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通过铸造轧制制造金属带的方法_2

文档序号:9400323阅读:来源:国知局
有高的质量流的铸造机,优选这样的铸造机,S卩,在其中,在铸锭芯的硬化期间进行流从垂直方向向水平方向上的弯曲。这提高了尤其在连续运行中的生产率和最终乳制温度。
[0026]此外,在铸造机和隧道炉之间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预乳制机架。为此,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的一个是内联乳制机架(Inline-WalzgerUste),其也被称为C.R.(“Core-Reduct1n,即,芯部减薄”)机架。
[0027]此外,在炉子之前可设置感应加热部,以补偿在铸造机和炉子之间的温度损失。这例如实现了在分批运行和/或半连续运行中的更大的生产率,因为可完全地或部分地省去在炉子中的加热时间。
[0028]之后,也可设置具有绞盘的活动式剪切机。该绞盘可实施成地下绞盘(Unterflurhaspel)和/或旋转式绞盘(如例如在文献EP 1003 617 BI中示出的那样)。在连续运行模式和半连续运行模式中,优选地设置至少一个绞盘、例如旋转式绞盘。
[0029]例如在进入乳制机组之前的生产路径的合适的部位上,其他的感应加热部还可使所提出的方法在可制造的产品范围方面更加灵活。其如有可能也实现了选择相应更适宜的能量载体(在炉子中的气体或在感应器中的电流)。
[0030]所提出的方法实现了占据更宽的市场份额。设备的运营商可选择对于其产品最适宜的制造模式。运营商可购买用于分批运行或连续运行的设备,其可扩展到所提出的方法上。由此,这种可扩展的设备是所提出的实现方案的一个方面。
[0031]所描述的方法不仅实现了生产尤其是根据API标准或相应的标准的、呈直至小于铸锭厚度的四分之一的热乳带材厚度的、用于管材生产的热乳带材,而且实现了生产直至小于0.8mm的薄的热乳带材。
[0032]另一优点在于,可分别选择能量上最适宜的生产方式。这意味着,对于小的热乳带材厚度来说,通常优选连续工作方式。在能量上最适宜的是在分批运行方式中制造较厚的热乳带材。
[0033]与纯粹的连续设备相比,所提出的设备具有明显更高的生产率,因为实现了具有两个流的分批运行。
[0034]因此,所提出的乳机方案可用于在乳制机架之间的感应加热部(感应器)的任意布置方案。根据可能的设计方案,该感应器在用于制造高强度的钢品质的CSP设备中设置在串联乳制机组的前两个机架之间,以通过完全的再结晶实现出现均匀的热乳带材组织。根据另一优选的设计方案,也可实现,感应器布置在用于以连续工作方式制造产品的CSP设备的串联乳制机组的前三个机架之间,由此,同样可实现保证必要的最终乳制温度。
[0035]所应用的感应加热部的使用实现了可实现的最终带材厚度的最小化。通过提高温度实现了乳制力的降低。
[0036]所应用的感应加热部的使用也用于使高强度的钢类型(例如API品质)的可实现的最终带材厚度最大化。
[0037]进入乳制机组中的乳制物的进入厚度优选地在1mm至120mm之间。
[0038]所提出的方法也设置成与在乳制机组之前的预乳制机架相组合。在此,优选地设置CR机架(“Core-Reduct1n”芯部减薄机架),其中,可设置“内联”加工,也就是说预乳制机架布置在铸造机的出口处。在分批运行、半连续运行和连续运行中,在离开预乳制机架之后在加工线的继续行进中根据运行模式分割铸锭。
[0039]对于各个运行模式应注意以下情况:
[0040]在分批运行中,在乳制机组之前、优选地最晚在乳制机组之前的最后一个预乳制机架之后进行连续铸造的铸锭的分割(根据运行模式)。
