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扶梯上端的合拢定位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836121阅读:来源:国知局
后固定支撑架8分别可前后滑动地设置在纵向台面402上,调整好二者间距后,通过F钳分别将前固定支撑架7、后固定支撑架8和纵向台面夹紧固定。如图6所示,前固定支撑架7的立面上设有连接孔,用于连接第一工装板9。同样的,后固定支撑架8的立面上也设有连接孔,用于连接第二工装板10。第一工装板9和第二工装板10为长度不同的两块立板,立板中沿上下方向间隔设有连接上卡尺的上连接孔和连接下卡尺的下连接孔。
[0038]第一工装板9和第二工装板10均沿横向竖立设置在纵向台面402上,第一工装板9和第二工装板10的下端还分别设有与所述纵向台面的宽度相配合的卡槽904、104。第一工装板9与前固定支撑架7采用M12定位螺栓连接,第二工装板10与后固定支撑架8采用Ml2定位螺栓连接。
[0039]如图7所示,第一上卡尺901和第一下卡尺902分别通过穿在连接孔903的M12定位螺栓可拆卸地连接在前固定支撑架9上。
[0040]如图8所示,第二上卡尺101和第二下卡尺102分通过穿在连接孔103的M12定位螺栓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二工装板10上。
[0041]为了适应用于多种宽度间距的自动扶梯边板的合拢定位,第一上卡尺901和第二上卡尺101上均设有多个与右侧边板2的上端部配合的上卡槽,第一下卡尺902和第二下卡尺102上均设有多个与右侧边板2的下端部配合的下卡槽。
[0042]如图9和10所示,两个边板支撑件11分别连接在左侧边板1、右侧边板2上的,左固定支撑架5和右固定支撑架6上的定位支撑凹槽,分别开设有容纳边板支撑件11的定位支撑凹槽。当把左侧边板I吊装到位后,连接在左侧边板I上的边板支撑件11刚好卡入左固定支撑架5的定位支撑凹槽中,从而稳定支撑左侧边板I。同样地,当把右侧边板2吊装到位后,连接在右侧边板2上的边板支撑件11刚好卡入右固定支撑架6的定位支撑凹槽601中,从而稳定支撑右侧边板2。边板支撑件11具有同轴连接的第一外螺纹段110以及支撑在所述定位支撑凹槽内的圆台111,所述定位支撑凹槽为与圆台111适配的弧形槽。
[0043]边板支撑件11还具有与圆台111同轴连接的第二外螺纹段112,第一外螺纹段110和第二外螺纹段112分别位于圆台111的两侧。边板支撑件11通过第一外螺纹段110连接在边板的内侧,通过圆台111坐在左固定支撑架5或右固定支撑架6的定位支撑凹槽中,第二外螺纹段112上还可连接内螺纹件,通过拧紧该内螺纹件将边板与左固定支撑架5或右固定支撑架6固定在一起。
[0044]如图9、11和12所示,驱动链轮支撑件12分别连接在左固定支撑架5和所述右固定支撑架6的外侧面上,当驱动总成3吊装到位后,左侧的驱动链轮302下端的齿槽正好卡入左固定支撑架5上的驱动链轮支撑件12上,右侧的驱动链轮302下端的齿槽正好卡入右固定支撑架6上的驱动链轮支撑件12上,从而使驱动总成3准确而稳定地定位。
[0045]本实施例中,驱动链轮302的齿槽为弧形槽,驱动链轮支撑件12具有与左固定支撑架5或右固定支撑架6螺纹连接的螺纹连接部121以及与所述驱动链轮的齿槽相配合的弧形支撑部122。
[0046]采用上述合拢定位装置来合拢安装自动扶梯左侧边板1、右侧边板2和驱动总成3的具体过程描述如下。
[0047]①根据自动扶梯上端工件的设计尺寸,调整工作台4使横向台面401和纵向台面402处于水平位置,将前固定支撑架7和后固定支撑架8与纵向台面402固定,将左固定支撑架5和右固定支撑架6与横向台面401固定,在前固定支撑架7上连接第一工装板9和第一下卡尺902,在后固定支撑架8上连接第二工装板10和第二下卡尺102,并在左固定支撑架5和右固定支撑架6上分别连接驱动链轮支撑件12。
[0048]②将自动扶梯的左侧边板I和右侧边板2吊装到位,并分别在两侧的边板上连接固定边板支撑件11,将左侧边板I通过边板支撑件11卡在左固定支撑架5上,将右侧边板2通过边板支撑件11卡在右固定支撑架6上,并使两侧边板的下端分别卡入第一下卡尺902和第二下卡尺102上对应的卡槽中,从而实现左侧边板I和右侧边板2的初步定位。
[0049]③将驱动总成3吊装到位,使驱动总成3的两侧驱动链轮302的齿槽分别卡在左固定支撑架5的驱动链轮支撑件12和右固定支撑架6的驱动链轮支撑件12上,实现驱动总成3的定位。
[0050]④然后摆放连接槽钢到位,并在左侧边板I和右侧边板2上端卡上第一上卡尺901和第二上卡尺101,通过上下卡尺的限位,实现左侧边板I和右侧边板准确定位。
[0051]⑤将左侧边板1、右侧边板3以及其中的连接槽钢焊接在一起,将驱动总成3与左侧边板和右侧边板连接在一起,完成自动扶梯上端工件的合拢,焊接完成后去掉第一上卡尺901和第二上卡尺101,拆除边板支撑件11,将自动扶梯上端工件吊离工装。
[0052]本实施例提供的合拢定位装置能够快速、准确地对自动扶梯上端的左侧边板1、右侧边板2和驱动总成3进行准确定位合拢,使工人在焊接时更容易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了同一规格的自动扶梯上端工件焊接后尺寸一致。本实施例的合拢定位装置还能够适用于三种不同宽度规格的自动扶梯上端的合拢,从而降低工装成本。
