3、支撑杆4、滑道5、立辊6、接触部7、螺母连接头8、调节螺杆9、垫块10、旋转编码器11、底座插销12、插销固定槽13、隔板14、立辊盒子室15、驱动机构室16、上支撑板17、下支撑板18、侧连接板19、轴承20、立辊装置100、上辊200、下辊300、上辊轴承座400、下辊轴承座500、轧制成型区600、立辊的径向中截面700、轧制成型区的中截面8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7中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辊装置,包括安装框1、立辊盒子2和驱动机构3,在安装框1其中相对的两侧壁之间连接设置有支撑杆4,在支撑杆4上方靠近上述的两侧侧壁的位置分别设置有滑道5,所述立辊盒子2和驱动机构3均安装于所述滑道5上,在立辊盒子2中安装有能够自由转动的立辊6,所述立辊6的滚动面从立辊盒子2沿滑道5方向的外侧面突出后形成接触部7,并且在安装框1上与所述接触部7对应的侧面为敞口侧,同时所述接触部7从安装框1的所述敞口侧突出,所述立辊盒子2与驱动机构3传动连接,并通过驱动机构3能够驱动所述立辊盒子2沿所述滑道5往复滑动调节,进而调节所述接触部7相对于安装框1的敞口侧边沿突出的高度尺寸t。

更具体的,对于立辊盒子2与驱动机构3之间的传动连接结构,可参照附图中所述,具体采用如下结构设置:在立辊盒子2上设置有螺母连接头8,在驱动机构3的输出端上设置有调节螺杆9,所述调节螺杆9的端头与所述螺母连接头8螺纹配合,通过驱动机构3驱动所述调节螺杆9转动,能够带动螺母连接头8连同立辊盒子2在滑道5上往复滑动调节。当然,参照附图中所示,其调节螺杆9与螺母连接头8螺纹配合后的可调节距离为d,该可调节距离d即为驱动机构3能够往复驱动立辊盒子2移动的最大行程,而该最大行程具体可根据对不同规格轧件所需要的工艺要求对立辊6所需要的调节范围进行合理设置。

另外,为了便于更加精确的控制驱动机构3对立辊盒子2的调节控制,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可设置所述驱动机构3为配套有旋转编码器11的伺服电机。即通过采用伺服电机,并借助旋转编码器11的精确测量,可有效地消除控制过程中的圆周累积误差,并提高控制精度。

另外,为了便于在安装时调节立辊盒子2以及驱动机构3的高度位置,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可在两侧的滑道5上分别垫设有垫块10;所述垫块10与滑道5固定连接,所述立辊盒子2和驱动机构3均安装于所述垫块10上。垫块10的高度可根据立辊盒子2和驱动机构3的安装高度要求进行设置,以确保安装后的立辊盒子2和驱动机构3满足高度的要求。更为具体的,对于立辊盒子2安装后的高度,为要求其立辊6的径向中截面700与轧边机上下辊之间的轧制成型区600的中截面800共面,如附图7中所示;而对于驱动机构3与立辊盒子2的安装位置关系则应当确保二者能够有效地传动连接。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立辊盒子2和驱动机构3均为直接或者通过垫块10间接安装于滑道5上,而滑道5则为固定安装于相应的支撑杆4上。为了实现立辊盒子2的移动调节,立辊盒子2为直接放置到滑道5上或者垫块10上,并不进行固定;而对于驱动机构3则应当为固定安装,同时为了避免驱动机构3直接与滑道5或者垫块10固定配合而导致调节不方便,参照附图中所示,本实用新型中优选设置将驱动机构3放置到滑道5或者垫块10上,然后通过穿过驱动机构3的底座设置的底座插销12与固定安装在安装框1内底部的插销固定槽13连接实现对驱动机构3的固定安装。

更具体的,参照附图2和附图3中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立辊盒子2具体可包括上支撑板17、下支撑板18和侧连接板19,所述侧连接板19将上支撑板17和下支撑板18连接,以形成“框”形结构,然后将所述立辊6安装于上支撑板17和下支撑板18之间,并且立辊6两端的转轴分别通过轴承20安装于上支撑板17和下支撑板18上,以使得立辊6能够自由转动。相应的,当设置有螺母连接头8时,螺母连接头8位于侧连接板19的中部位置,并朝向外侧,如附图中所示。

更具体的,以附图1中所示位置关系作为参考时,整个安装框1可设置为由壁板、顶板、前后侧板以及右侧板所围合呈的左侧呈敞口的框架结构,相应的立辊盒子2、驱动机构3、滑道5等均安装于整个安装框1内部,并且立辊盒子2中的立辊6的接触部7从上述敞口位置突出。另外,为了提高整个安装框1的结构强度,参照附图中所示,进一步可在安装框1内部设置有隔板14,通过隔板14将安装框1内部分割为立辊盒子室15和驱动机构室16,所述立辊盒子2的主体位于立辊盒子室15内,所述驱动机构3的主体位于驱动机构室16,立辊盒子2与驱动机构3通过设置在隔板14上的通孔进行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辊装置在使用时为将立辊装置100与相应的轧边机配套安装,具体安装后的位置关系可参照附图6和附图7中所示,其中轧边机包括上辊200、下辊300、上辊轴承座400和下辊轴承座500,在上辊200的辊面与下辊300的辊面之间形成轧制成型区600,所述立辊装置100通过其安装框1安装于下辊轴承座500上,并且立辊装置100安装后使得所述接触部7朝向所述轧制成型区600,并且设置立辊6的径向中截面700与轧制成型区600的中截面800共面,即安装后使立辊6安装到轧边机的上辊200和下辊300之间的轧制成型区600的侧方正中间位置,以起到对轧件的水平方向的限位约束并确保上下对称。

本实用新型在安装完成后,可通过驱动机构3驱动立辊盒子2在相应的滑道5上进行往复滑动,进而对立辊盒子2以及立辊6相对于轧制成型区600的位置进行调节,即调节附图1中标记出的接触部7相对于安装框1的敞口侧边沿突出的高度尺寸t的大小,进而调节立辊6对轧件的限位约束范围。不失一般性,在具体调节过程中,可根据轧件的尺寸以及轧制工艺等要求进行相应的调节。

更具体的,为了避免装配时安装框1出现斜卡的情况,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优选如下参数设置,参照附图7中的尺寸标记:其中上辊轴承座400和下辊轴承座500之间的间距为w,安装框1的高度为h,安装框1的长度为l,其中h小于w,即确保安装框1能够被有效地放入到上辊轴承座400和下辊轴承座500;同时设q=w-h,且q/l=sin(θ),其中θ的角度取值范围设置为5°~15°;上述θ大致即等效于安装框1安装过程中能在上辊轴承座400和下辊轴承座500之间的最大偏斜角度,即通过预留相应的间隙q,即可更加方便安装。更具体的,对于上述θ的取值要求,本实用新型可优选其具体的取值为10°。

另外,更具体的,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框1在安装时,还应当设置立辊6的往复移动调节方向与上辊200和下辊300的轧制方向相互垂直,即确保对立辊6的位置调节方向为与轧件的轧制输送方向垂直,具体如附图6中在立辊6中部的双向箭头所示的方向即代表立辊6的位置调节方向。另外,不失一般性,立辊6在安装完成后,还应当确保其在通过驱动机构3的驱动进行往复调节的过程中,不会出现立辊盒子2与其它结构部件发生干涉的问题,同时对于立辊6往复移动调节所对应的最大行程范围应当包含相应轧件轧制所述的工艺参数对立辊6所需的侧方限位约束的位置要求;以便于能够通过对立辊6的位置调节满足轧件的轧制工艺需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