[0041]在连续方法中,(根据运行模式)以未分割的方式将连续铸造的铸锭输送给乳机。在乳制机组的最后一个机架之后分割完成乳制的热乳带材。
[0042]在半连续运行中,在隧道炉之前、优选地最晚在炉子之前的最后一个预乳制机架之后分割特别长的、连续铸造的铸锭(根据运行模式)。相应地最大的铸锭长度相应于隧道炉的长度。该长的铸锭以未被分割的方式进行乳制,并且完成乳制的热乳带材在乳制机组的最后一个机架之后被分割成卷材长度。
[0043]如下得到各个运行方式的优点:
[0044]在分批运行中,可产生从大约Imm至超过25_的与钢类型相关的厚的热乳带材尺寸。在乳制机组的前两个机架中的高的减少量和/或更高强度钢的热机械乳制要求在乳制机组的前两个机架之后的完全的再结晶。为此,在两个机架之间可引入感应加热部,出于相同原因如有可能也可在乳制机组的随后的两个机架之间引入感应加热部。
[0045]在连续运行中,通过铸造规格和速度预定的质量流导致低的最终乳制速度并且由此导致低的最终乳制温度。为了平衡,可在单个机架之间安装感应加热部。相反地,薄的尺寸、典型地小于2_的热乳带材厚度可在分批工作方式中以更低的凸起(“凸包”)风险制成,因为该凸起大多在铸锭头部或中间带材头部穿入乳制机组的机架中时出现。与分批运行不同地,在连续运行中,由于乳制机组的低的离开速度而难以制造大于2_的热乳带材厚度。
[0046]所谓的混合工作方式为组合的运行方式。在此,运行方式“分批”、“连续”和“半连续”中的至少两个应可在没有质量和生产率损失的情况下实现。
[0047]特别的目的在于,达到对感应加热部的位置和特征的不同的要求。厚的尺寸通常需要具有在纵向场中的加热的感应加热部。因此,对于在分批模式中的乳制来说,通常需要纵向场感应器。相反地,在连续运行中的薄尺寸通常需要具有在横向场中的加热的感应加热部。在半连续运行中可需要两种感应器类型,因为在此由于与铸造速度无关的乳制速度不仅可乳制具有小于2mm的厚度的薄的成品带材,而且可乳制具有大于2mm的厚度的更厚的成品带材。
[0048]因此,混合设备必须能够应用所述感应加热类型中的至少一个或两者共同应用。根据要求,该感应加热部可应用在工艺流程中的不同位置处。在此,例如通过使用敞开的、可分离的、C形的感应线圈保证设备的高灵活性。该特殊的线圈绕组允许在需要时在纵向场感应和横向场感应之间选择。附加地,可对于最优的效率匹配在乳制物和线圈的内侧之间的间隙宽度。
[0049]对于本身已知的纵向场加热,参考文献US 2 448 011。在此,公开了一种用于钢带的纵向场加热的装置,在其中,待加热的钢带被引导通过筒形的感应线圈的内腔,感应线圈在金属物中产生交变磁场,其磁力线平行于金属物的平面伸延,也就是说在此涉及纵向场原理。
[0050]对于横向场加热,参考文献EP O 246 660和DE 42 34 406 Al。由此,已知用于以感应的方式横向场加热扁平物的装置,其中,在首先所述的文献中,设置有由主线圈和辅助线圈组成的整个组件。主线圈垂直于扁平物的运动方向布置并且超过扁平物的两个外棱边。辅助线圈平行于扁平物的运动方向延伸并且布置在扁平物的棱边附近,然而不超过该棱边。通过主线圈和辅助线圈的组合,实现在扁平物的整个宽度上均匀的温度曲线。尤其地,主线圈加热扁平物的中间区域以及两个紧邻的棱边区域,然而在棱边的附近且平行于这些区间产生更低的温度。该在棱边的附近的区间通过辅助线圈再次加热,从而在扁平物的整个宽度上出现均匀的温度分布。
【附图说明】
[0051]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0052]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用于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