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1356阅读:6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交叉轧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叉轧机,是一种对板厚、板形具有综合调整能力的轧机。
现有技术中,交叉轧机多采用《(Iron and Steel Engineer》1984年No.8《(板形和板凸度控制轧机—交叉轧辊系统》一文中所公开的工作辊与支承辊成对交叉轧机,通过四台电机、八根接轴驱动布置在牌坊立柱中的机械交叉装置,驱动轧辊轴承座水平摆动,从而实现轧辊交叉,在工作辊的传动侧安装有用以止推支承的四连杆机构。通过调整轧辊轴线的交叉角度来控制凸度,实现板形控制功能。这种交叉轧机只能实现成对交叉这一种交叉形式,无法实现板厚与板形的综合调整控制;交叉机构结构复杂、串接组元多、累积误差大,因此制造精度要求高;交叉装置设立在牌坊立柱中,不但使轧机的刚度和强度受到影响,而且限制了该技术用于现有轧机的改造。日本专利特开平9-220608《(交叉轧机的轧辊控制方法》中公开了一种交叉轧机,具有上工作辊、上支承辊、下工作辊、下支承辊,在各个辊上设置有各自的交叉角调整机构,交叉角调整机构由轧辊轴承座和两侧的两个推动其沿轧制线方向移动的油缸组成。通过对上工作辊、上支承辊、下工作辊、下支承辊的交叉角的单独设定,来控制板材的板宽方向形状和平直度。该方案虽然提供了通过几种不同的交叉方法来综合控制板形的可能性,但由于其采用油缸直接推动轴承座实现交叉,实施起来存在难以克服的障碍首先,油缸的固定问题。如果固定在牌坊立柱内,一方面由于受到轧机刚度和强度的影响,无法应用于现有轧机的改造;另一方面在轧制过程中,当带钢厚度变化或压下量比较大时,由于轴承座的移动方向垂直于油缸活塞,这对于油缸是不允许的。如果不将油缸固定在牌坊立柱内,则在轴承座与牌坊立柱之间必须增设一用以固定油缸的辅助装置,不仅使轧机结构复杂,而且由于窗口尺寸的限制也无法用于现有轧机的改造。其次,轧辊平衡与弯辊问题。由于轧辊交叉时,轴承座之间的相对位移,导致轧辊平衡与弯辊实施起来均很困难。
本发明的且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特别适于一般现有四辊轧机更新改造,且具有板形、板厚综合调整能力的交叉轧机。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解决方案实现的。
一种交叉轧机,具有牌坊、压下装置、工作辊、支承辊、平衡装置等,工作辊和支承辊的轴承外圈为方形外表面,轴承座的内孔也为方形,轴承座内孔中垂直于轧辊理论轴线的两侧各安装有一个油缸,两油缸的活塞分别顶在轴承外圈方形外表面的两侧面,轴承外圈方形外表面的上下两面与轴承座内孔的上下面相配合。
轴承外圈方形外表面的两侧面与两油缸的活塞之间成相互配合的球面接触。
轴承外圈方形外表面的两侧面与两油缸的活塞之间的球面接触,是在轴承外圈方形外表面的两侧面各设置有一球形凸面,油缸的活塞端部为球形凹面。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是优点在于通过轴承在轴承座中的摆动实现轧辊交叉角的设定调整,结构简单、紧凑,无需对牌坊进行任何改动,因此特别适于一般现有四辊轧机的更新改造。由于进行轧辊交叉调整时,轴承座保持不动,不仅使得交叉调整方便省力,而且平衡、弯辊操作极易实现,用于现有轧机改造时,甚至可以直接使用原有的平衡、弯辊装置。由于每个轧辊轴线均可以通过作用于其两轴承上的四个油缸单独调整,因此它不但可以实现成对辊交叉、工作辊交叉、支承辊交叉及将各种交叉相结合的复杂交叉,对各种不良板形进行精确控制,还可以通过工作辊相对于支承辊沿轧制线前后平行偏移控制板厚,改善工作辊受力状态,增大辊径比,实现板形、板厚综合调整。
下面结合附图