[0053]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自动扶梯上端的合拢定位装置,用于自动扶梯上端的驱动总成及两侧边板的合拢定位,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具有横向台面和连接在所述横向台面前端的纵向台面的工作台,沿横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横向台面上的左固定支撑架和右固定支撑架,沿纵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纵向台面上的前固定支撑架和后固定支撑架,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前固定支撑架上的第一上卡尺和第一下卡尺,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后固定支撑架上的第二上卡尺和第二下卡尺,分别连接在两侧所述边板上的边板支撑件,分别连接在所述左固定支撑架和所述右固定支撑架上的驱动链轮支撑件;所述左固定支撑架和所述右固定支撑架上分别开设有容纳所述边板支撑件的定位支撑凹槽,所述驱动链轮支撑件的上部与所述驱动总成中驱动链轮上的齿槽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扶梯上端的合拢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拢定位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前固定支撑架连接的第一工装板、与所述后固定支撑架连接的第二工装板,所述第一工装板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上卡尺和所述第一下卡尺连接的连接孔,所述第二工装板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二上卡尺和所述第二下卡尺连接的连接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动扶梯上端的合拢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卡尺和所述第二上卡尺上均设有多个与所述边板的上端部配合的上卡槽,所述第一下卡尺和所述第二下卡尺上均设有多个与所述边板的下端部配合的下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扶梯上端的合拢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固定支撑架和所述后固定支撑架分别可前后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纵向台面上,所述合拢定位装置还包括分别将所述前固定支撑架和所述后固定支撑架夹紧在所述纵向台面上的F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扶梯上端的合拢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台面上沿横向间隔设置有多组用于连接所述右固定支撑架的固定安装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自动扶梯上端的合拢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台面和所述纵向台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并且分别由多个支撑脚固定在地面上,每个所述支撑脚的下端还设有垫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扶梯上端的合拢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板支撑件具有同轴连接的第一外螺纹段以及支撑在所述定位支撑凹槽内的圆台,所述定位支撑凹槽为与所述圆台适配的弧形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动扶梯上端的合拢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板支撑件还具有与所述圆台同轴连接的第二外螺纹段,所述第一外螺纹段和所述第二外螺纹段分别位于所述圆台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扶梯上端的合拢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链轮的齿槽为弧形槽,所述驱动链轮支撑件具有与所述左固定支撑架或所述右固定支撑架螺纹连接的螺纹连接部以及与所述驱动链轮的齿槽相配合的弧形支撑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扶梯上端的合拢定位装置,用于自动扶梯上端的驱动总成及两侧边板的合拢定位,它包括:具有横向台面和纵向台面的工作台,左固定支撑架、右固定支撑架、前固定支撑架和后固定支撑架,连接在前固定支撑架上的第一上卡尺和第一下卡尺,连接在后固定支撑架上的第二上卡尺和第二下卡尺,分别连接在两侧边板上的边板支撑件,分别连接在左固定支撑架和右固定支撑架上的驱动链轮支撑件;左固定支撑架和右固定支撑架上分别开设有容纳边板支撑件的定位支撑凹槽,驱动链轮支撑件的上部与驱动总成中驱动链轮上的齿槽相配合。本实用新型的合拢定位装置操作容易,提高了自动扶梯上端工件的合拢焊接的工作效率,且成本较低。
【IPC分类】B23K37-04
【公开号】CN204545792
【申请号】CN201520151065
【发明人】周亚平, 周建, 侯晶
【申请人】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7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