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花纹辊的间歇进给及锁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0731阅读:1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加工花纹辊的间歇进给及锁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线间歇进给机构,特别适用于断续、有规则零件表面沟槽加工进给装置。
目前对于扁豆形花纹轧辊的加工,国内尚无专用机床,为数不多的几个厂家,也都是利用其它机床改装而成,其中间歇进给是加工中的关键,一个轧辊表面多达四千多条花纹,无法用手工来实现间歇进给并且要求进给间距准确,加工时刀具停留位置准确牢周,否则稍有串动,就会造成切伤工件表面,打刀致使工件报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普通车床上加工花纹轧辊的高精度直线间歇进给机构,并在切削时可以锁紧防止刀架串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的它包括有棘轩、锥套、圆套、滚轮、卡销,组合棘杆是把锥套、圆套串在细长杆上,一端装有弹簧卡圈,另一端用螺母固定,前端装一可调的铰链接头装入活塞内,活塞后端装一螺套,由定位锁锁紧,并在螺套上套入一可左右移动的锥套。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效果是1、组合棘杆,结构简单、容易制造,可用在长距离、节距较大的直线间歇进给机构上。
2、节距准确、精度高、锥套及圆套经热处理提高耐磨性,并在平面磨床上一次磨出两端面,消除节距不均的误差。
3、锁紧机构中的另一只棘杆与进给棘杆完全相同,尤其是节距保持一致,因此在两杆运动配合上保持协调,保证了限位后刀架左右无间隙,轴向不串动,所以不打刀,保证产品质量。


如下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部件图。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是一细长杆件1、弹簧卡圈2、锥套3、圆套4、长套5、螺母6组成组合棘杆,前端用铰链,连接在刀架上,通过螺纹可调整轴向位置,杆身穿过空心活塞19,活塞后端装有螺套13及锁紧套14,锥套17,上有90度槽,可在螺套上转动和移动,其位置由定位锁15确定。
锁紧棘杆10,前端同连于刀架上,杆身穿过支承套。
当刀具切削一个槽终了时,进刀液压缸使刀具快速退回,同时活塞19,快速向左移动,此时卡板8沿锥套3斜面向左移动一个节距(大于一个节距)后在销7上固定的弹簧20的作用下落入棘杆的圆形槽内。
锥套17,在活塞的带动下同步向左移动一个节距,此时卡销11,在弹簧18的作用下使滚轮12向锥套11斜面径向移动,卡销脱离棘杆10,这时,两杆均随刀架向右移动,液压缸换向卡板8卡住细长杆1等组成的棘杆,向右移动一个节距,拉动刀架及另一棘杆10同时向右,此时卡销11前端的滚轮12在锥套17,斜面的作用下,渐渐伸向棘杆10并在卡住棘杆端面的同时,液压缸行程至终点,正好移动一个节距,刀具又开始重新切削,每切一槽为一个小循环,当沿辊身切完一排后,进行分度,准备切下一排,刀具须向左退回起始位置,这时,首先要转动手柄16,然后向左拉,使滚轮落入锥套17前端,松开卡销11,再拨动手柄使带有螺旋槽的圆环9转动一定角度,销7使卡板8松开,两刺杆均处在自由状态,这时使刀架快速向左退回拨动手柄,使卡板8、卡销11,恢复原来工作状态,进行下一个大循环。
在没有锁紧机构时,刀具磨损后,尤其是切削左旋花纹轴向力增大迫使刀架向右移动,卡板8只能单向卡住棘杆,造成打刀,辊面切伤,无法修复前功尽弃,只好报废,一个辊重达10吨,造成严重经济损失,锁紧机构的作用就是卡销11,顶住棘杆10,刀架左右均不能够动,这时就不会打刀,亦不会切伤辊面,保证产品质量,同时,节距准确,刀架在向右移过程中,虽然活塞停止但由于惯性,刀架仍向右移动0.3-0.5毫米方停止,在有卡销11的限制下,就不会产生这种现象,保证节距准确。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用于精确,大节距的间歇进给机构上。
权利要求1.加工花纹辊的间歇进给及锁紧机构,包括有棘轩、锥套、圆套、滚轮、卡销,其特征在于组合棘杆是把锥套3、圆套4串在细长杆1上,一端装有弹簧卡圈2,另一端用螺母6固定,前端装一可调的铰链接头装入活塞19内,活塞19后端装一螺套13,由定位锁15锁紧,并在螺套上套入一可左右移动的锥套1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线间歇进给机构,特别适用于断续、有规则零件表面。组合棘杆是把锥套、圆套串在细长杆上,一端装有弹簧卡圈,另一端用螺母固定,前端装一可调的铰链接头装入活塞内,活塞后端装一螺套,由定位锁锁紧,并在螺套上套入一可左右移动的锥套。
文档编号B23B5/00GK2321564SQ98236590
公开日1999年6月2日 申请日期1998年2月6日 优先权日1998年2月6日
发明者胡世贤, 王素坤 申请人:胡世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