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的控制盘冷却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514721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机床的控制盘冷却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冷却装置,特别涉及设置于机床的控制盘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机床的控制盘内部,设置有许多具有发热部的配件,根据机床、机床周边的状态,存在控制盘内的温度上升、对控制盘内的配件造成热损伤的情况。为了抑制热损伤,一般已知的方法是在控制盘内设置冷却风扇、热交换器等冷却装置,来将控制盘内的温度抑制得较低。
[0003]机床的设置环境为在周围存在大量切削液雾,为了保护电气配件不受切削液雾气体介质的影响,控制盘多数情况下采用密封式,但因长时间的工作则存在切削液雾侵入控制盘内的情况。一般的冷却装置存在:在控制盘内设置风扇来使控制盘内的气体介质搅拌从而增加从金属制控制盘的散热效率的方法;以及使用风扇和热交换部将控制盘内的热向控制盘外部排出,再通过进行除湿来防止控制盘内的结露的方法。在使用风扇的冷却装置中,风扇将控制盘内的切削液雾聚集,因此存在位于由冷却装置送风的风的通道的电气配件的故障率变高的情况。
[0004]作为考虑机床的设置环境的冷却装置的现有技术,在日本特开2009-187977号公报中公开有具有在水、油飞溅的环境下也能抑制液滴、油滴的附着的故障较少的散热器的冷却装置。在日本特开2009-187977号公报所记载的冷却装置中,通过在到散热器为止的风的通道加装板状的部件,或者设置多个吸入口,使液滴、油滴难以到达冷却装置内部,从而来解决课题。
[0005]但是,日本特开2009-187977号公报所公开的冷却装置,由于构成为由板状的部件形成下段管道部、中段管道部、上段管道部,并沿这些管道强制使从外部送入的空气移动,因此构成冷却装置配件个数变多,整体而言成本变高,另外,存在冷却装置自身变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6]因此,本发明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点,其目的在于提供机床的控制盘冷却装置,节省空间的同时,即使在水、油飞溅的环境下也可抑制液滴、油滴的附着。
[0007]本发明的机床的控制盘冷却装置,具备第一散热器,上述机床的控制盘冷却装置具备向上述机床的控制盘冷却装置送入周围气体介质的送风部,上述第一散热器具备:通过与由上述送风部送入的周围气体介质接触来进行热交换的多个散热片部;以及从上述多个散热片部向水平方向突出并收集周围气体介质中的雾的雾收集部。
[0008]上述机床的控制盘冷却装置也可以具有排热部,该排热部具备第二散热器,上述第二散热器具备:通过与由上述送风部送入的周围气体介质接触来进行热交换的多个散热片部;以及从上述多个散热片部向水平方向突出并收集周围气体介质中的雾的雾收集部。
[0009]上述送风部也可以配备于上述第一散热器的排气口侧。
[0010]还具备积存从上述第一散热器的雾收集部滴落的液滴的托盘。
[0011]还可以具备用于将积存于上述托盘的液滴排出至控制盘外的孔部。
[0012]本发明的冷却装置通过具备以上的结构,散热器为收集液滴、油滴的形状,因此能够实现减少配件个数、节省空间的冷却装置。
【附图说明】
[0013]参照附图进行的以下的实施例的说明将使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的目的以及特征更明确。这些图中:
[0014]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的整体图。
[0015]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散热器的放大图。
[0016]图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的剖视图。
[0017]图4是表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冷却部内流动的风的流动的图。
[0018]图5是表示安装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的控制盘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图1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的整体图。冷却装置1具备带有切削液雾收集功能和冷却功能的冷却部10以及带有排热功能的排热部20。如图1所示,冷却部10和排热部20在为了安装于机床的控制盘壳体而使用的托架30上,分别为冷却部10安装于壳体内部侧、排热部20安装于壳体外部侧。排热部20的详细说明在后叙述。
[0020]冷却部10具备散热器11、罩12、液滴导板13、托盘14以及送风部15。如图1所示,散热器11、液滴导板13、托盘14以收纳在罩12内的方式安装。另外,罩12的上端开放,在下端安装有送风部15。
[0021]散热器11具有通过送风部15对引导至散热器11内部的周围气体介质进行冷却的功能和后述的收集切削液雾的功能。另外,液滴导板13具有将因冷却而结露并从散热器11滴落的水分和利用雾收集功能收集并滴落的切削液导向托盘14的功能。
[0022]图2是散热器11的放大图。