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论述。
附图为本发明交叉轧机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交叉轧机,如图所示,主要由工作辊1、支承辊2、牌坊3、压下装置4、平衡装置11等组成,工作辊1和支承辊2的轴承9、7外圈为方形外表面,轴承座8、5的内孔也为方形,轴承座8、5内孔中垂直于轧辊理论轴线的两侧各安装有一个油缸10、6,两油缸10、6的活塞顶在轴承9、7外圈方形外表面的两侧面,轴承9、7外圈方形外表面的上下两面与轴承座8、5内孔的上下面相配合。轴承9、7外圈方形外表面的两侧而各设置有一球形凸面,油缸10、6的活塞端部为球形凹面,使轴承9、7外圈方形外表面的两侧面与油缸10、6的活塞之间成相互配合的球面接触。为了克服因轧辊轴线交叉产生的轴向分力,本发明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用以止推支承的四连杆机构。
工作时,根据轧制要求,通过调整各个轴承9、7两侧油缸10、6的供给油压,使其活塞控制上、下工作辊1和上、下支承辊2轴承9、7在轴承座8、5内左右移动,完成各个轧辊交叉角的独立设定,实现各种形式的交叉,达到预定的轧辊凸度要求来控制轧制板形。然后锁定油缸10、6的活塞,将轧辊轴承9、7固定。本发明中轧辊定位锁紧与轧辊交叉采用同一系统。通过调整工作辊轴承9两侧油缸10的供给油压,使其活塞控制上、下工作辊1轴承9左右移动,还可以使工作辊1相对于支承辊2沿轧制线成对前后平行偏移。此时,产生的轧制力的水平分力为平移量的函数,可抵消部分摩擦水平分力,从而减少轧辊的水平弯曲,因此,可加大支承辊2与工作辊1的辊径比,即可减小工作辊1的直径,起到多辊轧机的作用,并可使道次压下量增大;所产生的轧制力的垂直分力也是平移量的函数,因此,调整平移量即可调整轧制压力,进而实现对板厚的控制。
权利要求
1.一种交叉轧机,具有牌坊、压下装置、工作辊、支承辊、平衡装置等,其特征在于工作辊(1)和支承辊(2)的轴承(9)(7)外圈为方形外表面,轴承座(8)(5)的内孔也为方形,轴承座(8)(5)内孔中垂直于轧辊理论轴线的两侧各安装有一个油缸(10)(6),两油缸(10)(6)的活塞分别顶在轴承(9)(7)外圈方形外表面的两侧面,轴承(9)(7)外圈方形外表面的上下两面与轴承座(8)(5)内孔的上下面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9)(7)外圈方形外表面的两侧面与两油缸(10)(6)的活塞之间成相互配合的球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叉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9)(7)外圈方形外表面的两侧面与两油缸(10)(6)的活塞之间的球面接触,是在轴承(9)(7)外圈方形外表面的两侧面各设置有一球形凸面,油缸(10)(6)的活塞端部为球形凹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叉轧机,具有牌坊、压下装置、工作辊、支承辊、平衡装置等,工作辊和支承辊的轴承外圈为方形外表面,轴承座的内孔也为方形,轴承座内孔中垂直于轧辊理论轴线的两侧各安装有一个油缸,两油缸的活塞分别顶在轴承外圈方形外表面的两侧面,轴承外圈方形外表面的上下两面与轴承座内孔的上下面相配合。这种交叉轧机结构简单、紧凑,特别适于一般现有四辊轧机的更新改造,而且具有板形、板厚的综合调整能力。
文档编号B21B31/20GK1246393SQ9911104
公开日2000年3月8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29日
发明者肖永力, 杨美顺 申请人:上海宝钢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