[0023]散热器11包括为了使冷却效果有效而用于加大表面积的散热片16和添加用于收集切削液雾的形状的雾收集部17。由送风部15产生气体介质的流动,图2的虚线箭头表示气体介质通过散热器11内时风的流动。这样,通过在散热片16之间具备多个突起形状即雾收集部17,刻意成为通过散热片16间的风的阻力,在与风碰撞的部分,散热器内周围气体介质所含的切削液雾变为液滴,能够收集。
[0024]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1的剖视图。
[0025]在冷却部10的内部,成为散热器11与热交换部18接触的构造。热交换部18是一般的所使用的热管式、帕尔贴式热交换部,使用散热器11从被引导至冷却部10的周围气体介质吸热,并向排热部20侧排热。散热器11变得比周围温度低,因此具有对周围气体介质进行冷却的功能和使其结露的功能。
[0026]液滴导板13将从散热器11结露并滴落的水分和由雾收集部17收集并滴落的切削液向托盘14引导。托盘14聚集滴落的切削液,并与向外排出的孔部31相连。送风部15是用于将控制盘内的气体介质向冷却部10引导的装置。
[0027]排热部20具备外壳21、送风部22以及散热器23。散热器23安装在与热交换部18接近的位置,并被外壳21包围。构成为在外壳21的外侧安装有送风部22,通过利用送风部22动作来对散热器23吹送外部空气,来将从热交换部18产生的热向外排热。此外,外壳21具有将从送风部22吹送的外部空气有效地通过散热器23排出的功能,但是根据散热器23的构造、排热效率等,外壳21、送风部22并不是必须的,另外,也可以做成不使用外壳21而直接在散热器23上安装送风部22的构造。
[0028]图4表示在冷却部10内流动的风的流动。由送风部15引导的周围气体介质从散热器11的上部进入,并流向送风部15。被引导向冷却部10的周围气体介质在送风部15之前,通过在散热器11内部通过雾收集部17,能够抑制切削液雾向送风部15的附着。由此,能够降低送风部15、位于送风部15的送风口周边的电气配件(未图示)因切削液雾而引起的故障率。
[0029]此外,一般情况下也在排热部20配备送风部22,送风部22受到机床周边的切削液雾的影响较大。为了降低送风部22因切削液雾而引起的故障,也可以将带有雾收集部17的散热器23设置在排热部20内部。
[0030]图5是在控制盘40内设置本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1的图。通过在控制盘40内以使冷却部10成为向控制盘40外排热的排热部20的方式安装冷却装置1,能够降低控制盘40内的温度并将收集的切削液雾排出至控制盘外。
【主权项】
1.一种机床的控制盘冷却装置,具备第一散热器,上述机床的控制盘冷却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机床的控制盘冷却装置具备向上述机床的控制盘冷却装置送入周围气体介质的送风部, 上述第一散热器具备: 通过与由上述送风部送入的周围气体介质接触来进行热交换的多个散热片部;以及 从上述多个散热片部向水平方向突出并收集周围气体介质中的雾的雾收集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的控制盘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机床的控制盘冷却装置具有排热部,该排热部具备第二散热器, 上述第二散热器具备: 通过与由上述送风部送入的周围气体介质接触来进行热交换的多个散热片部;以及 从上述多个散热片部向水平方向突出并收集周围气体介质中的雾的雾收集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的控制盘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送风部配备于上述第一散热器的排气口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的控制盘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积存从上述第一散热器的雾收集部滴落的液滴的托盘。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床的控制盘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用于将积存于上述托盘的液滴排出至控制盘外的孔部。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床的控制盘冷却装置,其具备第一散热器。该机床的控制盘冷却装置具备向该机床的控制盘冷却装置送入周围气体介质的送风部,第一散热器具备:通过与由送风部送入的周围气体介质接触来进行热交换的多个散热片部;以及从多个散热片部向水平方向突出并收集周围气体介质中的雾的雾收集部。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减少配件个数、节省空间。
【IPC分类】B23Q11/12
【公开号】CN105269396
【申请号】CN201510337239
【发明人】关川勇太
【申请人】发那科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6年1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7日
【公告号】CN204725235U, DE102015007357A1, US201503622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